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18,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26  27  28  2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黝润
阴翥
银狐
猪獾
竹炭
朱轓皂盖
皂斗
皂地
皂褙
皂皮
皂轮车
皂襕
皂绔
展皂
宛黄
《漢語大詞典》:黝润(黝潤)
黑色光润貌。 清 张岱 陶庵梦忆·奔云石:“余见奔云黝润,色泽不减。”
《漢語大詞典》:阴翥(陰翥)
翅毛浅黑色的凤。禽经·凤雄凰雌:“首翼赤曰丹凤,青曰羽翔,白曰化翼,玄曰阴翥,黄曰土符。”
分類:黑色
《國語辭典》:银狐(銀狐)  拼音:yín hú
玄狐的别名。参见「玄狐」条。
《國語辭典》:玄狐  拼音:xuán hú
动物名。哺乳纲食肉目。毛色深黑,长毛的尖端白色。产于东北,皮可为裘,甚珍贵。
《國語辭典》:猪獾(豬獾)  拼音:zhū huān
动物名。哺乳类齧齿目。形似猪而嘴尖,前肢有锐爪,毛黄褐色,尾根有袋,能排放臭气。夜出捕食小动物及果实。也称为「沙獾」。
《漢語大詞典》:竹炭
用竹子烧制而成的一种黑色燃料。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北方多石炭,南方多木炭,而 蜀 又有竹炭,烧巨竹为之,易然无烟耐久,亦奇物。”
《國語辭典》:朱轓皂盖(朱轓皂蓋)  拼音:zhū fān zào gài
车外的红色屏障及黑色的车盖,指古代高官所乘坐的车子。后借为高官的代称。南朝梁。江淹〈萧太尉上便宜表〉:「朱轓皂盖,古无滥秋。」宋。黄庭坚宫亭湖〉诗:「朱轓皂盖来托宿,不听灵君专此屋。」
《漢語大詞典》:皂斗
亦作“皁斗”。 柞实。可染黑色。也称橡斗。《周礼·地官·大司徒》“其植物宜皁物” 汉 郑玄 注:“皁物,柞栗之属,今世间谓柞实为皁斗。”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二·橡实﹝集解﹞引 苏颂 曰:“橡实,櫟木子也,所在山谷皆有。木高二三丈,三四月开花黄色,八九月结实为皂斗。”
分類:黑色
《漢語大詞典》:皂地
亦作“皁地”。 黑色的质地。隋书·音乐志上:“大鼓、长鸣工人,皁地苣文。”宋史·舆服志五:“ 雍熙 四年,令节度使给皂地金线盘云凤鹿胎旋襴,侍卫步军都虞候以上给皂地金线盘花鸳鸯。”
分類:黑色质地
《漢語大詞典》:皂褙
亦作“皁褙”。 黑色背心。《宣和遗事》前集:“将龙衣卸却,把一领皁褙穿著,上面著一领紫道服。”
分類:黑色背心
《漢語大詞典》:皂皮
黑色皮革。宋史·舆服志四:“白綾韈,皂皮履。”元史·舆服志一:“五品以下以乌犀。并八胯,鞓用朱革。鞾,以皂皮为之。”
分類:黑色皮革
《漢語大詞典》:皂轮车(皂輪車)
亦作“皁轮车”。 黑色车轮的牛车,有勋德的诸王三公乘用。晋书·舆服志:“皁轮车,驾四牛,形制犹如犊车……诸王三公有勋德者特加之。”隋书·礼仪志五:“诸王三公有勋德者,皆特加皁轮车,驾牛,形如犊车。”
《漢語大詞典》:皂襕(皂襴)
古时上下衣相连的黑色服装。元史·舆服志二:“金星旗,素质,赤火焰脚,画神人,冠五梁冠,素衣,皂襴,朱裳,秉圭。”
《漢語大詞典》:皂绔(皂絝)
黑色套裤。新唐书·仪卫志上:“第三队、第六队,黑质鍪、鎧,皂絝。”
分類:黑色套裤
《漢語大詞典》:展皂
辽 金 职官的黑色公服。金史·舆服志中:“五品上官,趋朝则朝服,赴省则展皂。”参见“ 展裹 ”。
《漢語大詞典》:展裹
辽 金 职官公服名。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元旦朝会:“大 辽 大使顶金冠,后簷尖长如大莲叶,服紫窄袍,金蹀躞;副使展裹金带如 汉 服。”辽史·仪卫志二:“公服:谓之‘展裹’,著紫。”
分類:职官公服
《漢語大詞典》:宛黄
黄黑色。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五行逆顺:“如人君好淫佚,妻妾过度,犯亲戚,侮父兄,欺罔百姓,大为臺榭,五色成光,雕文刻鏤,则民病心腹宛黄,舌烂痛。” 清 孙诒让 札迻·春秋繁露五行逆顺注:“此宛黄即《淮南》书之苑黄,宛、苑并黦之借字。”
分類:黄黑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