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4,分17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绍阇黎( 蒲 )
温大雅(字 彦弘、彦宏 黎国公 孝 )
岑阇梨(别称 岑阇黎 )
独孤陁(字 黎邪 )
那连提黎邪舍
李元景( 荆王、赵王、沉黎王 )
乞黎拔布(别称 弃芒论芒赞 )
韩择木( 昌黎郡公 )
黎逢
黎干( 寿春公 )
弃松德赞(别称 乞黎苏笼猎赞、墀松德赞、赤松德赞 )
韩愈(字 退之 世称 韩潮州、韩吏部、昌黎伯、昌黎先生、昌黎韩先生、昌黎文公、韩昌黎 文 别称 韩文公 行第 二 )
吐蕃赞普可黎可足
黎埴
其它辞典(续上)
韩凤(字 长鸾 昌黎郡王 )绍阇黎( 蒲 )
温大雅(字 彦弘、彦宏 黎国公 孝 )
岑阇梨(别称 岑阇黎 )
独孤陁(字 黎邪 )
那连提黎邪舍
李元景( 荆王、赵王、沉黎王 )
乞黎拔布(别称 弃芒论芒赞 )
韩择木( 昌黎郡公 )
黎逢
黎干( 寿春公 )
弃松德赞(别称 乞黎苏笼猎赞、墀松德赞、赤松德赞 )
韩愈(字 退之 世称 韩潮州、韩吏部、昌黎伯、昌黎先生、昌黎韩先生、昌黎文公、韩昌黎 文 别称 韩文公 行第 二 )
吐蕃赞普可黎可足
黎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齐昌黎人,字长鸾。有膂力,善骑射,稍迁都督。袭爵高密郡公。后主在东宫,凤为侍卫,为后主所赏识。后主即位,累迁侍中、领军、总知内省机密。封昌黎郡王,甚蒙亲宠。与高阿那肱、穆提婆共掌朝政,号称“三贵”,损国害政,尤嫉士人,冤杀甚众。北齐亡时,从后主走青州,为北周军所获。仕隋,位终陇州刺史。全隋文·卷二十
凤字长鸾,昌黎人。初为乌贺真大贤真正都督,袭父永兴爵高密郡公,进开府仪同三司。武平中,除侍中领军,封昌黎郡王,加特进、领军大将军。齐亡,与后主俱为周军所获。后仕隋,为陇州刺史。卒官。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七 摄念科
姓蒲氏。梓州玄武人。其未出家时。尝山行见子母虎。于涧中取虾。虾细不复可得。纵得亦莫足以止饥。绍意以为业缘所迫。其苦如此。乃叹曰。吾身先后。等一死耳。不如捐以济其饿。为有益于物也。乃裸卧虎前。虎辄避去。无所损伤。 既薙落受具戒。尤谨操行。大业初。汝州境。多虎暴。道路非三五十人群聚。不敢行。绍闻之。因至其地。苫覆久坐。以待噬。虎远引。境遂安静。年百九岁而终。其将终也。谓弟子曰。吾欲露尸。以施诸虫鸟。然生且嫌我。而况死乎。必樊之无遗尽。弟子不忍用其言。而用其志。委尸月馀。凡异类卒莫侵败。竟收之以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572—约628 【介绍】: 唐太原祁人,字彦弘。温大有、温彦博兄。仕隋为东宫学士。后见隋政日乱,谢病归。李渊起兵,引为大将军府记室参军,专掌文翰。禅代之际,与窦威、陈叔达参定礼仪。高祖武德元年,迁黄门侍郎,与弟彦博对居近密,时人荣之。寻转工部。秦王世民以建成、元吉之故,命大雅镇洛阳以俟变,大雅数陈秘策,甚蒙嘉赏。太宗即位,累转礼部尚书,封黎国公。寻卒,谥孝。有《大唐创业起居注》。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二
