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人物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陵恶自赐武,使其妻赐武牛羊数十头。后陵复至北海上,语武:「区脱捕得云中生口,言太守以下吏民皆白服,曰上崩。」武闻之,南乡号哭,欧血,旦夕临。数月,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于是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异域之人,壹别长绝!」陵起舞,歌曰:「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隤。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陵泣下数行,因与武决。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长安豪民郭行先,有女子绍兰,适巨商任宗,为贾于湘中,数年不归,复音信不达。绍兰目?堂中有双燕戏于梁间,兰长吁而语于燕曰:「我闻燕子自海东来,往复必经由于湘中。我婿离家不归数岁,蔑有音耗,生死存亡弗可知也,欲凭尔附书授于我婿。」言讫泪下,燕子飞鸣上下,似有所诺。兰复问曰:「尔若相允,当泊我怀中。」燕遂飞于膝上。兰遂吟诗一首云:「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慇勤凭燕翼,寄与薄情夫。」兰遂小书其字,系于足上,燕遂飞鸣而去。任宗时在荆州,忽见一燕飞鸣于厅上,宗讶视之,燕遂泊于肩上,见有一小封书系在足上。宗解而视之,乃妻所寄之诗。宗感而泣下,燕后飞鸣而去。宗次年归,首出诗示兰。后文士张说传其事,而好事者写之。
雁书:喻书信。唐杜甫《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诗》:“岁满归凫舄,秋来把雁书。”
当日苏武单于问,道是宾鸿解传信。 刘商 胡笳十八拍
家书欲寄雁飞远,客恨正深秋又来。 刘威 早秋归
对酒不能伤此别,尺书凭雁往来通。 刘沧 留别崔浣秀才昆仲
系帛何须雁,金乌日日飞。 吴融 送僧归日本国
宛转结蚕书,寂寥无雁使。 乔知之 从军行
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 李商隐 离思
鸿雁向西北,飞书报天涯。 李白 千里思
莫惜一雁书,音尘坐胡越。 李白 送友人游梅湖
经时停尺素,望尽云边翼。 李群玉 小弟艎南游近书来
芳草萋萋新燕飞,芷汀南望雁书稀。 李群玉 恼从兄
因书天末心,系此双飞翼。 李群玉 我思何所在
信已凭鸿去,归唯与燕期。 杜牧 偶题二首之二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杜甫 天末怀李白
天上多鸿雁,池中足鲤鱼。相看过半百,不寄一行书。 杜甫 寄高三十五詹事
系书元浪语,愁寂故山薇。 杜甫 归雁二首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沈如筠 闺怨二首之一
鸿雁飞不到,音尘何由达。 独孤及 代书寄上李广州
不惜西津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 王勃 采莲曲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王勃 蜀中九日
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 王涯 秋思赠远二首
落雁带书惊,啼猿映枝转。 董思恭 咏弓
归牛疑燧落,过雁误书迟。 韦蟾 上元三首之一
雁足应难达,狐踪浪得疑。 韩偓 春闷偶成十二韵
阵去金河冷,书归玉塞寒。 骆宾王 秋雁
莫劳雁足传书信,愿向凌烟阁上看。 鲍溶 赠远
父之齿随行,兄之齿雁行,朋友不相踰。
明朝问礼处,暂觉雁行稀。 刘商 送李元规昆季赴举
终日路岐归未得,秋来空羡雁成行。 刘沧 怀汶阳兄弟
早遇圣明朝,雁行登九霄。 刘禹锡 酬杨八庶子喜韩吴兴与余同迁见赠
到宫龙节驻,礼塔雁行成。 严维 奉和皇甫大夫夏日游花严寺
也知人惜别,终美雁成行。 戎昱 送王端公之太原归觐相公
半岭残阳衔树落,一行斜雁向人来。 李群玉 九日
不如天边雁,南北皆成行。 李群玉 自澧浦东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员外从公虞
南望仍垂泪,天边雁一行。 杜牧 寄兄弟
麒麟图画鸿雁行,紫极出入黄金印。 杜甫 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衣之上都
鸿雁影来连峡内,鹡鸰飞急到沙头。 杜甫 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之一
凤沼九重相喜气,雁行一半入祥烟。 杨巨源 贺田仆射子弟荣拜金吾
断云无定处,归雁不成行。 权德舆 和河南罗主簿送校书兄归江南
知尔业成还出谷,今朝莫怆断行飞。 权德舆 送从弟广东归绝句
地远惊金奏,天高失雁行。 武元衡 八月十五酬从兄常望月有怀
独结南枝恨,应思北雁行。 皇甫冉 送从弟豫贬远州
鸾从阙下虽辞侣,雁到江都却续行。 章碣 赠婺州苏员外
采兰花萼聚,就日雁行联。 钱起 李四劝为尉氏尉李七勉为开封尉
沧海十年龙景断,碧云千里雁行疏。 韦庄 寄从兄遵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鸿雁·序》:「《鸿雁》,美宣王也。万民离散,不安其居,而能劳来还定,安集之,至于矜寡,无不得其所焉。」
熊罴载吕望,鸿雁美周宣。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2).借指鸿雁。以其善高飞,故比喻腾达的仕途。 唐 钱起 《送李四擢第归觐省》诗:“鸿羽不低飞,龙津徒自险。” 王闿运 《〈桂阳州志〉序》:“进实鸿羽,退亦龙蟠。”
(3).《汉书·苏武传》载有鸿雁传书之事,故比喻信使。 宋 吕诲 《和邵尧夫见寄时知邓州》:“冥冥鸿羽在云天,邈阻风音已十年。” 宋 卢祖皋 《倦寻芳》词:“鸿羽难凭芳信短, 长安 犹近归期远。”
(2).《礼记·王制》:“父之齿随行,兄之齿鴈行,朋友不相踰。” 陈澔 集说:“父之齿,兄之齿,谓其人年与父等,或与兄等也。随行,随其后也;鴈行,并行而稍后也。”后因以比喻兄弟。 唐 钱起 《李四劝为尉氏尉李七勉为开封尉》诗:“采兰花萼聚,就日雁行联。” 明 张煌言 《祭四叔文》:“叔父雁行有四人,吾父居长。”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附兰省和韵》:“但惜雁行千里隔,不同绕膝学儿狂。”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访翠》:“结罗帕,烟花雁行;逢令节,齐鬭新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