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南学(南學)  拼音:nán xué
1.太子的学舍。周代有东、南、西、北四学,加太学为五学,南学即五学之一。《大戴礼记。保傅》:「帝入南学,上齿而贵信,则长幼有差,始民不诬矣。」
2.南朝宋何尚之,在南郭外立学聚生徒,士人多慕道来游,称为「南学」。《宋书。卷六六。何尚之传》:「乃以尚之为尹,立宅南郭外,置玄学,聚生徒。东海徐秀、庐江何昙、黄回、颍川荀子华、太原孙宗昌、王延秀、鲁郡孔惠宣,并慕道来游,谓之南学。」
3.南北朝时南朝的经学。其所治的经学大多承袭魏晋学风,又受佛教影响,所作的义疏比经注更加详细,故称为「南学」。
《國語辭典》:南北学(南北學)  拼音:nán běi xué
晋代至隋唐时期经学的分派。有南北二派:南学以王肃、王弼、杜预等人之学说为宗,主张推引古学;北学以郑玄、服虔等人为主,主张兼采古今。唐代学者孔颖达编撰五经正义,兼采南北二学,南北学遂合而为一。
《國語辭典》:浙东学派(浙東學派)  拼音:zhè dōng xué pài
1.南宋时由浙东人组成的理学学派。主要有融合朱陆,主张经世致用,以吕祖谦为首的金华学派;有倡导事功,批评心性之学,以陈亮为首的永康学派;有重视社会政治,以叶适为首的永嘉学派。
2.清初由浙东人组成的史学学派。主要人物有黄宗羲、万斯大、万斯同、全祖望、章学诚、邵晋涵等人。重现史学价值,使与经学融通。
《国语辞典》:宋元学案(宋元学案)  拼音:sòng yuán xué àn
书名。清黄宗羲原著,一百卷,由全祖望修订,王梓材增补而成,述宋元诸儒之师承派别甚详。
《国语辞典》:人心莫测(人心莫测)  拼音:rén xīn mò cè
人的心思难以探测。清。黄宗羲〈兵部左侍郎苍水张公墓志铭〉:「止凭此一线未死之人心,以为鼓荡,然而形势昭然者也,人心莫测者也。」也作「人心难测」。
《国语辞典》:经世文学(经世文学)  拼音:jīng shì wén xué
明末清初由于心学流于空泛肤浅,顾炎武、黄宗羲、颜元等人起而强调学问应求尚实,有助于国计民生,以经世致用为最终目的,故排弃宋明理学,主张回复两汉的经学。
《国语辞典》:济世匡时(济世匡时)  拼音:jì shì kuāng shí
拯救世人,矫正时弊。清。黄宗羲〈黎眉郭公传〉:「垂髫读书,错综今古,尝怀济世匡时之略,运会不偶。」
《国语辞典》:明夷待访录(明夷待访录)  拼音:míng yí dài fǎng lù
书名。清黄宗羲撰,一卷,二十一篇。其书论治平之法,分为十三类,大旨在抑君重民,对清末民主思想的兴起颇有影响。清乾隆间被列为禁书。
《国语辞典》:易学象数论(易学象数论)  拼音:yì xué xiàng shù lùn
书名。清黄宗羲撰,六卷。前三卷论《河图》、《洛书》等,称为「内篇」;后三卷论《太玄》、《乾凿度》等,称为「外篇」。
《国语辞典》:枉费时日(枉费时日)  拼音:wǎng fèi shí rì
白白的浪费时间。清。黄宗羲〈李杲堂文钞序〉:「今之为时文者,无不望其速成,其肯枉费时日于载籍乎。」也作「枉费日月」。
《国语辞典》:因人而异(因人而异)  拼音:yīn rén ér yì
因各人情况不同而有各种差异。如:「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药物的过敏也往往因人而异。」清。黄宗羲〈与王九难郎中〉:「然愚以为,文之高下,因人而异,不独于时为然。」
《国语辞典》:意满志得(意满志得)  拼音:yì mǎn zhì dé
愿望满足而踌躇得意。清。黄宗羲〈进士心友张君墓志铭〉:「一第进士,便意满志得,以为读书之事毕矣。」也作「意得志满」。
《漢語大詞典》:东浙三黄(東浙三黄)
指 黄宗羲 及其弟 宗炎 、 宗会 。 黄 氏系 浙东 馀姚 人,故称。清史稿·儒林传一·黄宗羲:“故 蕺山 弟子如 祁 章 诸子皆以名德重,而御侮之功,莫如 宗羲 。弟 宗炎 、 宗会 ,并负异才,自教之,有‘东浙三黄’之目。” 蕺山 , 刘宗周 。
分類:黄宗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