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维基
裴铉(16世纪—17世纪),字鼎和、君辅,山西太原右卫人,军籍。裴铉早年出身太原府学生,以《礼记》中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山西乡试第十八名举人,三十八年(1610年)会试中式第二十一名,联捷三甲第二百二十八名进士,获授历城知县,案件判决流畅,体察民情以清除宿弊,崇祯《历城县志》称其「虽承平而用斧斤不无稍刻,然发奸摘伏,狐鼠潜消,市棍偷儿屏息远遁」,吏才敏捷;改任商水知县,泰昌元年(1620年)为都察院经历,历任户部主事,官至郎中。
人物简介
维基
魏肯搆,字子贲,号鼎和,山东兖州府曲阜县人。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山东乡试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科进士,授户部陕西司主事,改兵部主事,崇祯四年以验试武举不力,降四级。明亡仕清,任四川下川南道参议,顺治二年改任河南布政使司参议、分守河北道,驻怀庆府,所至有惠政。父早世,居丧尽礼,事兄恭谨备至。与人交,宽恕和平,远近悉爱重之,以寿终于家。
人物简介
维基
杨鼎和(?—1651年),原名杨应甲,号浵宣,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泸州江安县(今四川省江安县)人,明朝末年至南明官员。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科举人,四年联捷辛未科进士,户部观政,五年授归化县知县,崇祯十年行取入京,十一年钦选为户部山西司主事,转任吏部考功司主事,调任文选司主事。十二年回乡,十三年起补行人司右司副。杨鼎和在南明永历帝时任兵部侍郎。永历三年(1649年),孙可望请永历帝封他为秦王,杨鼎和和大学士严起恒上书反对,请皇帝不要接受孙可望所献的白金玉带。被孙可望忌恨。永历五年(1651年),杨鼎和以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总督川(四川承宣布政使司)、黔(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军务。孙可望派兵杀害反对封他为王的官员,杨鼎和在昆仑关被杀。
《國語辭典》:鼎鼐 拼音:dǐng nài
1.鼎和鼐。古代两种烹饪器具。唐。薛稷 临难不顾徇节宁邦科策第一道:「帝德广运,六臣参其业;天道大明,五帝陈其序。犹黼黻之章五色,鼎鼐之饪五味。」宋。王安石 与微之同赋梅花得香字诗三首之二:「结子非贪鼎鼐尝,偶先红杏占年芳。」
2.天子在宗庙中祭祀用的重器。唐。符载〈送卢侍御史赴王令公幕序〉:「其公者,树勋烈,铭鼎鼐,休声巍巍,垂之无穷。」《宋史。卷四六八。宦者列传三。杨戬》:「自崇宁后,日有宠,知入内内侍省。立明堂,铸鼎鼐,起大晟府、龙德宫,皆为提举。」
3.比喻宰相的职位。因古代宰相治理天下,揆度百事,就如同在鼎中调味一般。唐。李商隐 为荥阳公上河中崔相公状:「相公禀青云之秀,更历股肱之郡,咸登鼎鼐之司。」明。杨慎《丹铅馀录》卷二:「伊尹负鼎以干汤,谓尹有鼎鼐之才也。」
2.天子在宗庙中祭祀用的重器。唐。符载〈送卢侍御史赴王令公幕序〉:「其公者,树勋烈,铭鼎鼐,休声巍巍,垂之无穷。」《宋史。卷四六八。宦者列传三。杨戬》:「自崇宁后,日有宠,知入内内侍省。立明堂,铸鼎鼐,起大晟府、龙德宫,皆为提举。」
3.比喻宰相的职位。因古代宰相治理天下,揆度百事,就如同在鼎中调味一般。唐。李商隐 为荥阳公上河中崔相公状:「相公禀青云之秀,更历股肱之郡,咸登鼎鼐之司。」明。杨慎《丹铅馀录》卷二:「伊尹负鼎以干汤,谓尹有鼎鼐之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