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955,分131页显示  上一页  67  68  69  70  71  73  74  75  7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黄夷
黄繶
黄榆信
黄玉箓
黄袁
黄橼
黄栈
黄旐
黄遮
黄脂
黄钟调
黄状
黄中君
黄龙誓
黄翎
《漢語大詞典》:黄夷
古代 东夷 之一种。后汉书·东夷传:“夷有九种,曰 畎夷 、 于夷 、 方夷 、 黄夷 、 白夷 、 赤夷 、 玄夷 、 风夷 、 阳夷 。”
分類:东夷
《漢語大詞典》:黄繶
装饰鞋的黄色丝带。周礼·天官·屦人:“为赤舃、黑舃、赤繶、黄繶。” 郑玄 注:“黄繶者,王后玄舄之饰。” 孙诒让 正义:“ 郑司农 云‘赤繶黄繶,以赤黄之丝为下缘’者,谓织赤黄之丝为絛紃,以缘牙底相接之缝中。云下缘者,对绕之缘为上缘也。”
《漢語大詞典》:黄榆信
指寄往边塞之信。 明许三阶《节侠记·南征》:“一片片云障着几重儿苍梧影,一阵阵鸿寄着几番黄榆信。”参见“ 黄榆塞 ”。
分類:边塞
《漢語大詞典》:黄榆塞
黄榆多产于我国 东北 、 华北 和 西北 等边境,因以借指边塞。 唐 《戍客南归》诗:“北别黄榆塞,南归白云乡。”
《漢語大詞典》:黄玉箓(黄玉籙)
符箓。符箓多用黄纸书写,故称。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怀华阳润卿博士》之三:“仙道最高黄玉籙,署天偏称白纶巾。”参见“ 玉籙 ”。
《漢語大詞典》:玉箓(玉籙)
道书,符箓。《中黄真经·释题》“不学不知谓之蒙”注:“学道修行,大忌轻言泄事,纵得玉籙金章,终不成道。” 唐 黄滔 《祭先外舅》:“东寻玉籙,则 龙虎 嵳峩,南访金沙,则 罗浮 突屼。”
分類:道书符箓
《骈字类编》:黄袁
陆游南唐书:刘仁赡略通儒术。好兵书。有名于国中。事烈祖。历黄袁二州刺史。
《漢語大詞典》:黄橼(黄櫞)
香橼。 宋 苏轼 《和陶和刘柴桑》:“黄櫞出旧枿,紫茗抽新畬。” 冯应榴 合注:“埤雅:櫞似橘。南方草木状:枸櫞子,亦名香櫞。岭表録异:枸櫞子,形如瓜皮,似橙而金色。”
分類:香橼合注
《骈字类编》:黄栈(黄栈)
元 朱德润 题淮阴梅鼎画蜀山图 西望巴江隔锦官,青泥黄栈细盘盘。
《骈字类编》:黄旐
汉书隽不疑传:始元五年,有一男子乘黄犊车,建黄旐,衣黄襜褕,著黄冒,诣北阙,自谓卫太子。公车以闻,诏使公卿将军中二千石杂识视。
《骈字类编》:黄遮
唐 白居易 杨柳枝二十韵 黄遮金谷岸,绿映杏园池。
《骈字类编》:黄脂
博物志:石中黄子、黄石脂。
《漢語大詞典》:黄钟调(黄鐘調)
亦作“黄鐘调”。 燕乐羽声七调之第五运。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别乐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平声羽七调:第一运,中吕调;第二运,正平调;第三运,高平调;第四运,仙宫调;第五运,黄钟调;第六运,般涉调;第七运,高般涉调。” 清 凌廷堪 燕乐考原·羽声七调:“七羽之第五运,即琵琶四弦之第七声也。南吕一均,既如七宫实用太蔟、夹鐘、仲吕、林鐘、南吕、无射、黄鐘之七律,则此调居第七,名为林鐘,实应黄鐘,故不曰林鐘羽,而曰黄鐘调也。”
《漢語大詞典》:黄状(黄狀)
用黄纸书写的诉状。闽剧《炼印》第五场:“你我出京门时候,遇见两个妇道人家,一个是 文溪明 的母亲,一个是 杨振达 的老婆,肩背黄状,口口声声讲是被 萧太师 诬陷,被判处斩。”
《漢語大詞典》:黄中君
天子的别称。 唐 康骈 剧谈录·李邺侯救窦庭芝:“ 德宗 曰:‘曩言黄中君,盖指於朕,未知呼卿为 鬼谷子 ,何也?’” 宋 叶廷圭 海录碎事·百工医技:“ 竇庭芝 与卜者 胡卢生 相善,一日谓 庭芝 曰:‘君家祸将至,非遇黄中君、 鬼谷子 不可救。’教 庭芝 以物色求之,得 李鄴侯 泌 ,倾家结之。未几, 朱泚 之乱, 庭芝 陷贼。事平, 德宗 命诛之。 泌 以前事上闻,特贷其死。 德宗 云:‘所言黄中君盖指朕,谓卿为 鬼谷子 ,何也?’” 清 梁章钜 称谓录·天子古称:“《李泌外传》有术士,称帝为黄中君。”
分類:帝王
《漢語大詞典》:黄龙誓(黄龍誓)
以黄龙为信物,订立誓约。 清 吴伟业 《赠家侍御雪航》诗:“至今 青海 头,共刻黄龙誓。”参见“ 黄龙 ”。
《國語辭典》:黄龙(黃龍)  拼音:huáng lóng
1.黄色的龙。《史记。卷二八。封禅书》:「黄帝得土德,黄龙地螾见。」
2.地名。金国都城。宋金交战时,岳飞曾说要直捣金国的都城黄龙府。后泛指敌人的都城。如:「直捣黄龙」。
3.佛教禅家七宗之一。参见「黄龙派」条。
4.年号:(1)三国吴大帝的年号(西元229~231)。(2)汉宣帝的年号(西元前49)。
《骈字类编》:黄翎
文献通考:茶有二类,曰片,曰散。大小巴陵开胜、开卷,小卷生黄翎毛,出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