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83—1232 【介绍】: 金易州人,初名文纯,字知几。幼颖悟,善草书,能诗,号神童。弱冠入太学,有文名。博通《五经》,尤长于《》、《春秋》。宣宗兴定末,试开封府,词赋得第二名,经义居魁首,廷试,以误落第。后以荐赐进士,授太常寺太祝,迁应奉翰林文字。天兴元年,避兵确山,为蒙古兵所俘,病死广平。
中州集
九畴,字知几,莫州人。三岁识字,七岁能草书,作大字,有及数尺者,故所至有神童之目。章庙召见,问汝入宫殿中,亦惧怯否。对曰:“君臣父子也,子宁惧父耶?”上大奇之。弱冠住太学,有声。场屋间南渡后,读书北阳山中,其诗云:“读书空山里,落月低岩幽。山鬼语夜半,怪我非巢由。”又云:“壮士半凋落,铁花绣吴钩。”始以古学自力,博通五经,于《》、《春秋》为尤长。少时有恶疾,就道士学服气数年,疾遂平。又从宛丘张子和学医,子和以为能得其不传之妙。大率知几于学也,专故所得者深。饥寒劳苦人所不能堪者,处之怡然,不以累其业也。尝为郾城张伯玉赋透光镜,钦叔传之京师,赵礼部大加赏异,贴壁间,坐卧读之。兴定末,府试经义第一,词赋第二,省试亦然,帘试以脱误下第。知几先有才名,又连中甲选,天下想望风采,虽牛童马走亦能道麻九畴姓名。正大三年,右相侯萧公赵礼部连章荐知几,可试馆职。乃赐卢亚榜第二甲第一人及第,授太祝权太常博士,应奉翰林文字。知几天资野逸,高骞自便,与人交,一语不相入,则径去不返顾,自度终不能与世合。未几,谢病去。作诗工于赋物,如夏英公篆韵,其诗云:“千状万态了不同,哭鬼号神自兹始。简如庖羲地上画,繁如神农日中市。圆如有娀乙鸟卵,方如姜嫄巨人履。倾如怒触不周山,溯如逆上蚕丛水。积如女娲石未炼,碎如昆吾瓦经毁。蚩尤旗张尾后曲,黄帝鼎成足下峙。五丈专车断禹戈,九日横天落羿矢。流漦不去龙垂髯,衔书忽来凤挽觜。方相四目辟门阙,夔牛一胫踔阶戺。貌似心猜未必然,赖君注释车南指。”及《手植桧印章》等诗可见也。字画正书八分,皆有功,诗最其所长。少时犹失持择,近诗精深峭刻,似其为人,他文不及也。明昌以来,以神童称者五人,太原常添寿四岁,作诗云:“我有一卷经,不用笔写成。展开无一字,昼夜放光明。”合河刘滋文荣六岁有诗云:“莺花新物态,日月老天公。”刘徵伯祥七岁被旨赋凤皇来仪,新恩张汉臣世杰五六岁亦召入赋元妃素罗扇画梅云:“前村消不得,移向月中栽。”其后常隐居不出,馀三人者,皆无可称道,独知几能自树立,一日名重天下,耆旧如閒閒公,且以徵君目之而不名也。壬申岁遇乱,卒,年五十。平山常仲明之子德,葬之小商桥傍近赵庄。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慧照。字大千。永嘉麻氏子。童年骏利异。尝闻人诵习契经。合爪谛听。长老良公。度为弟子。禀持犯于处之天宁。蝉脱万缘。力究大事。首谒晦机熙公于净慈。一日阅员净语。至头陀石掷笔峰处。默识悬解。流汗浃背。即腰包。走谒东屿海公于苏之荐严。反覆辨勘之。师如宜僚掷丸。飞舞空中。东屿甚嘉之。遂留执侍左右。师以为心法既通。不阅修多罗藏。无以阐扬正教。耸人天之听。乃主藏室。及东屿迁净慈。师分座。表仪四众。天历戊辰。出世乐清之明庆。升座示众曰。佛法欲得。现前莫存。知解缚禅。看教未免。皆为障碍。何如一物不立。而起居自在乎。所以德山之棒。临济之喝。亦有甚不得已尔。闻者说怿而去。至正乙未。迁四明之宝陀。寻宣政院。署师主育王。师悯大法陵夷。孳孳诱掖。不遗馀力。尝垂三关语。以验学者。其一曰。山中猛虎以肉为命。何故不食其子。其二曰。虚空无向背。何缘有南北东西。其三曰。饮乳等四大海水。积骨如毗富罗山。何者是汝最初父母。此第三关。最为峻切。惜未有契其机者。居九年。退于妙喜。泉上筑室。曰梦庵。因自号梦世叟。掩关独处。凝尘满席弗顾也。一日召门弟子曰。吾将西归矣。属后事于住持。约之裕公。沐浴更衣书偈。怡然而逝。时洪武癸丑十月也。寿八十五。腊七十。茶毗。齿睛数珠不坏。舍利五色。烂然者无算。师三坐道场。有语录若干卷。师智度冲深。机神坦迈。昼则凝坐。夜则兼修净业。真积力久。