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56,分58页显示  上一页  38  39  40  41  42  44  45  46  4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鸡犬不惊
鸡犬不留
鸡犬不宁
鸡鸣犬吠
鸡犬不闻
鸡鸣起舞
鸡鸣戒旦
鸡濑
鸡栗
鸡零狗碎
鸡盲
鸡猫子喊叫
鸡毛报
鸡毛掸子
鸡毛店
《國語辭典》:鸡犬不惊(雞犬不驚)  拼音:jī quǎn bù jīng
鸡狗都未受到惊扰。比喻军队纪律严明,毫无骚搅。《三国演义》第一五回:「及策军到,并不许一人掳掠,鸡犬不惊,人民皆悦。」《封神演义》第二八回:「一路上父老相迎,鸡犬不惊。」
《國語辭典》:鸡犬不留(雞犬不留)  拼音:jī quǎn bù liú
鸡狗都不留活命。比喻残酷的杀戮或抢劫。《痛史》第六回:「探马报说沿江上下全是元兵,江阴已经失守,常州已经被屠,常州城内鸡犬不留。」
《國語辭典》:鸡犬不宁(雞犬不寧)  拼音:jī quǎn bù níng
连鸡与狗都不得安宁。比喻被严重的骚扰。《野叟曝言》第一二回:「搅得村里人家,鸡犬不宁,夜里都是担惊受怕,睡不著的!」《孽海花》第五回:「朝一个封奏,晚一个密摺,闹得鸡犬不宁。」
《國語辭典》:鸡鸣犬吠(雞鳴犬吠)  拼音:jī míng quǎn fèi
鸡啼狗叫。形容乡野田舍人群聚居的情景。《三国演义》第六○回:「鸡鸣犬吠相闻,市井闾阎不断。」也作「鸡鸣狗吠」。
《國語辭典》:鸡鸣狗吠(雞鳴狗吠)  拼音:jī míng gǒu fèi
鸡啼狗叫。形容乡野田舍人群聚居的情景。《孟子。公孙丑上》:「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三国志。卷一三。魏书。王朗传》:「鸡鸣狗吠,达于四境。」也作「鸡鸣犬吠」。
《漢語大詞典》:鸡犬不闻(雞犬不聞)
形容极为荒凉冷僻。《水浒传》第一○九回:“凡衝要通衢大路,都没一个人烟,静悄悄地,鸡犬不闻,就要一滴水,也没喝处,那讨酒食来?”
《漢語大詞典》:鸡鸣起舞(雞鳴起舞)
指胸怀大志、及时奋发的豪壮气概。 宋 韩元吉 《薄幸》词:“都莫问功名事,白髮渐星星如许。任鸡鸣起舞,乡关何在。凭高目尽孤鸿去。”参见“ 闻鸡起舞 ”。
《國語辭典》:闻鸡起舞(聞雞起舞)  拼音:wén jī qǐ wǔ
晋代祖逖,半夜闻鸡啼,立即起床操练武艺的故事。典出《晋书。卷六二。祖逖传》。后用以比喻及时奋起行动。《旧唐书。卷一二九。韩滉传》:「今见播逐,恐失人心,人心一摇,则有闻鸡起舞者矣。」金。元好问木兰花慢。对西上摇落〉词:「不用闻鸡起舞,且须乘月登楼。」
《漢語大詞典》:鸡鸣戒旦(雞鳴戒旦)
怕失晓而耽误正事,天没亮就起身。语本诗·齐风·鸡鸣序:“《鸡鸣》,思贤妃也。 哀公 荒淫怠慢,故 陈 贤妃贞女夙夜警戒相成之道焉。”晋书·文苑传·赵至:“鸡鸣戒旦,则飘尔晨征;日薄西山,则马首靡託。”亦作“ 鸡鸣候旦 ”。 宋 徐铉 《和张先辈见寄》之二:“鸡鸣候旦寧辞晦,松节凌霜几换秋。”
《骈字类编》:鸡濑(鸡濑)
水经注漓水又东南径鸡濑山山带漓水山石色状鸡故山以物象受名
《漢語大詞典》:鸡栗(雞栗)
亦作“鷄栗”。 鸡皮疙瘩。 丁玲 《莎菲女士的日记·一月十二》:“说起来,总是否认有鬼怪的,但鸡栗却不肯因为不信便不出来,寒毛一个个也会竖起的。”
分類:鸡皮疙瘩
《國語辭典》:鸡零狗碎(雞零狗碎)  拼音:jī líng gǒu suì
零碎或琐碎的事物。如:「把鸡零狗碎的东西收拾整齐。」
《漢語大詞典》:鸡盲(雞盲)
亦作“鷄盲”。 夜盲症。俗名鸡宿眼。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鸡盲雀瞽:“今人之目至晚不见者,名曰鸡盲。”《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高风内障歌》:“高风内障号鸡盲,天晚不明天晓光,夜能上视难见下,损亏肝血肾精伤。”《太平天囯故事歌谣选·石达开献计装鸡盲》:“她不相信 李小三 真的患了鸡盲症。”
《漢語大詞典》:鸡猫子喊叫(雞猫子喊叫)
亦作“鷄猫子喊叫”。 方言。谓喧闹之声像鸡和猫那样地喊叫。京剧《法门寺》第一场:“我说 桂儿 啊,外头什么事这么鸡猫子喊叫的啊?”
《漢語大詞典》:鸡毛报(雞毛報)
亦作“鷄毛报”。 紧急投递的报纸。《“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五四--六三”爱国运动大事日录》:“学界、商界所发抵制 日 货传单及鸡毛报等,每日多至数十种。”
《國語辭典》:鸡毛掸子(雞毛撢子)  拼音:jī máo dǎn zi
以鸡毛绑成的掸子,用以清除灰尘。也称为「鸡毛打帚」、「鸡毛帚」。
《國語辭典》:鸡毛店(雞毛店)  拼音:jī máo diàn
旧时供穷人或乞丐避寒所住的客店。店主养鸡卖蛋,并将鸡毛租给旅客当被垫取暖。
《漢語大詞典》:鸡毛房(雞毛房)
旧时一种简陋的小客店。 清 蒋士铨 《鸡毛房》诗:“黄昏万语乞三钱,鸡毛房中买一眠,牛宫豕栅略相似,禾秆黍秸谁与致。”
分類:简陋客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