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对对胡(对对胡)  拼音:duì duì hú
麻将中同数字同花色的两张相同的门牌之外,其馀均为同数同花三张牌并列,称为「对对胡」。
《国语辞典》:暗杠(暗杠)  拼音:àn gàng
麻将上称四张同色牌为「一杠」。手上牌中有杠,称为「暗杠」。
《国语辞典》:开杠(开杠)  拼音:kāi gàng
玩麻将时,拿到四个相同花色的人,可从桌面上馀牌中拿一张牌。《续孽海花》第四八回:「金甫就依他开了杠,伸手去杠头上起了一只牌,翻开来看,却是三筒。」
《国语辞典》:抢杠(抢杠)  拼音:qiǎng gàng
麻将指同色牌四张同数,称为「一杠」。若开杠时,适为他人胡牌所需,称为「抢杠」。
《国语辞典》:碰牌  拼音:pèng pái
麻将上指当手中有二张相同的牌,而其他各家若打出一张同样花色的牌时,即可碰牌,完成搭子。
《国语辞典》:吃牌  拼音:chī pái
麻将玩法中将上家舍出的牌吃掉,称为「吃牌」。
《国语辞典》:门前清(门前清)  拼音:mén qián qīng
麻将指不吃牌,不碰牌,即能听牌而和。
《国语辞典》:碰碰和  拼音:pèng pèng hú
麻将上指牌戏获胜完全是碰牌的搭子,称为「碰碰和」。也作「碰碰胡」。
《国语辞典》:碰碰胡  拼音:pèng pèng hú
麻将上指牌戏获胜完全是碰牌的搭子,称为「碰碰胡」。也作「碰碰和」。
《国语辞典》:三缺一  拼音:sān quē yī
麻将游戏需要四人共玩,若只有三人,尚少一人,则称为「三缺一」。《文明小史》第五九回:「昨儿打麻雀赢了我们两底码子去,今儿就想赖著不来么?快去快去,三缺一,等著你呢!」
《國語辭典》:抹牌  拼音:mǒ pái
玩牌。《金瓶梅》第一六回:「李瓶儿同西门庆猜枚,吃了一回,又拿一副三十二扇象牙牌儿,桌上铺茜红毡条,两个灯下抹牌饮酒。」《红楼梦》第五三回:「或者同宝玉、宝琴、钗、黛等姊妹赶围棋抹牌作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