至于三际不住。觉观湛然。非言辞之可儗议。且服用俭约。不如恒僧。虽不与时俗低昂。贤士大夫。知其诚实。不事矫饰。多倾心为外护。其遇学徒。一以真率。或以事忤之。而声色不变动。出语质朴。不尚葩藻。而指意超言外。嗟夫。禅宗至宋季而敝。胶滞局促。无以振拔精明。使直趋觉路。横川璜公。当斯时。密授天目法印。持降魔杵。树真正幢。升堂入室者。不翅受灵山付嘱。佛法号为中兴。横川之同门。有石林者。奋兴实角立东西。共斡化机。西来之道。于斯为盛。师盖石林之诸孙也。故其死生之际。光明盛大。有如此者。岂无自而然哉。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八
释慧照,字大千,姓麻氏,永嘉人也。父均,母黄氏,家有积庆,照生宝之,胜摩尼珠。童年聪俊,雅慕超凡,闻人诵习经偈,便合爪谛寀。年十五,往依沙门了定于县之瑞光院。了定者,族从兄也。长老良公知为法器,即剃落为弟子。明年,禀持犯于处之天宁。蝉蜕万缘,誓究大乘不思议事。首谒晦机熙于杭之净慈,未契圆證。一日,阅真净语至头陀石掷笔峰处,默识悬解,流汗浃背。时东屿海以石林巩正派,提倡于苏之荐严,杖锡从之,反覆勘辩,灵机响应,遂留执侍。照以为心法既通,不阅脩多罗藏,无以阐扬正教,耸天人之听,乃主藏室于郡之万寿。及东屿迁净慈,邀照分坐,表仪四众。元大历戊辰,始主乐清之明庆,尝集诸僧伽而诲之曰:“佛法欲得现前,莫存知解,缚禅看教,未免皆为障碍,何如一物不立,而起居自在乎?所以德山之棒,临济之喝,亦有甚不得已尔。”闻者说怿。至正乙未,迁四明之宝院。先是,寺以搆讼废,照谓:“讼兴在乎辨难太迫。”一处之以宽慈,绝弗与较。且曰:“我佛得无诤三昧,所以超出群品。我为佛子,可不遵其教?”众服其化。未几,行宣政院署照住阿育王山,由是云侣景附,不远千里。照亦善诱孳孳,不遗馀力。因垂三关语以验学者,其一曰:猛虎伺杀为性,何以不食其子?其二曰:虚空无向背,何缘有南北东西?其三曰:饮乳等四海水,积骨如毗富罗山,何者是汝最初父母?语皆峻切,惜未有契其机者。居九年,退于妙喜泉上筑室,曰“梦庵”,因自号为“梦世叟”。掩关独处,凝尘满席,澹然无虑。明洪武癸丑十月朔,诏门弟子曰:“吾将西归。”越七日,沐浴更衣,索纸书记,恬然化灭。寿八十五,历夏七十。经三日,荼毗,牙齿数珠不坏,馀成舍利罗五色烂然。是年十二月九日,葬灵骨于梦庵之后。有语录若干卷,宋文宪濂为之碑文,词甚清朗,载在私集曰《护法录》。
麻漳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麻漳(1471年—?),字汝清,号恒岩,山西行都司官籍大同县人。山西乡试第七名举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中式丁丑科会试第二百十九名,登第三甲第一百四十九名进士。刑部观政,授官礼部主事,谪州同知,致仕。
麻济邦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麻济邦(1518年—?),字子忠,陕西延安府绥德州军籍山西石州人。陕西乡试第十四名举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中式庚戌科会试第一百十七名,三甲第五十五名进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34—1591 【介绍】: 明陕西庆阳人,字伯真,号庆川。嘉靖四十四年进士。任御史,有清操。官终湖广按察使。
维基
