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番麦粒(番麦粒)  拼音:fān mài lì
一种俏皮话。比喻黑且破损的牙齿。如:「那人吃了十几年的槟榔,以致于满嘴的番麦粒。」
《韵府拾遗 陌韵》:𧖟麦(𧖟麦)
汉书昭帝纪往年灾害多今年丨丨伤所振贷种食勿收责毋令民出今年田租
《漢語大詞典》:走麦城(走麥城)
汉 建安 二十四年, 蜀 将 关羽 在败走 麦城 时为 吴 将截获,被斩于 临沮 。后以“走麦城”喻陷入绝境。 骆宾基 《张保洛的回忆》:“人人都愿意说自己的‘过五关,斩六将’,谁也不愿意提自己的‘走麦城’,我倒没有这个意思。”参阅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蜀志·关羽传《三国演义》第七六回。
《国语辞典》:麦末(麦末)  拼音:mài mò
麦子研磨成的粉末。
《国语辞典》:麦烧(麦烧)  拼音:mài shāo
以大麦酿造的烧酒。如:「他酿的麦烧,在我们村子里,可是大大有名哩!」
《国语辞典》:丹麦王国(丹麦王国)  拼音:dān mài wáng guó
Kingdom of Denmark
国名。位于欧州的西北部。含括日德兰半岛的北部及西兰、菲英、罗兰等岛。北濒斯卡吉拉克海峡,东临喀得加特海峡与波罗的海,西面北海,南接西德,面积约四万三千平方公里,人口约五百一十三万,首都为哥本哈根(Copenhagen)。信仰路德福音教派,主要语言为丹麦语,订六月五日为国庆日,币制为Krone。简称为「丹麦」。
《国语辞典》:丹麦学派(丹麦学派)  拼音:dān mài xué pài
一种结构主义的语言学派。以丹麦哥本哈根为活动中心,形成于西元一九三○至一九四○年之间。本学派认为语言只是形式而不是实体,语言的形式和实体无关,并企图找出语言中永恒不变的因素,以建立适应任何时代、任何语言的语言理论,即泛时语言学。也称为「哥本哈根学派」、「语符学派」。
《国语辞典》:麦地那(麦地那)  拼音:mài dì nà
Medina
城市名。位于沙乌地阿拉伯海志省,麦加之北。回教教主穆罕默德殁后葬身于此,为回教徒的第二圣城。有公路可通麦加与大马士革等地。
《国语辞典》:麦个子(麦个子)  拼音:mài gè zi
捆成一捆的麦秆。如:「丢麦个子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分类:麦秆
《国语辞典》:麦积山(麦积山)  拼音:mài jī shān
山名。在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远望如堆积的麦秆,故称为「麦积山」。有名的麦积山石窟即位于此,与敦煌石窟塑佛同样驰名于世。
《国语辞典》:麦卡托(麦卡托)  拼音:mài kǎ tuō
Gerardus Mercator
人名。(西元1512~1594)法国著名地图学家,发明的地图投影被称为墨卡托投影法。西元一五三○至一五三二年间于比利时鲁汶大学学习哲学和古典文学,后又自学天文学、地理学及数学。以绘制地区地图、世界地图及制造地球仪和天体仪而闻名。
《国语辞典》:麦考莱(麦考莱)  拼音:mài kǎo lái
Thomas Babington Macaulay
人名。(西元1800~1859)英国史学家、散文家,以博学和雄辩著名。西元一八二五年在爱丁堡评论发表〈米尔顿论〉,展露头角。一八三○年当选议员,一八四八年起出版的《英国史》,尤脍炙人口。
《国语辞典》:麦寮乡(麦寮乡)  拼音:mài liáo xiāng
乡镇名。位于云林县沿海北端,隔浊水溪与彰化县大城乡为邻。面积约八万公顷,以农、养殖渔业为主。
《国语辞典》:麦信风(麦信风)  拼音:mài xìn fēng
江淮一带的船户称阴历五月的东北风为「麦信风」。见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
《国语辞典》:麦哲伦(麦哲伦)  拼音:mài zhé lún
Ferdinand Magellan
人名。(西元1480~1521)葡萄牙航海家。西元一五一九年获西班牙王查理五世的资助,与法利罗结伴西航,于一五二○年至南美南端的海峡──后被命名为麦哲伦海峡;更渡太平洋到达菲律宾群岛,后遭当地原住民所杀。其同伴继续前进,终于在一五二二年完成航行世界一周的壮举,并證明地球是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