大雅字彦宏。太原祁人。仕隋为东宫学士。高祖起义。引为大将军府记室参军。主文檄。累拜陕东道大行台工部尚书。太宗立。转礼部。封黎国公。卒谥曰孝。永徽五年赠尚书右仆射。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僧。住襄州禅居寺。有先知之明。寺中所养犬及鼠数千头,均驯服,能从其言。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三十 神化科(二)
住襄州禅居寺。寺处山薮中。粒食不继。每日以坩乞酒郭内。就饮之坩可盛三斗许。又乞一坩归。且行且饮。抵寺则坩亦竭矣。晨起解斋。遂𢹂坩至厨请粥。仍以杖荷之。赴堂。乃置坩。脱杖。击诸僧首。自上而下。人一击。众以其击之。可以散灾也。故受而不辞。岑房旧养一黧犬。并寺内鼠数千。所请粥。岑未尝歌也。尽以饲犬鼠。且则犬鼠来长。逼塞庭中。时偶失一鼠。岑悲惋责犬。犬遽𠷢死鼠以来。岑视之殊恨。以杖捶犬。葬鼠。恸哭不自胜。或鼠啮僧衣若箧。僧以告岑则尽召诸鼠。使互保。其无保者。岑辄捶之曰。汝何故挠物。鼠终伏不敢动。岑以常住窘乏。遂将迁筑厨库食廪。于白马泉下泺中。然其时水方涨溢。众窃笑之。及召匠伐材。则其地忽为平陆。而栋宇歘成。后寺果丰渥。又曰。将来六十年。有愚人起重阁于寺之南隅。而致寺招讼。唐永徽中起阁之记斯验。续高僧传·卷第三十五 感通篇中
襄州禅居寺岑阇梨者。未详何人。住寺禅念为业。有先见之明。而寺居山薮。资给素少粒食不继。岑每日将坩入郭。乞酒而饮。又乞满坩。可三斗许。将还在道行饮达寺。坩亦空竭。明日复尔。在寺解斋。将笃坩。就厨请粥三升。仍挂杖头入众。以杖打僧头。从上至下。人别一击。日日如是。人以其卓越异常。或疑打已灾散。不辞受之。岑将粥入房。旧养黧犬一头。并一寺内鼠乃有数千。每旦来集。犬鼠同食。庭中堛满。道俗共观。一时失一鼠。岑悲惋无聊。必是犬杀。便告责犬。犬便衔来。岑见懊恼。以杖捶犬。将鼠埋已悲哀恸哭。寺僧被鼠齧衣及箱。以告于岑。岑总召诸鼠。各令相保。一鼠无保。岑曰。汝何齧人衣。杖捶之。鼠不敢动。今为寺贫。便于讲堂东北白马泉下泺中迁记。某处为厨库某处为仓禀。人并笑之。经宿水缩地出。如语便作。遂令丰渥。又遥记云。却后十六年。当有愚人于寺南立重阁者。然寺基业不亏。斗讼不可住耳。永徽中恰有人立重阁。由此相讼。如其语焉。神僧传·卷第六
襄州禅居寺岑阇黎者。未详何许人。住寺禅念为业。有先见之明。而寺居山薮资给素少。粒食不继。岑每日将坩(口甘切)入郭乞酒而饮。又乞满坩可三斗许。将还在道行饮。达寺坩亦空竭。明日复尔。在寺解斋。将笃坩就厨请粥三升。乃挂枝头。入众以杖打僧头。从上至下人别一击。日日如是。人以其卓越异常。或疑打已灾散不辞受之。岑将粥入房。旧养黧犬一头。并一寺内鼠乃有数千。每旦来集。犬鼠同食庭中堛满。道俗共观。一时失一鼠。岑悲惋无聊。必是犬杀。便告责犬。犬便㘅来。岑见懊恼以杖捶犬。将鼠埋已悲哀恸哭。寺僧被鼠啮衣及箱以告于岑。岑总召诸鼠各令相保。一鼠无保。岑曰。汝何啮人衣杖捶之。鼠不敢动。岑为寺贫便于讲堂东白马泉下泺(音洛)中延记。某处为厨库。某处为仓廪。人并笑之。经宿水缩地出如语。便作遂令丰渥。又遥记云。却后六十年当有愚人于寺南立重阁者。然寺基业不亏斗讼不可住耳。永徽中恰有人立重阁。由此相讼如其语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云中人,字黎邪。以父罪徙蜀十余年。入隋,拜郢州刺史,进位上大将军。初,其妻之母尝事猫鬼,因转入其家。随亦信左道。会文帝献皇后及杨素妻郑氏俱有疾,医者视之皆曰得猫鬼疾。帝意陁所为,令其兄以情喻之,陁言无有。乃左迁州刺史,陁有怨言。将赐死,弟哀求,得免。除名为民,妻杨氏为尼。
人物简介
全隋文·卷三十四