麻永吉(1534年—1591年),字伯贞,号庆川,陕西庆阳卫右所军籍。治《春秋》,七月十八日生,行一,由国子生中式陕西乡试第二名举人(经魁),会试中式第十六名,年二十九岁中式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乙丑科第三甲第三百零五名进士。吏部观政,改翰林院庶吉士,隆庆元年(1567年)三月授江西道御史,六月差巡盐两浙,万历二年(1574年)十一月复除浙江道,闰十二月巡视京营,四年三月巡按山东。万历五年(1577年)正月,升山西潞安府知府,十年三月升山西副使,十三年二月升本省右参政,十五年六月升四川按察使,十七年七月补湖广按察使,十八年十二月告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3 【介绍】: 明陕西庆阳人,字立轩。麻永吉子。万历三十五年进士。任兵科给事中,敢于言事,屡有举劾。乞假归,被劾以依附东林党人,谪知山西按察知事。天启间累迁太常,为魏忠贤党劾去。崇祯初复官,致仕家居。十六年,李自成破庆阳,死之。
维基
麻僖(1579年—1643年),字淳甫,号立轩,陕西庆阳卫(今甘肃)人,军籍,同进士出身。父麻永吉,字伯贞,号庆川,官至湖广按察使,以为官清廉,坚守节操而闻名于世。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中丙午科陕西乡试第四名举人。次年联捷丁未科同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改兵科给事中。代王长子朱鼎渭举发其父废长立幼,麻僖弹劾代王目无君长、鼎渭心无父母。万历四十年(1612年)上疏陈纳谏诤、举枚卜、补大僚、登遗佚、速考选等事,谏章被太监扣压未报。后又上疏,指斥国防虚弱、军备废弛等弊端。建议垦荒屯田、充实边饷等策略,皆未被采纳。辽东巡抚杨镐请求重新任用李如梅做大将,麻僖建言改用张承荫,承荫还未到任而镇远堡、曹庄等地相继沦陷,杨镐均不据实以报,被麻僖上两道奏疏弹劾,杨镐遂辞职归乡。后来与同僚孙振基等人弹劾熊廷弼杀人媚人,又说汤宾尹录用韩敬为状元,很明显是在暗中说人情、行贿勾通官吏。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被诬陷依附东林党,贬官山西按察知事。天启二年(1622年)起用任兵部主事,历任尚宝司丞、尚宝司少卿、太常寺少卿。天启五年(1625年)五月,遭阉党弹劾落官。崇祯初年(1628年)官复原职,不久致仕家居。崇祯十六年(1643年)冬,李自成攻陷庆阳城,麻僖与叔伯子侄同死者四十馀人。守道段复兴、知府董琬、推官靳圣居也死于此难。

人物简介

维基
叶德辉(1864年—1927年4月11日),字焕彬,一字渔水,号郋园,一号直山,自署朱亭山民、丽廔主人。因出过天花又称叶麻子。湖南湘潭人,籍贯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为清末至中华民国初期的著名学者,也是近代史上著名的守旧派——“翼教派”的领袖。叶德辉的父亲叶雨村于太平天国时从江苏吴县迁居湖南长沙经商,为了应考科举,叶家捐银200两取得湘潭县籍。叶家世居于坡子街,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据《申报》在1913年报导,坡子街为叶氏父子营业的地方,叶父任本街团总。父殁,族人推举叶德辉接替,并任全城商团团长。叶德辉八岁入学,学习《四书》、《说文解字》、《资治通鉴》等古学。十七岁就读岳麓书院,光绪十一年(1885年)中举人,光绪十八年(1892年)中进士,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授吏部主事,但他到任不久,便以乞养为名,要求开缺回籍,从此不再任官。叶德辉曾与他的太老师王先谦一起反对维新变法,赞成复辟君主制。1915年8月,当筹安会发起讨论改变国体,叶德辉即在湖南长沙组织筹安会分会,鼓吹恢复帝制。1927年4月11日,湖南农工商学各界团体在长沙召开「农民协会公审大会」,以「封建馀孽、豪绅领袖」的罪名,将叶在浏城桥门外的识字岭枪决。然认为,叶德辉是由受共产党控制的国民党湖南省党部授权成立特别法庭判处死刑的。其子叶尚农写给日人松崎柔甫的信(刊桥川时雄编「文字同盟」第5号)道出其父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