共581,分39页显示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26 27 28 29 下一页
王鼎镇(字 禹烈 号 半隐 )
张调鼎(字 太羹 )
朱慎䤰(字 节甫 号 鼎石 )
陈于鼎(字 尔新 号 实庵、南山逸史 )
吴铸(字 鼎吾、鼎陶 )
张鼎延(字 慎之 号 玉调 )
冯鼎位(字 素人 )
姜燮鼎(字 理夫 号 圣胎、蜕庵 )
梁之鼎(字 梅庵 )
沈鼎科(字 铉臣 号 弈丘 )
卢铸(字 禹鼎 号 九州 )
王鼎胤(字 六符 )
曹鼎臣(字 公铉 )
傅山(名 鼎臣 字 青竹、仁仲、青主 号 公之佗、公他、公它、公之它、朱衣道人、石道人、侨黄、侨松 别称 啬庐 )
其它辞典(续上)
林佳鼎(字 汉宗 号 非斋 )王鼎镇(字 禹烈 号 半隐 )
张调鼎(字 太羹 )
朱慎䤰(字 节甫 号 鼎石 )
陈于鼎(字 尔新 号 实庵、南山逸史 )
吴铸(字 鼎吾、鼎陶 )
张鼎延(字 慎之 号 玉调 )
冯鼎位(字 素人 )
姜燮鼎(字 理夫 号 圣胎、蜕庵 )
梁之鼎(字 梅庵 )
沈鼎科(字 铉臣 号 弈丘 )
卢铸(字 禹鼎 号 九州 )
王鼎胤(字 六符 )
曹鼎臣(字 公铉 )
傅山(名 鼎臣 字 青竹、仁仲、青主 号 公之佗、公他、公它、公之它、朱衣道人、石道人、侨黄、侨松 别称 啬庐 )
人物简介
维基
林佳鼎(?年—1648年),字汉宗,号非斋,福建莆田县(今福建莆田市)人。书法家。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科举人,七年(1634年)甲戌科进士,户部观政,九年授户部主事,升郎中,管理九江钞关。十一年父亲去世离职回乡。补官礼部郎中,受礼部尚书林欲楫器重,十六年任会试同考官,有门生杜立德等二十人,不久出任广东提学副使。永历帝即位,任兵部侍郎,加总督衔,在广东坚持抗清。奉命讨伐在广州即位的绍武帝,兵败被杀,一说跳海而死。子林朋隆,字言士,是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庚午科举人。
人物简介
维基
王鼎镇(1598年—1667年),字禹烈,号半隐,河南开封府西华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王鼎镇是崇祯三年(1630年)举人,次年(1631年)中辛未科进士,都察院观政,五年担任西安推官 ,平反当地冤狱;关中地方发生饥荒时严厉控制商贾,安定人心。之后他迁任广西道御史,巡按庐州、凤阳、淮安、扬州,擒拿颜亳地方的盗贼;相继升转川北、衡永参议,不够一年再升为尚宝少卿。弘光年间,南明朝廷晋升王鼎镇为应天府丞;南京失陷后得隆武朝廷徵召为尚宝卿,福京失守后投降清朝,为洪承畴题授江南驿传道按察司副使,不久乞休归乡。次子王遵训,顺治十五年进士。
人物简介
维基
张调鼎(16世纪—1649年2月26日),字太羹,福建建宁府瓯宁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张调鼎是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科福建乡试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科进士,吏部观政,崇祯五年(1632年)获授华亭知县,六年后(1638年)迁官兵部车驾司主事,十二年(1639年)降职为江西按察司检校,十三年升南直隶太平府推官。弘光初年外任常镇副使,负责铸造大炮火药,不久调往温处。隆武二年(1646年),到汀州催饷,隆武帝特别起用文臣守关,以张调鼎为佥都御史督饷,并和赵秉枢守永定关。福京沦陷,他投降清朝,除授广东督学御史;后来支持李成栋反正,自太仆卿擢任兵部右侍郎,晋任尚书。永历二年(1648年),他随同李成栋攻打忠诚府,次年(1649年)兵败而死。
人物简介
维基
朱慎䤰(1599年12月30日—?),字节甫,号鼎石,山西汾州府汾阳县人,明朝晋藩庆成王府宗籍,庆成温穆王朱钟镒来孙,天启二年壬戌科进士,为明朝第一位宗室进士。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科乡试第六十九名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中式壬戌科会试第二百七十三名,三甲第六十名进士。刑部观政。天启三年(1623年),授中书舍人。天启七年(1627年),升礼部精膳司主事。崇祯二年(1629年),闲住。
人物简介
维基
陈于鼎(1600年1月2日—1661年6月6日),字尔新,号实庵,又号南山逸史,直隶宜兴人,进士出身。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生,十一岁童子试考上秀才。后漳州参将郑芝龙聘为家塾教师,教其子郑成功。天启元年(1612年)辛酉科应天乡试第四名举人,为《春秋》经魁。崇祯元年(1628年)登戊辰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崇祯六年(1633年)开始戏剧创作。弘光时,官左春坊左庶子掌院事。降清后,任弘文馆编修,因替苏州人申氏作保借旗债,受累革职。南归后,定居镇江。顺治十六年(1659年)郑成功兵临镇江,陈于鼎与知府戴可进等计议迎降。郑成功兵败后,清廷查办“通海案”,顺治十八年(1661年)陈于鼎被检举入狱,解押往北京处决。临刑时说:“明末惟李定国、郑某水陆两大战差可人意。吾得附其骥尾,死何恨哉。”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二十一
铸,字鼎吾。崇祯丁丑进士,司理江西广信。时寇氛方炽,铸计斩渠魁张普微等,馀众就抚,平反疑狱,如夏桂洲后裔艾南英受诬,俱赖昭雪。维基