那连提黎邪舍,北天竺乌苌国人。高齐时,至邺。历周入隋。终西京大兴善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3 【介绍】: 唐宗室。高祖第六子。初封赵王,后改荆王。历任安州都督、雍州牧、右骁卫大将军、荆州都督、鄜州刺史等职。高宗即位,进位司徒。后坐与房遗爱谋反赐死。全唐文·卷九十九
元景。高祖第六子。武德三年封赵王。八年授安州都督。贞观初历雍州牧右骁卫大将军。十年徙封荆。授荆州都督。转鄜州刺史。永徽初进位司徒。坐与房遗爱谋反赐死。国除。后追封沉黎王。神龙初追复爵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又作弃芒论芒赞。唐时吐蕃第二代赞普。公元650至676年在位。松赞干布孙。即位时年幼,由大相禄东赞掌理国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扬州广陵人,郡望颍川。玄宗朝,官国子四门博士,国子司业。精隶书,兼工八分。天宝初,历诸王侍书、庆王府属、荣王府司马、翰林院学士。肃宗乾元二年,官右散骑常侍,迁礼部尚书。宝应元年,为太子太保、集贤殿学士副知院事,封昌黎郡公。卒。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代宗大历十一年(776)在长安,与韦应物唱酬。十二年登进士第,为状元。德宗建中元年(780)中经学优深科,三年任监察御史。其后行迹不详。事迹散见梁肃《郑县尉厅壁记》、《唐摭言》卷五、《唐诗纪事》卷三六。《全唐诗》存诗2首。全唐文·卷四百八十二
逢。大历十二年进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戎州人。以善星纬术,待诏翰林,累官至谏议大夫,迁京兆尹,除兵部侍郎。性贪暴,徇财色,挟左道结中贵以希主恩。代宗甚惑之。德宗在东宫,干与宦者刘忠翼阴谋废立。及即位,下诏除名长流,赐死于蓝田驿。全唐文·卷四百四十六
干。戎州人。待诏翰林。累擢谏议大夫。封寿春公。迁京兆尹。改刑部侍郎。德宗立。坐前与宦者特进刘忠翼阴谋东宫事觉。除名长流。赐死蓝田驿。
人物简介
简介
吐蕃第五代赞普。又译墀松德赞、乞黎苏笼猎赞。755年,弃松德赞即赞普位,同年末,中原爆发了安禄山叛乱。弃松德赞在三尚(尚野悉、尚悉东赞、尚赞摩)、一论(论悉诺,blon stagsgra klu khong,即马重英)辅佐下,乘乱进占陇右,直逼凤翔、邠州(今陕西彬县)。763年(唐广德元年),马重英突入长安,立雍(邠)王守礼子广武王李承宏为帝,留长安15日,退出。764~781或786、787年, 吐蕃连下凉州、甘州、肃州、沙州, 直到848年奄有河西之地八十五年之久。唐朝被迫于765年、767年两次与吐蕃在长安会盟,783年双方会盟于清水,划定边界。787年,吐蕃又企图利用朱泚之变后的形势于平凉(今属甘肃)劫盟,谋杀唐廷对抗吐蕃的主要将领浑瑊等人。是时,吐蕃武力强盛,北接回鹘(789~790年曾与回鹘激烈争夺北庭),西抗大食,东南降服南诏,南征天竺,立碑于恒河北岸,成为吐蕃武功最盛时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8—824 【介绍】: 唐河南河阳人,字退之,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韩介弟。德宗贞元八年进士。幼孤,由嫂抚养。及长,尽通《六经》、百家学。工诗文,自成一家。经其指授,皆称韩门弟子。董晋镇宣武,辟为巡官。汴军乱,依张建封,鲠言无所忌。调四门博士,迁监察御史。上疏极论宫市,德宗怒,贬阳山令。宪宗元和中,历迁国子博士、中书舍人、刑部侍郎。