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98,分47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山麻
麻黄
麻纻
布麻
续麻
麻姑山
笺麻
县麻
脱麻
麻案
麻绖
麻湖
麻木
麻绦
麻油
《骈字类编》:山麻
尔雅:薜,山麻。注:似人家麻,生山中。
《國語辭典》:麻黄(麻黃)  拼音:má huáng
植物名。麻黄科麻黄属,常绿多年生草本或小灌木。高二、三尺,状似木贼但不空心。叶对生,基部合生,上方离生部分狭三角形或鳞片状。五至六月开花。茎可入药,含有麻黄素等生物碱。
《漢語大詞典》:麻纻(麻紵)
亦作“ 麻苧 ”。 大麻与苎麻。泛指麻。茎皮可供纺织用。后汉书·循吏传·卫飒:“教民种殖桑柘麻紵之属。” 晋 左思 《魏都赋》:“黝黝桑柘,油油麻紵。” 唐 杜荀鹤 《山中寡妇》:“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苧衣衫鬢髮焦。”宋史·陈尧叟传:“今其民除耕水田外,地利之博者,惟麻苧尔。麻苧所种,与桑柘不殊。” 元 王祯 农书卷二二:“小纺车。此车之制,凡麻苧之乡,在在有之。”
《骈字类编》:布麻
唐书地理志见弓刀下。又食货志:播殖非力不成,故先王定赋以麻布缯纩百谷,免人功也。
《漢語大詞典》:续麻(續麻)
“顶真续麻”的简称。古时酒令、诗、词、曲中的一种修辞格式。前句末字即作为后句首字,递接而下。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三折:“诗句里包笼着尾声,续麻道字针针顶。” 元 赵彦晖 《点绛唇·席上咏妓》套曲:“你看那聪明伶俐诸般妙,更那堪续麻道字无差错。”
《国语辞典》:麻姑山  拼音:má gū shān
山名:(1)在江西省南城县西南,山顶有坛,相传麻姑在此得道,颜真卿著有《麻姑仙坛记》。《太平寰宇记。卷一一○。江南西道八。建昌军州》:「麻姑山在县(南城县)西南二十二里,山顶有古坛,相传麻姑得道于此。」(2)在安徽省宣城县东,相传麻姑在此飘举。《清一统志。卷一一五。宁国府。山川》:「麻姑山,在宣城县东三十里。名胜志:『麻姑山,高广过于敬亭,昔麻姑于此飙举,有丹灶存。』」
《漢語大詞典》:笺麻(牋麻)
泛指精美纸张。 唐 李白 《草书歌行》:“牋麻素绢排数箱, 宣州 石砚墨色光。” 王琦 注:“牋、麻,皆纸也。”
分類:精美纸张
《韵府拾遗 麻韵》:县麻(县麻)
陈造诗:适喜县麻势,为荡铄石暑。
《漢語大詞典》:脱麻
谓脱去粗衣,开始出仕。 唐 黄滔 《司直陈公墓志铭》:“其春首,门人脱麻,摄 京兆府 参军。”
《漢語大詞典》:麻案
即麻制。 唐 裴廷裕 东观奏记卷下:“时中元休假,通事舍人无在馆者。麻案既出, 孜 受麻毕,乃召当直中书舍人 冯图 宣之。”参见“ 麻制 ”。
分類:麻制
《漢語大詞典》:麻制
唐 宋 委任宰执大臣的诏命。因写在白麻纸上,故称。 唐 康骈 剧谈录·刘相国宅:“是时 昇道 郑相国 在内庭,夜草麻制。” 宋 曾巩 《英宗实录院申请札子》:“乞下中书编机房,合要 嘉祐 八年四月至 治平 四年正月八日已前,除改麻制文字照会。”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五:“至 唐 置翰林学士,以文章侍从,而本朝因之。翰林学士司麻制、批答等,为内制。中书舍人六员,分房行词,为外制。”
《漢語大詞典》:麻绖(麻絰)
服丧期间系在头部或腰部的葛麻布带。《石点头·卢梦仙江上寻妻》:“只见将过一个杌儿,放在床前,踏将上去,解下腰间麻絰,吊在床檐上。”
《骈字类编》:麻湖
搜神记:历阳之郡,一夕沦入地中,而为水泽。今麻湖是也。不知何时。
《國語辭典》:麻木  拼音:má mù
1.医学上称知觉完全丧失,分为全身麻木、局部麻木及部位麻木三种。《西游记》第四○回:「沙僧闻言,打了一个失惊,浑身麻木道:『师兄,你都说的是那里话,我等因生前有罪,感蒙观世音菩萨劝化,与我们摩顶受戒,改换法名,皈依佛果。』」《儒林外史》第一一回:「昨晚跌了一交,半身麻木,口眼有些歪斜。」
2.讥人感觉顽钝,不能振作。如:「麻木不仁」。
《漢語大詞典》:麻绦(麻縧)
用麻线编织成的带子或绳子。《水浒传》第二六回:“﹝ 武松 ﹞去房里换了一身素净衣服,便叫土兵打了一条麻绦,繫在腰里。”
《國語辭典》:麻油  拼音:má yóu
由芝麻种子榨取的油,可食用或照明。也称为「芝麻油」、「香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