吴铸(1606年4月30日—17世纪),字鼎陶,浙江嘉兴府秀水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吴铸是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的举人,崇祯十年(1637年)成进士,先在工部观政,获授广信推官,其时流寇肆虐,南昌震动,抚按命他监纪军务,能计画周详,斩杀寇魁张普薇等人,馀下的就此受抚,十二年(1639年)分考江西乡试,提拔刘渤为解元,十五年(1642年)又分考应天乡试,取录陈俶若等名士,同时平反艾南英及夏言后裔冤狱,人称恤刑最为慈祥。考满行取未行就遇上甲申之变,弘光帝继位后入朝担任吏部主事,调任礼部祠祭司主事,改官湖广道监察御史,与曾倜、张茂梧、刘宪章、何肇元、王大捷、李曰池、王亮教、刘世法、王国楠、王耀时齐名,很快辞官回乡。清朝顺治三年(1646年)得御史疏荐,他却因为父母年老坚决拒绝出仕,八十九岁去世。儿子吴源起,是顺治十八年(1661年)进士。
人物简介
维基
张鼎延,字慎之,号玉调,河南省河南府永宁县(今河南省洛宁县)人,明朝进士。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中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登进士,授行人、兵科给事中。崇祯年间,升任兵科都给事中、降调行人司副,转南京吏部验封司郎中、吏部验封司郎中。明亡后归附清朝,授考功司郎中。顺治四年,升任太仆寺少卿。次年改大理寺少卿。顺治七年,升任大理寺卿。次年改工部左侍郎、刑部右侍郎。顺治九年,为兵部右侍郎。次年致仕归乡。
人物简介
简介
字素人,江苏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明崇祯元年(一六二八)预篡修,贡入太学,授翰林院待诏。入清,屏居乡曲。顺治十五年(一六五八)卒。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素人,松江华亭人。崇祯戊辰拔贡,官翰林院待诏,有《休庵偶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4—1682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遂安人,字理夫,号圣胎,一号蜕庵。官鸿胪寺卿。工诗,兼精书画篆刻。有《高山集》。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六六○
梁之鼎,字梅庵。饶平人。明思宗崇祯十七年(一六四四)副榜。事见民国温廷敬《潮州诗萃》甲编卷一二。
人物简介
维基
沈鼎科(1605年—1645年),字铉臣,号弈丘,常州府江阴县人。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科应天府乡试举人,四年(1631年)联捷辛未科进士。吏部观政,授建阳县知县。崇祯十年考选,与归善县知县陆自岳互相讦揭,被降处。后任兵部职方司,顺治二年(1645)五月,清兵大举南下,闰六月初一日,江阴义民倡义守城,直到八月二十一日城陷,历时81天,给清兵以重大杀伤。江阴城破后,沈鼎科自缢殉国,其收敛尸体的棺木被清兵怀疑内藏金宝,破开后见是尸体,以斧断其头去。
人物简介
维基
卢铸,字禹鼎,号九州,河南阳武人,进士出身。
人物简介
维基
王鼎胤,字六符,山东淄川县人,清朝初年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
人物简介
维基
曹鼎臣(17世纪—1673年),字公铉,南直隶扬州府如皋县人。曹鼎臣崇祯九年(1636年)举应天乡试,崇祯十年(1637年)联捷进士,授福建闽县知县,为官有声,任满后县民恳请留任。崇祯十六年(1643年)调任宝坻,获巡抚疏荐,入朝担任兵科给事中,北京失陷后辞官回乡,经常饮酒混迹市集。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暴疾卒。子曹绣是府学生员,孙曹子期先于曹绣而死,曹氏因此绝后,县人都为他可惜。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7—1684 【介绍】: 明末清初山西阳曲人,初名鼎臣,字青竹,后改青主,一字仁仲,别署公之佗,一作公他,又称啬庐、朱衣道人、石道人、随厉、六持、丹崖翁、丹崖子、浊堂老人、青年庵主、不夜庵老人、傅乔山、侨山、侨黄山、侨黄老人、侨黄之人、傅道人、傅子、老檗禅、真山、侨黄真山、五峰道人、龙池道人、龙池闻道下士、观花翁、大笑下士。明末诸生。明亡为道士,隐居土室养母。康熙中举鸿博,屡辞不得免,至京,称老病,不试而归。顾炎武极服其志节。于学无所不通,经史之外,兼通先秦诸子,又长于书画医学。有《霜红龛集》等。词学图录
傅山(1607-1684) 字青竹,后改青主,号公它、公之它、朱衣道人、石道人、啬庐、侨黄、侨松等。山西阳曲人。思想家、文学家、医学家、书画家,清初通儒无出其右者。书法为"清初第一写家",画被列入逸品。崇祯十七年于寿阳五峰山中加入道教,改着黄冠朱衣。顺治十一年,南明委宋谦来汾州与其密谋举义,后事暴露被捕,抗词不屈,绝食九日,几死,门人以计救之,得免出狱。康熙十七年征举博学鸿词,被迫舁至北京,以死拒不应试,特授中书舍人,仍托老病辞归。后与顾炎武、阎若璩、李因笃、朱彝尊、戴本孝等数十人在太原松庄、祁县丹枫阁聚会,切磋学问,砥砺志行。有《霜红龛集》、《荀子评注》、《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等。晚晴簃诗汇·卷一十二
傅山,字青主,又字啬庐,阳曲人。明诸生。康熙己未举博学鸿词,不试,授内阁中书。有《霜红龛集》。清诗别裁集
字青主,山西阳曲人,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辞,未应试授职,不就归。○征君归后,变姓名为公之佗,诗卷零落,只存一篇,以志梗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