帝遣使迎佛骨入禁,愈上表极谏,贬潮州刺史,改袁州。召拜国子祭酒,转兵部侍郎,后以吏部侍郎为京兆尹。卒谥文,世又称韩文公。有《昌黎先生集》。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8—824 字退之,排行二,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郡望昌黎,后人因称“韩昌黎”。晚任吏部侍郎,谥“文”,后人又称“韩吏部”、“韩文公”。韩愈幼孤,由兄嫂抚育成人。德宗贞元八年(792)登进士第,三上吏部试无成,乃任节度推官,其后任监察御史等职。贞元十九年,因言关中旱灾,触权臣怒,贬阳山令。贞元二十一年正月,顺宗即位,王伾、王叔文执政,韩愈持反对态度。秋,宪宗即位,量移江陵府法曹参军。宪宗元和元年(806),召拜国子博士。元和十二年从裴度讨淮西吴元济有功,升任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上表谏宪宗迎佛骨,贬潮州刺史。次年穆宗即位,召拜国子祭酒。穆宗长庆二年(822),以赴镇州宣慰王廷凑军有功,转任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长庆四年(824)十二月卒于长安。生平详见皇甫湜《昌黎韩先生墓志铭》、李翱《韩公行状》及新旧《唐书》本传。年谱多家,以宋洪兴祖《韩子年谱》为较完备。有今人徐敏霞辑吕大防诸家年谱之《韩愈年谱》,中华书局1991年出版。韩愈乃唐代著名思想家及作家,一生以恢宏儒道、排斥佛老为己任,与柳宗元共倡古文。宋苏轼称其“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潮州韩文公庙碑》)。韩愈之诗与孟郊齐名。韩诗中多有反映现实、抨击时弊之作,如《丰陵行》、《华山女》等。又有咏怀述志及表现生活琐事之作,如《秋怀》、《赠刘师服》等。内容较广泛。当时元稹等人论诗扬杜抑李,韩愈则兼崇之。李白之奇情壮思,杜甫之千锤百炼,皆影响韩诗甚巨。韩诗风格雄奇壮伟,光怪陆离,《南山》、《陆浑山火》等大篇尤呈此貌,司空图称其“驱驾气势,若掀雷抉电,撑扶于天地之间”(《题柳柳州集后》)。然韩诗并不专以奇险见长,清赵翼云:“昌黎自有本色,乃在文从字顺中自然雄厚博大。”(《瓯北诗话》卷三)其诗法之尤著称于世者乃“以文为诗”,即以古文之章法句式为诗(如《山石》、《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且多议论(如《荐士》、《谢自然诗》),此于宋诗之散文化、议论化有极大影响。后人之褒贬大多著眼于此,如宋沈括贬韩诗为“押韵之文耳”,“终不是诗”(见惠洪《冷斋夜话》卷二),金赵秉文则称“韩愈又以古文之浑浩溢而为诗,然后古今之变尽矣”(《与李天英书》)。清叶燮论韩诗之历史地位曰:“韩愈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宋之苏、梅、欧、苏、王、黄,皆愈为之发其端,可谓极盛。”(《原诗》内篇)韩集通行者,有宋世䌽堂本《昌黎先生集》,诗文合编。诗集注本有清顾嗣立《昌黎先生诗集注》、清方世举《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等,今人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尤能集前注之大成。研究资料有今人吴文治《韩愈资料汇编》,较完备。