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麻将(麻將)  拼音:má jiàng
1.吴语。指麻雀。
2.一种牌戏。共一百四十四张牌,其中有八张花牌,四个人玩。参见「麻将牌」条。如:「他是打麻将的高手。」
分類:麻将
《國語辭典》:麻将牌(麻將牌)  拼音:má jiàng pái
一种骨牌游戏。简称为「麻将」。共有一百四十四张牌,其中有八张花牌,分别为春、夏、秋、冬、梅、兰、菊、竹。四个人玩,供消遣,也可用来赌博。也称为「麻酱」、「麻雀」、「麻雀牌」、「马将」、「马将牌」。
《国语辞典》:麻将搭子(麻将搭子)  拼音:má jiàng dā zi
在一起打麻将的牌友。如:「我们正缺一个麻将搭子,你有没有兴趣?」
分类:打麻将
《国语辞典》:搓麻将(搓麻将)  拼音:cuō má jiàng
1.打麻将。
2.球赛快结束时,赢方球队拖延时间的打法。
《国语辞典》:打麻将(打麻将)  拼音:dǎ má jiàng
玩麻将牌来消遣或赌博。如:「黄太太放下家务,每天只顾著打麻将。」也称为「打麻雀」、「打马将」。
《國語辭典》:麻将牌(麻將牌)  拼音:má jiàng pái
一种骨牌游戏。简称为「麻将」。共有一百四十四张牌,其中有八张花牌,分别为春、夏、秋、冬、梅、兰、菊、竹。四个人玩,供消遣,也可用来赌博。也称为「麻酱」、「麻雀」、「麻雀牌」、「马将」、「马将牌」。
《國語辭典》:麻雀牌  拼音:má què pái
一种牌戏。参见「麻将牌」条。
《國語辭典》:方城  拼音:fāng chéng
1.春秋时楚北的长城,为古九塞之一。其城由今之河南省方城县北至邓县。
2.山名:(1)位于湖北省竹山县东南。(2)位于河南省叶县南。
《国语辞典》:平胡  拼音:píng hú
麻将上指胡牌时无花牌、字牌,除了一对门牌,其馀皆是顺牌的情况。
《国语辞典》:花牌  拼音:huā pái
1.麻将中指:(1)不靠张,不靠搭的坏牌,称为「花牌」。(2)春、夏、秋、冬、梅、兰、竹、菊各一张,共八张,称为「花牌」。
2.妓女的名号牌。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酒肆》:「若欲赏妓,往官库中点花牌,其酒家人亦多隐庇推托。」《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二一出》:「它元卖酒,接佳宾。花牌上除姓名,做良人。」
《国语辞典》:补牌(补牌)  拼音:bǔ pái
麻将术语。凡手中有花牌或杠牌时,须由岭上补足牌数,此种程序称为「补牌」。
《漢語大詞典》:放冲(放衝)
在麻将游戏中,某一家打出的一张牌正好使另一家的牌和了,叫“放衝”。 老舍 《四世同堂》二八:“ 大赤包 给了胖子一点暗示,他说 日本 人打牌是谁放冲谁给钱。”
《國語辭典》:抬轿子(抬轎子)  拼音:tái jiào zi
1.前后并列,合力抬起轿子。也称为「抬轿」。
2.赌博时,数人联手欺诈他人赌资的行为。也称为「抬轿」。
3.合力吹捧逢迎,助人增长声势。如:「这次选举,他专为一号候选人抬轿子。」也称为「抬轿」。
《国语辞典》:海底摸月  拼音:hǎi dǐ mō yuè
麻将上指最后一张牌自摸。也称为「海底捞」、「海底捞月」。
《国语辞典》:成副儿(成副儿)  拼音:chéng fù ér
玩骨牌麻将等赌具时,称已成一组的牌为「成副儿」。如:「我这里有三万五万,差四万就成副儿了。」
《国语辞典》:大四喜  拼音:dà sì xǐ
麻将指由风牌东、南、西、北完成四组的刻子,称为「大四喜」。胡牌时,算八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