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30
词典
2
分类词汇
28
共28,分2页显示
1
2
2
下一页
分类词汇
冥冥
顽麻
痲木
不仁
风痹
脚气
木强
不人
生涩
顽痹
麻痹
麻辣
佯呆
酸冻
醉騃
《國語辭典》:
冥冥
拼音:
míng míng
1.远空。唐。
杜甫
〈
寄韩谏议注
〉诗:「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2.幽暗、晦暗。《文选。江淹。杂体诗。潘黄门》:「梦寐复冥冥,何由觌尔形。」唐。张籍〈猛虎行〉:「南山北山树冥冥,猛虎白日绕村行。」
3.私下、暗中。《荀子。修身》:「行乎冥冥而施乎无报,而贤不肖一焉。」
4.鬼魂所在之处。如:「下合冥冥」。
分類:
幽深貌
高远貌
昏暗
黑夜
幽深
昏暗貌
迷漫
高远
渺茫
懵懂
私下
专心致志
沉默
昏迷
阴间
死
无知
不知不觉
不语
晚上
主宰
空际
宰人
暗中
麻木
人世
祸福
神灵
世界
避世
隐居
《漢語大詞典》:
顽麻(頑麻)
麻木。 宋
唐庚
《冬雷行》
:“龙蛇尺蠖踞已久,亦欲奋迅舒顽麻。” 宋
杨万里
《同王见可刘子年循南溪度西桥登天柱冈望东山》
诗:“偶因闲步散顽麻,倦唤胡牀小憩些。” 元
乔吉
《新水令·闺丽》
套曲:“我凝眸罢,心内顽麻。”
分類:
麻木
《國語辭典》:
痲木
拼音:
má mù
失去感觉。如:「坐了一上午,脚都痲木了。」
分類:
麻木
《國語辭典》:
不仁
拼音:
bù rén
1.不仁厚、不仁慈。《孟子。公孙丑上》:「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三国演义》第三回:「丁原不仁,吾已杀之。肯从吾者在此,不从者自去!」
2.知觉麻痹,不能灵活运动。《后汉书。卷四七。班梁列传。班超》:「超年最长,今且七十。衰老被病,头发无黑,两手不仁,耳目不聪明,扶杖乃能行。」《朱子语类。卷二○。论语。学而篇上》:「问:『四肢痿痹为不仁。莫把四肢喻万物否?』」
分類:
不仁
愚钝
肌肤
仁厚
肢体
不体
体面
麻木
残暴
不灵
灵便
《國語辭典》:
风痹(風痺)
拼音:
fēng bì
中医指风湿性关节炎一类的病。
分類:
风痹
中医
医学
风寒
寒湿
侵袭
疼痛
麻木
病症
《漢語大詞典》:
脚气(脚氣)
(1).由缺乏维生素B1的病症。患者有下肢肌肉疼痛麻木、水肿或心跳气喘等症状。 汉 张仲景
《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
》
:“乌头汤方,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 唐
柳宗元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僕自謫过以来,益少志虑,居南中九年,增脚气病。”
《水浒传》
第六回:“小人近日有些脚气的症候,十分走不的多路。” 陶行知
《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
:“它是 上海 上等白米,吃了叫人害脚气病,寸步难行。”
(2).脚癣的俗称。参见“ 脚癣 ”。
分類:
缺乏
维生素
病症
患者
下肢
肌肉
疼痛
麻木
水肿
心跳
气喘
症状
《國語辭典》:
脚癣(腳癬)
拼音:
jiǎo xiǎn
病名。一种由皮癣菌感染足部所形成的皮肤病。症状是起水泡、奇痒、抓破后流黄水,严重时会导致溃澜。脚趾之间为好发部位,也称为「足癣」、「香港脚」。
分類:
种皮
皮肤病
病原体
霉菌
多发
脚趾
《國語辭典》:
木强(木強)
拼音:
mù jiàng
1.刚直不挠。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二:「渭州都巡检侯恩老矣,其为人刚方不挠,好面折人,一州号为木强。」
