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槌鲸(槌鲸)  拼音:chuí jīng
动物名。哺乳纲鲸目。体形似海豚,色黑,腹白,头部突出,体长二丈馀,其脂肪可制油,价颇贵重。
《国语辞典》:灰鲸(灰鲸)  拼音:huī jīng
动物名。哺乳纲鲸目灰鲸科。体型细长,最长可达十五公尺左右。全身呈黑色或灰色,有白色斑点和黄色短须。喜于近海生活,多产于鄂霍次克海、白令海等海域。
《国语辞典》:露脊鲸(露脊鲸)  拼音:lù jǐ jīng
动物名。哺乳纲鲸目。因游泳时背脊部常常露出水面而得名。背黑腹白,体侧有云形斑纹,无背鳍,胸鳍在眼后下方。头大,占全身的三分之一,口阔无齿,上颚有薄片形鲸须三百六十馀枚,可以用来过滤入口的食物。也称为「海䲡」、「正鲸」。
《国语辞典》:抹香鲸(抹香鲸)  拼音:mǒ xiāng jīng
动物名。抹香鲸科,为齿鲸中最大的一种。重约六十到八十吨,头大而方,大约占全身长的三分之一,上颚无齿,下颚列生圆锥形的牙齿,喷气孔在头的前端,体色由灰蓝色至黑色,腹部颜色较浅。通常栖息在温带和热带的水域,常成群的生活在一起,以大乌贼、大章鱼之类为食。所产鲸脑油,可用来作蜡烛、软膏及化妆品,其肠内分泌物龙涎香则是名贵的香料。
分类:动物名
《國語辭典》:虎踞鲸吞(虎踞鯨吞)  拼音:hǔ jù jīng tūn
比喻大敌当前,攻势凌厉,状如虎踞,形似鲸吞。《三国演义》第四九回:「江北百万之众,虎踞鲸吞。不争都督如此,倘曹兵一至,如之奈何?」
《韵府拾遗 庚韵》:采鲸(采鲸)
王安石诗:采鲸抗波涛,风作鳞之而。
《國語辭典》:蚕食鲸吞(蠶食鯨吞)  拼音:cán shí jīng tūn
像蚕吃桑叶般的和缓,或像鲸吞食物般的猛烈。比喻不同的侵略并吞方式。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六。滦阳消夏录六》:「汝兄遗二孤侄,汝蚕食鲸吞,几无馀沥。」《黑籍冤魂》第二回:「在乾隆时代,英吉利灭东印度,据孟加剌,渐肆其蚕食鲸吞手段,兼并那东、中、南三印度之地。」
《漢語大詞典》:鳌掷鲸呿(鼇擲鯨呿)
见“ 鼇掷鲸吞 ”。
《漢語大詞典》:鳌掷鲸吞(鼇擲鯨吞)
比喻文辞气势磅礡,跌宕起伏。 明 陈汝元《金莲记·偕计》:“龙浮马负之图,已曾抉奥;鼇掷鲸吞之句,无不深研。”亦作“ 鼇掷鲸呿 ”。 清 宋荦 《漫堂说诗》三:“至於 杜 之海涵地负, 韩 之鼇掷鲸呿,尚有所未逮。”
《漢語大詞典》:鳌掷鲸吞(鼇擲鯨吞)
比喻文辞气势磅礡,跌宕起伏。 明 陈汝元《金莲记·偕计》:“龙浮马负之图,已曾抉奥;鼇掷鲸吞之句,无不深研。”亦作“ 鼇掷鲸呿 ”。 清 宋荦 《漫堂说诗》三:“至於 杜 之海涵地负, 韩 之鼇掷鲸呿,尚有所未逮。”
《分类字锦》:笔海吞鲸(笔海吞鲸)
窦暨述书赋:开元应乾,神武聪明;风骨巨丽,碑版峥嵘。思如泉而吐凤,笔为海而吞鲸。
分类:宸翰
《漢語大詞典》:东海鲸波(東海鯨波)
东海上的汹涌波涛。比喻来自东方的侵略。 高珪 《岳坟感赋》诗:“东海鲸波谁可靖,祗今惜少 岳 家军。”
《分类字锦》:水截鲵鲸(水截鲵鲸)
王粲《刀铭》:陆剸犀兕,水截鲵鲸;君子服之,式章威灵。
分类:
《漢語大詞典》:蛇食鲸吞(蛇食鯨吞)
比喻强者并吞弱者。 隋 薛道衡 《老氏碑》:“天齐地轴之所,蛇食鲸吞; 铜陵 、 玉垒 之区,狼顾鴟跱。”
《漢語大詞典》:鲸波鳄浪
亦作“ 鲸波鼉浪 ”。亦作“ 鲸涛鼉浪 ”。 犹言惊涛骇浪。 清 王韬 《西人重日轻华》:“逮至 明 代, 欧洲 诸国日强,精于驾舟,不惮远涉,往往于鲸波鼉浪中探测新地,以为通商互市之区。” 清 南荃居士 《海侨春传奇·疯诉》:“望鲸波鱷浪连天涌,莽天涯沓沓濛濛。” 梁启超 《覆金山中华会馆书》:“苟其不死也,则如从军者掷身於硝烟弹雨之间,航海者赌命於鲸涛鼉浪之窟,其不死自若也。”
分類:惊涛骇浪
《漢語大詞典》:鲸波怒浪(鯨波怒浪)
犹言惊涛骇浪。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端午龙舟:“ 乾隆 初,上於端午日命内侍习竞渡於 福海 中,皆画船簫鼓,飞龙鷁首,络绎於鲸波怒浪间。”
分類: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