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21
词典
1
分类词汇
120
共121,分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1
2
3
4
5
6
7
8
9
5
6
7
8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凤啸
枭鸣
吟月
鹤音
嘹嘹
鸣螀
弄音
语风
鸣林
叫唤
鸣舞
鸣鵙
呼噪
鸮鸣
语关关
《漢語大詞典》:
凤啸(鳳嘯)
凤凰鸣叫声。比喻琴瑟琵琶等乐曲声。 唐
李绅
《悲善才》
诗:“花翻凤啸天上来,裴回满殿飞春雪。”
分類:
凤凰
凰鸣
鸣叫
叫声
琴瑟
琵琶
等乐
乐曲
《漢語大詞典》:
枭鸣(梟鳴)
(1).枭鸟鸣叫。迷信以为不吉之兆。 晋
葛洪
《
抱朴子·弹祢
》
:“梟鸣狐嚾,人皆不喜,音响不改,易处何益。”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序言》
:“我有时决不想在言论界求得胜利,因为我的言论有时是枭鸣,报告着大不吉利事。”
(2).枭鸟鸣叫。迷信以为军中得胜之兆。
《
晋书·张重华传
》
:“六博得梟者胜,今梟鸣牙中,尅敌之兆,於是进战,大破之。”
分類:
枭鸟
鸟鸣
鸣叫
迷信
为军
不吉
军中
中得
得胜
《漢語大詞典》:
吟月
(1).谓对月吟诗。 唐
杜荀鹤
《赠崔少府》
诗:“洞口礼星披鹤氅,溪头吟月上渔船。” 唐
方干
《哭江西处士陈陶》
诗:“寿尽天年命不通,钓溪吟月便成翁。”
(2).谓对月鸣叫。 唐 李子仞
《驯猿赋》
:“夜廡幽阴,忆南陇之吟月;花朝明媚,想乔林之弄春。”
《
宣和画谱·董元
》
:“﹝ 董元 ﹞善画,多作山石水龙……其(龙)降陞自如,出蛰离洞,戏珠吟月,而自有喜怒变态之状,使人可以遐想。”
分類:
对月
鸣叫
吟诗
《漢語大詞典》:
鹤音(鶴音)
鹤的鸣叫声。比喻修道者、隐逸者的声音。 唐
孟郊
《投赠张端公》
诗:“鸞步独无侣,鹤音仍寡儔。”
分類:
鸣叫
叫声
修道
道者
隐逸
声音
《漢語大詞典》:
嘹嘹
象声词。虫鸟鸣叫声。 唐
李贺
《昌谷诗》
:“嘹嘹溼蛄声,咽源惊溅起。” 明
何景明
《鸣雁行》
:“鸣雁鸣斯,其音嘹嘹。” 清
李沛
《闻雁》
诗:“槭槭秋风起,嘹嘹寒雁来。” 张贤亮
《绿化树》
四:“象是应合饥饿的山鹰‘嘹嘹’的啼鸣一般,这个如石雕似的车把式,喉咙里突然发出一声悠长而高亢的歌声。”
分類:
象声词
虫鸟
鸟鸣
鸣叫
叫声
《漢語大詞典》:
鸣螀(鳴螿)
鸣叫的寒蝉。 清 褚人穫
《坚瓠补集·马浩澜》
:“﹝ 马浩澜 ﹞
《九日金菊对芙蓉》
云:‘过雁行低,鸣螿韵急,纷纷月下亭皋。’”
分類:
鸣叫
寒蝉
《漢語大詞典》:
弄音
指禽鸟宛转鸣叫。 三国 魏
嵇康
《赠兄秀才入军》
诗之十二:“咬咬黄鸟,顾畴弄音。” 晋
潘岳
《秋菊赋》
:“游女望荣而巧笑,鵷雏遥集而弄音。” 清
周凯
《种桑十二咏·种葚》
:“鸣鳩亦解意,拂羽好弄音。”
分類:
禽鸟
宛转
鸣叫
《漢語大詞典》:
语风(語風)
(1).在风中鸣叫。 宋
吴幵
《
优古堂诗话·独鹊袅庭柯
》
:“ 赵嘏 诗云:‘语风双燕立,裊树百劳飞。’”
(2).语言的气势。 克非
《春潮急》
