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鹦鹉树(鸚鵡樹)
刺桐。 明 杨慎 《滇海曲》:“孔雀行穿鸚鵡树,锦鶯飞啄杜鹃花。”亦省作“ 鸚树 ”。 唐 徐彦伯 《唐柏梯寺之碑铭》:“明璣十斛,尽掷龙龕;珠橐千金,即悬鸚树。”参见“ 鸚哥花 ”。
《漢語大詞典》:鹦哥花(鸚哥花)
刺桐花的别名。 明 杨慎 升庵诗话·三句诗:“近日 云南 提学 彭纲 《咏刺桐花》云:‘树头树底花楚楚,风吹緑叶翠翩翩,露出几枝红鸚鵡。’亦风韵可爱也。刺桐花, 云南 名为鸚哥花,花形酷似之。”参阅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花卉·刺桐
分類:桐花
《漢語大詞典》:鹦鹉曲(鸚鵡曲)
词牌名。一名《黑漆弩》,又名《学士吟》。 元 白贲 词有“儂家 鸚鵡洲 边住”句,故名《鹦鹉曲》《太平乐府》注正宫。双调五十四字,前段四句三仄韵,后段四句两仄韵。
分類:词牌名
《國語辭典》:鹦鹉学舌(鸚鵡學舌)  拼音:yīng wǔ xué shé
鹦鹉学人说话。《景德传灯录。卷二八。越州大珠慧海和尚》:「僧问:『何故不许诵经,唤作客语?』师曰:『如鹦鹉只学人言,不得人意:经传佛意,不得佛意而但诵,是学语人,所以不许。』」后以鹦鹉学舌比喻人云亦云,搬嘴弄舌。
《漢語大詞典》:鹦鹉石(鸚鵡石)
浅绿色的孔雀石。 宋 杜绾 云林石谱·鹦鹉石:“ 荆南府 有石如巨碑仆路隅,色浅緑,不甚坚,名鸚鵡石,击取以铜盘磨,其色可靖笙。” 明 程敏政 《月河梵苑记》:“槐屋南为小亭,中庋鸚鵡石,其重二百斤,色浄緑,盖石之似玉者。”
《國語辭典》:鹦鹉热(鸚鵡熱)  拼音:yīng wǔ rè
病名。由鹦鹉热披衣菌引起,人类主要透过鸟类或家禽感染。症状是突然寒战、发热、头痛、红疹、肌肉疼痛及乾咳。
《分类字锦》:鹦鹉奇杯(鹦鹉奇杯)
王勃还冀州别洛下知己序鸳鸯雅什俱为赠别之资鹦鹉奇杯共尽忘忧之酒
分类:离别
《漢語大詞典》:鹦鹉菜(鸚鵡菜)
菠菜的别名。 清 郝懿行 《证俗文》卷十二:“波稜。案波稜名鸚鵡菜,以根红似鸚鵡觜也。”
分類:菠菜
《国语辞典》:鹦鹉能言,不离飞鸟(鹦鹉能言,不离飞鸟)  拼音:yīng wǔ néng yán,bù lí fēi niǎo
(谚语)比喻人很难改变他原始的身分。《礼记。曲礼上》:「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国语辞典》:鹦鹉科(鹦鹉科)  拼音:yīng wǔ kē
属鸟类鹦鹉形目。羽毛鲜艳美丽,喙强健且弯曲,每脚均四趾,两前两后。分布在热带与亚热带地区。
《国语辞典》:鹦鹉目(鹦鹉目)  拼音:yīng wǔ mù
脊索动物门鸟纲中的一目。嘴钩形而边尖锐,强且有力,上部附于颅骨上,可移动。舌肉质,钝圆而厚,嘴内无齿。能飞,脚短,胫被羽,足无蹼,前后各有二趾。如鹦鹉属此目。也称为「鹦形目」。
《国语辞典》:鹦鹉病(鹦鹉病)  拼音:yīng wǔ bìng
病名。由鹦鹉热披衣菌引起,人类主要透过鸟类或家禽感染。症状是突然寒战、发热、头痛、红疹、肌肉疼痛及乾咳。
《國語辭典》:猫噬鹦鹉(貓噬鸚鵡)  拼音:māo shì yīng wǔ
猫是用来抓老鼠的,而它不去抓有害人类的老鼠,反而来咬与人友善的鹦鹉。典出宋。岳珂《桯史。卷八。鹦鹉谕》。后比喻排挤善类。
鹦鹉
【佛学大辞典】
(动物)梵云臊陀。或云叔迦S/uka,能作人言。见名义集二。
鹦鹉孝养
【佛学大辞典】
(本生)佛因位时为鹦鹉而养盲父母。见杂宝藏经一,义楚二十三。
鹦鹉闻法
【佛学大辞典】
(传说)须达长者有二鹦鹉,阿难为说四谛之法。闻而信解,死而生天。见金藏经,义楚二十三,行事钞下,资持记下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