《全唐诗》存诗10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12首。唐诗汇评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郡望昌黎(今属河北)。贞元八年(792)登进士第。后连辟为宣武军董晋、徐泗张建封二幕节度推官。十八年,授四门博士,迁监察御史。因论事,贬阳山令。顺宗即位,移江陵府法曹参军。元和元年,召为国子博士。旋分教东都。为河南令,召为职方员外郎,复为国子博士分司。后历都官员外郎、比部郎中、史馆修撰、考功郎中知制语、中书舍人、太子右庶子等职。十二年为彰义军节度使裴度行军司马,淮西平,迁刑部侍郎。十四年,因上书谏迎佛骨获罪,贬潮州刺史。量移袁州。穆宗即位,征为国子祭酒。历兵部侍郎、京兆尹、吏部侍郎。卒,谥文。世称韩文公,又称韩昌黎、韩吏部。愈在古文、诗歌的理论和创作上都有重大成就,对后世有巨大影响。门人李汉编其遗文为《韩愈集》四十卷。今有《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并《外集》行世。《全唐诗》编诗十卷。全唐文·卷五百四十七
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贞元八年进士。宪宗朝累官刑部侍郎。贬潮州刺史。移袁州。徵为国子祭酒。迁京兆尹兼御史大夫。拜吏部侍郎。长庆四年卒。年五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曰文。
作品评论
司空图《题柳柳州集后序》
愚尝览韩吏部歌诗累百首,其驱驾气势,若掀雷抉电,奔腾于大地之间,物状奇变,不得不鼓舞而徇其呼吸也。六一诗话
退之笔力,无施不可,而尝以诗为文章末事,故其诗曰“多情怀酒伴,馀事作诗人”也。然其资谈笑,助谐谑,叙人情,状物态,一寓于诗,而曲尽其妙。此在雄文大手固不足论,而余独爱其工于用韵也。盖其得韵宽,则波澜横溢,泛入傍韵,乍还乍离,出入回合,殆不可拘以常格,如《此日足可惜》之类是也。得韵窄则不复傍出,而因难见巧,愈险愈奇,如《病中赠张十八》之类是也。余尝与圣俞论此,以谓譬如善驭良马者,通衢广陌,纵横驰逐,惟意所之;至于水曲蚁封,疾徐中节,而不少蹉跌,乃天下之至工也。苏轼《评韩柳诗》
柳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退之豪放奇险则过之,而温丽靖深不及也。后山诗话
诗文各有体,韩以文为诗,杜以诗为文,故不工尔。后山诗话
退之于诗本无解处,以才高而好尔。《蔡宽夫诗话》
退之诗豪健雄放,自成一家,世特恨其深婉不足。冷斋夜话
沈存中、吕惠卿吉甫、正存正仲、李常公择,治平中在馆中夜谈诗。存中曰:“退之诗,押韵之文耳,里健美富赡,然终不是诗。”吉甫曰:“诗正当如是。吾谓诗人亦未有如退之者。”正仲是存中,公择足吉甫,于是四人者相交攻,久不决。……予尝熟味退之诗,真出自然,其用事深密,高出老杜之上。如《符读书城南》诗“少氏聚嬉戏,不殊同队鱼”,又“脑脂盖眼卧壮士,大招挂壁何由弯”,诗自然也。《苕溪渔隐丛话后集》
韩退之诗,山立霆碎,自成一法,然臂之樊候冠佩,微露粗疏。岁寒堂诗话
韩退之诗,爱憎相半。爱者以为虽杜子美亦不及,不爱者以为退之于诗本无所得。……退之诗大抵才气有馀,故能擒能纵,颠倒崛奇,无施不可。放之则如长江大河,澜翻汹涌,滚滚不穷;收之则藏形匿影,乍出乍没,姿态横生,变怪百出;可喜可愕,可畏可服也。苏黄门子由有云:唐人诗当推韩、杜,韩诗豪,杜诗雄,然杜之雄亦可以兼韩之豪也。此论得之。诗文字画,大抵从胸臆中出。子美笃于忠义,深于经术,故其诗雄时正;李太白喜任侠,喜神仙,故其诗豪而逸;退之文章侍从,故其诗文有廊庙气。退之诗正可与太白为故,然二豪不并立,当屈退之第三。唐诗品汇