2.朴钝无文。明。胡继宗《书言故事大全。卷五。恶性类。木强推》:「朴钝无文曰木强、曰椎。(汉)周勃为人木强敦厚,不好文学,每召诸生说,士东向坐责之趣为我语,其椎少文如此。」
分類:
麻木
质直
直刚
刚强
僵硬
《漢語大詞典》:
不人
(1).谓视人若己,不分人我。
《
庄子·庚桑楚
》
:“至礼有不人,至义不物。” 郭象 注:“不人者,视人若己。视人若己则不相辞谢,斯乃礼之至也。”
(2).同“ 不仁 ”。指肌体麻木失去知觉。 唐
李翱
《平赋书》
:“鰥寡孤独,有不人疾者,公与之粟帛。”
(3).指不道德、不名誉。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
十九:“只怪我平日待你们太好了,你就瞒上瞒下的背地里作起不人之事来了。”
分類:
不道德
不名誉
人我
肌体
麻木
失去
知觉
《國語辭典》:
生涩(生澀)
拼音:
shēng sè
1.形容果实未熟时,辛麻苦涩的味道。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今唐邓间多大柿,其初生涩,坚实如石。」
2.形容不流畅、不润滑、不圆熟。如:「文辞生涩」。宋。
王安石
次韵徐仲元咏梅
二首之一:「玉笛悲凉吹易散,冰纨生涩画难亲。」元。鲁贞〈题赵章泉诗后〉:「用字生涩,鍊句强硬。」
3.钝锈不利。元。
郝经
冤鐍叹
诗:「铁簧生涩深金苔,沴气缠结埋阴霾。」
分類:
生涩
不流
不润
不流畅
感情
麻木
流畅
生疏
润滑
生锈
不和
干燥
不纯
纯熟
感觉
《漢語大詞典》:
顽痹(頑痺)
麻木无知觉。 唐
吕颂
《为张侍郎乞入观表》
:“臣从去年冬初,忽染脚疾,膝脛顽痺,行步艰难。” 宋
朱熹
《答石子重书》
:“医者以四支顽痺为不仁。顽痺则不知痛痒,又安能爱?”
分類:
麻木
无知
知觉
《國語辭典》:
麻痹(麻痺)
拼音:
má bì
1.由于神经或肌肉受到损伤,而失去知觉或导致动作功能的障碍。也作「痲痹」。
2.比喻对事情失去应有的知觉。如:「我对感情一事已麻痹了。」
分類:
麻痹
精神
神经系统
思想
麻木
病变
麻醉
药物
刺激
原因
丧失
警觉
《國語辭典》:
麻辣
拼音:
má là
麻木毫无感觉。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一折:「刚才个渐渐里呵的我这手温和,可又早切切里冻的我这脚麻辣。」
分類:
麻木
《漢語大詞典》:
佯呆
(1).谓假装麻木迟钝。 元
关汉卿
《拜月亭》
第四折:“喒却且尽教佯呆着休劝,请夫人更等三年。”
(2).假装痴笨。多用作反语,实指真傻。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
卷二:“ 君瑞 闻言越越地笑:‘吾师情性好佯呆。又不是儒书载,分明是圣教説:“有生必有死,无生亦无灭。”生死人常理,何须恁怕怯!’”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
卷七:“我佯呆,我佯呆,一向志诚,不道他心趄。”
分類:
假装
麻木
迟钝
反语
生死
死人
常理
《漢語大詞典》:
酸冻(痠凍)
指四肢受寒而麻木。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踢球》
:“盖京师多寒,足指痠冻,儿童踢弄之,足以活血御寒,亦蹴踘之类也。”
分類:
四肢
受寒
麻木
《漢語大詞典》:
醉騃
醉得神志麻木不清之貌。 明
徐复祚
《投梭记·赴宴》
:“想那日醉騃,向 平康 乱歪。”
分類:
得神
神志
麻木
不清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