九:“等大家话音小了些, 林方成 又接上话头,声调比原先更高,语风也更加流畅。”
分類:
风中
鸣叫
气势
《漢語大詞典》:
鸣林(鳴林)
鸟在林间鸣叫。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中山经·鸩鸟》
:“拂翼鸣林,草瘁木惨。” 唐
杨炯
《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
:“鲜花匝树,尽兄弟之欢娱;好鸟鸣林,展交游之宴喜。”
分類:
鸣叫
《國語辭典》:
叫唤(叫喚)
拼音:
jiào huàn
1.鸣叫。如:「枝头上的鸟儿叫唤得婉转动听。」
2.放声大叫。《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四:「李氏正与丈夫碾米,忽然跌倒在地。得水慌忙扶住叫唤。」《红楼梦》第一五回:「智能急的跺脚,说著:『这算什么!再这么,我就叫唤。』」
3.照顾。《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一二出》:「奴家在此庙中,将傍六七年,不得公公叫唤,谁来管你。」
分類:
叫唤
动物
佛教语
招呼
鸣叫
呼唤
照顾
大地
地狱
戏文
《漢語大詞典》:
鸣舞(鳴舞)
鸣叫飞舞。形容欢腾。 唐
卢照邻
《失群雁》
诗:“云间海上应鸣舞,远得鵾弦犹独抚。” 唐
李白
《上云乐》
诗:“五色师子,九苞凤凰,是老胡鸡犬,鸣舞飞帝乡。”
分類:
鸣叫
飞舞
欢腾
《漢語大詞典》:
鸣鵙(鳴鵙)
(1).伯劳鸣叫。谓天将寒。
《诗·豳风·七月》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 毛 传:“鵙,伯劳也。” 郑玄 笺:“伯劳鸣,将寒之候也。”鵙,一本作“ 鶪 ”。
(2).鸣叫的伯劳。 汉
王逸
《九思·悼乱》
:“左见兮鸣鵙,右睹兮呼梟。” 宋
黄庭坚
《司马文正公挽词》
之三:“更化思鸣鵙,遗书似获麟。”
分類:
鸣叫
伯劳
《國語辭典》:
呼噪
拼音:
hū zào
1.嘈杂的叫喊。《东周列国志》第八二回:「范蠡泄庸两翼呼噪而至,势如风雨。」
2.欢呼。元。郑廷玉《金凤钗》第二折:「立丹墀,未呼噪。恰待扬尘舞蹈,谢君恩展脚舒腰。」元。郑光祖《周公摄政》第二折:「百官每听处分一齐的忙呼噪,扶持著有德的君王谁敢违。」
分類:
呼噪
嘈杂
鸟鸣
欢呼
鸣叫
叫喊
喧嚷
《漢語大詞典》:
鸮鸣(鴞鳴)
鸮鸟鸣叫。亦借指恶声。 唐
孟郊
《往河阳宿峡陵寄李侍御》
诗:“鴞鸣犬吠霜烟昏,开囊拂巾对盘飧。” 宋
岳珂
《
桯史·逆亮辞怪
》
:“观其所存,寓一二於十百,其桀驁之气,已溢于辞表,它盖可知也。犬唁鴞鸣,要充其性,不足乎议。” 清 褚人穫
《坚瓠三集·鸱鸮蚯蚓》
:“ 成化 中, 南京 国子监有鴞鸣,祭酒 周洪謨 令监生能捕者放假三月,人目为 鴟鴞公 。”
分類:
鸮鸟
鸟鸣
鸣叫
恶声
《漢語大詞典》:
语关关(語關關)
形容鸟儿鸣叫之声。语本
《诗·周南·关雎》
:“关关雎鳩。” 前蜀
毛文锡
《喜迁莺》
词:“传枝偎叶语关关,飞过綺丛间。” 元
武汉臣
《玉壶春》
第一折:“语关关枝上流鶯囀。”
分類:
鸣叫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