今观昌黎之博大而文,鼓吹六经,搜罗百氏,其诗聘驾气势,崭绝崛强,若掀雷决电,千夫万骑,横骛别驱,汪洋大肆,而莫能止者。又《秋怀》数首及《暮行河堤上》等篇,风骨颇逮建安,但新声不类,此正中之变也。唐诗归
钟云:唐文奇碎,而退之舂融,志在挽回。唐诗淹雅,而退之艰奥,意专出脱。诗文出一手,彼此犹不相袭,真持世特识也。至其乐府,讽刺寄托,深婉忠厚,真正风雅。读《猗兰》、《拘幽》等篇可见。唐音癸签
韩公挺负诗力,所少韵致,出处既掉运不灵,更以储才独富,故犯恶韵斗奇,不加栋择,遂致丛杂难观,得妙笔汰用,瑰宝自出。第以为类押韵之文者过。《诗源辨体》
唐人之诗,皆由于悟入,得于造诣。若退之五七言古,虽奇险豪纵,快心露骨,实自才力强大得之,固不假悟入,亦不假造诣也。然详而论之,五言最工,而七言稍逊。《诗源辨体》
退之五七言古,字句奇险,皆有所本,然引用妥帖,殊无扭捏牵率之态。其论孟郊诗云:“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盖自况也。《诗源辨体》
退之五七言律,篇什甚少,入录者虽近中晚,而无怪僻之调;七言“三百六旬”一篇,则近宋人。排律咏物诸篇,偶对工巧,摹写细碎,尽失本相,兹并不录。《楚天樵话》
昌黎诗笔恢张时不遗贾岛、孟郊,故人皆山斗仰之。原诗
唐诗为八代以来一大变,韩愈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宋之苏、梅、欧、苏、王、黄,皆愈为之发其端,可谓极盛,而俗儒且谓愈诗大变汉、魏,大变盛唐,格格而不许,何异居蚯蚓之穴,习闻其长鸣,听洪钟之响而怪之,窃窃然议之也。原诗
举韩愈之一篇一句,无处不可见其骨相棱嶒,俯视一切,进则不能容于朝,退又不肯独善于野,疾恶甚严,爱才若渴,此韩愈之面目也。原诗
杜甫之诗,独冠今古。此外上下千馀年,作者代有,惟韩愈、苏轼,其才力能与甫抗衡,鼎立为三。韩诗无一字犹人,如太华削成,不可攀跻。若俗儒论之,摘其杜撰,十且五六,辄摇唇鼓舌矣。《唐音审体》
唐自李杜崛起,尽翻六朝窠臼,文章能事已尽,无可变化矣。昌黎生其后,乃尽废前人之法,而创为奇辟拙拗之语,遂开千古未有之面目。说诗晬语
昌黎豪杰自命,欲以学间才力跨越李、杜之上,然恢张处多,变化处少,力有涂而巧不足也。独四言大篇,如《元和圣德》、《平淮西碑》之类,义山所谓句奇语重、点窜涂改者,虽司马长卿亦当敛手。《唐诗别裁》
善使才音当留其不尽,昌黎诗不免好尽。要之,意归于正,规模宏阔,骨格整顿,原本雅颂,而不规规于风人也。品为大家,谁曰不宜?一瓢诗话
韩昌黎学力正大,俯视群蒙;匡君之心,一饭不忘;救时之念,一刻不懈;惟是疾恶太严,进不获用,而爱才若渴,退不独善,尝谓直接孔孟薪传,信不诬也。瓯北诗话
韩昌黎生平所心摹力追者,惟李杜二公。顾李杜之前,未有李杜,故二公才气横恣,各开生面,遂独有千古。至昌黎时,李杜已在前,纵极力变化,终不能再辟一径。惟少陵奇险处,尚有可推扩,故一眼觑定,欲从此辟山开道,自成一家。此昌黎注意所在也。然奇险处亦自有得失。盖少陵才思所到,偶然得之;而昌黎则专以此求胜,故时见斧凿痕迹。有心与无心,异也。其实昌黎自有本色,仍在“文从字顺”中,自然雄厚博大,不可捉摸,不专以奇险见长。恐昌黎亦不自知,后人平心读之自见。若徒以奇险求昌黎,转失之矣。瓯北诗话
昌黎诗中律诗最少,五律尚有长篇及与同人唱和之作,七律则全集仅十二首,盖才力雄厚,惟古诗足以恣其驰骤。一束于格式声病,即难展其所长,故不肯多作。然五律中如《咏月》、《咏雪》诸诗,极体物之工,措词之雅;七律更无一不完善稳妥,与古诗之奇崛判若两手,则又极随物赋形、不拘一格之能事。马允刚《唐诗正声》
