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泥活字  拼音:ní huó zì
用黏土刻成的印刷活字。其制作方式是先以胶泥做成活字,然后用火烧硬即成。为北宋时毕升所发明的。
《国语辞典》:土范法(土范法)  拼音:tǔ fàn fǎ
在铸制青铜器时,先将黏土与砂混合烧成坚硬的模型,再将高温熔铜灌铸于模型内即成。这种铸造方法称为「土范法」。也称为「陶范法」。
《国语辞典》:嵌镶砖(嵌镶砖)  拼音:qiān xiāng zhuān
用黏土烧成的小瓷片。有各种形状和颜色,可镶砌成各种图案。一般用作浴室、厨房等的地面。
《国语辞典》:陶瓷工  拼音:táo cí gōng
黏土经过模型塑造,制成各种形状的胚体,再经过施釉以及烧制等的手续,而制成各种陶瓷品的全部制作过程。
《國語辭典》:坩埚(坩堝)  拼音:gān guō
熔解玻璃、金属或其他物质的器具,能耐高热。也称为「倾银罐」。
《漢語大詞典》:蜂窝煤(蜂窩煤)
用煤末掺适量黏土加水和匀,模压成的短圆柱形燃料,有许多上下贯通的孔。因其形似蜂窝,故称。 张洁 《沉重的翅膀》三:“她( 万群 )叫住 贺家彬 :‘ 老贺 ,明天是星期天,帮我去煤厂拉点蜂窝煤!’”《人民日报》1982.3.22:“人民街蜂窝煤加工厂 徐寿芳 等同志,月月把蜂窝煤送到她家。”
《國語辭典》:高岭土(高嶺土)  拼音:gāo lǐng tǔ
一种以高岭石为主的黏土,呈白色软泥状,颗粒细腻,状似面粉。为陶瓷工业和化学工业的原料。也称为「观音土」、「膨土岩」、「斑脱石」、「甘土」、「皂土」、「陶土」、「白泥」。
《漢語大詞典》:粉沙
土壤中介于沙与黏土之间的细颗粒,捏在手中像面粉,细腻而不粘手。含粉沙的土壤保水能力好,适于种植马铃薯、花生等。
《国语辞典》:火砖(火砖)  拼音:huǒ zhuān
能耐高温的砖头。以耐火黏土或其他耐火原料烧制而成,能耐高温,不易龟裂。多用以砌烟囱、火炉。也称为「耐火砖」。
《國語辭典》:观音粉(觀音粉)  拼音:guān yīn fěn
一种白土。荒年时灾民常用以充饥,能济一时之困,唯多服则凝结肠内,能致人于死。也称为「观音土」。
《漢語大詞典》:黑埴
黑色黏土。管子·地员:“黑埴宜稻麦。”
分類:黑色黏土
《漢語大詞典》:白炉子(白爐子)
北京 一带称用石膏、石棉和耐火黏土做成的小炉子。 鲁迅 《彷徨·伤逝》:“在家里是和她相对或帮她生白炉子煮饭,蒸馒头。”
《國語辭典》:斥埴  拼音:chì zhí
咸质的黏土。《管子。地员》:「斥埴,宜大菽与麦。」
分類:黏土
《漢語大詞典》:泥岩
含大量黏土矿物、层理不明显的一种沉积岩。常呈块状。由软泥经压实作用、脱水作用及轻微的矿物转化而成。除黏土矿物外,还混有石英、长石等碎屑物质和铁、锰等自生矿物。按混入物状况,可分为铁质泥岩、硅质泥岩、钙质泥岩、粉砂质泥岩和黑色泥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