韩昌黎在唐之中叶,不屑趋时,独追踪李杜。今其诗五七言古,直逼少陵,余体亦皆硬笔屈盘,力大气雄,而用意一归于正,得雅颂之遗,有典诰之质,非同时柳子厚、刘梦得所能及,鼎足李杜,非过论也。昭昧詹言
韩公当知其“如潮”处,非但义理层见叠出,其笔势涌出,读之拦不住,望之不可极,测之来去无端涯,不可穷,不可竭。当思其肠胃绕万象,精神驱五岳,奇崛战斗鬼神,而又无不文从字顺,各识其职,所谓“妥贴力排奡”也。昭昧詹言
韩公诗,文体多,而造境造言,精神兀傲,气韵沈酣,笔势弛骤,波澜老成,意象旷达,句字奇警,独步千古,与元气侔。昭昧詹言
韩公笔力强,造语奇,取境阔,蓄势远,用法变化而深严,横跨古今,奄有百家,但间有长语漫势,伤多成习气。昭昧詹言
韩诗无一句犹人,又恢张处多,顿挫处多。韩诗虽纵横变化不逮李杜,而规摩堂庑,弥见阔大。《诗比兴笺》
谓昌黎以文为诗者,此不知韩者也。谓昌黎无近文之诗者,此不知诗者也。《谢自然》、送灵惠,则《原道》之支澜;《荐孟郊》、《调张籍》,乃谭诗之标帜。以此属词,不如作论。世迷珠椟,俗駴骆驼。语以周情孔思之篇,翻同《折杨》、《皇荂》之笑。岂知排比铺陈,乃少陵之赋玞;联句效体,宁吏部之《韶濩》?以此而议其诗,亦将以谀墓而概其文乎?当知昌黎不特约六经以为文,亦直约风骚以成诗。《艺概》
诗文一源。昌黎诗有正有奇,正者所谓“约六经之旨而成文”,奇者即所谓“时有感激怨怼奇怪之辞”。《艺概》
昌黎诗陈言务去,故有倚天拔地之意。《艺概》
昌黎七古出于《招隐士》,当于意思刻画、音节遒劲处求之。使第谓出于《桕梁》,犹未之尽。《艺概》
昌黎诗往往以丑为美,然此但宜施之古体,若用之近体则不受矣。是以言各有当也。《岘佣说诗》
退之五古,横空硬语,妥帖排奡,开张处过于少陵,而变化不及。中唐以后,渐近薄弱,得退之而中兴。《岘佣说诗》
韩孟联句,字字生造,为古来所未有,学者不可不穷其变。《岘佣说诗》
七古盛唐以后,继少陵而霸者,唯有韩公。韩公七古,殊有雄强奇杰之气,微嫌少变化耳。《岘佣说诗》
少陵七古,多用对偶;退之七古,多用单行。退之笔力雄劲,单行亦不嫌弱,终觉钤刺处太少。《岘佣说诗》
少陵七古,间用比兴;退之则纯是赋。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陆士衡,而隳其体貌。盘空硬语,抉奥险词,雅音璆然,独造雄占。郊、岛、卢同,相与并作。五言长篇,嫌见排比之迹耳。《诗学渊源》
其诗格律严密,精于古韵。全集所载,《琴操》最佳。古诗硬语盘空,奇崛可喜,唯以才气自雄,排阖过甚,转觉为累,又善押强韵,故时伤于粗险。诗至汉魏以降,属文叙事,或取一端,以简为资,颇不尚奇。及盛唐诸人开拓意境,始为铺张,然亦略工点缀,未以此为能事也。至愈而务其极,虚实互用,类以文法为诗,反复驰骋,以多为胜,篇什过长,辞旨繁冗,或失之粗率。其律诗典雅,则仍大历之旧,较之古诗,而目全非矣。绝句以五言为胜,七言质实,故少风致,综其敝则务在必胜,故时有过火语。令人莫耐。《潼关》之作,格尤凡下。赵宋诗人,每宗师之,取法乎中,则斯下矣。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宋州宋城人。黎干孙。文宗大和九年,自右补阙,入为翰林学士。开成元年,加司勋员外郎。五年,罢学士,拜御史中丞。又任右散骑常侍。宣宗大中八年,任福建观察使。全唐文·卷七百五十九
埴。开成初官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