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駢字類編》:濮水
史記樂書:衞靈公之時,將之晉,至于濮水之上舍。夜半時聞鼓琴聲,問左右,皆對曰:不聞。乃召師涓曰:吾聞鼓琴音,問左右,皆不聞。其狀似鬼神,爲我聼而寫之。師涓曰:諾。因端坐援琴,聼而寫之。明日曰:臣得之矣,然未習也,請宿習之。靈公曰:可。因復宿。明日報曰:習矣。即去之晉,見平公。平公置酒於施恵之,臺。酒酣,靈公曰:今者來聞新聲,請奏之。平公曰:可。即令師涓坐師曠旁,援琴鼓之。未終,師曠撫而止之曰:此亡國之聲也,不可聼。平公曰:何道出?師曠曰:師延所作也,與紂爲靡靡之樂。武王伐紂,師延東走,自投濮水之中,故聞此聲,必於濮水之上,先聞此,聲者國削。以莊子。莊子釣於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願 竟内累矣。莊子持竿不顧,曰: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嵗矣,王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寜其死爲留骨而貴乎?寜其生而曵尾于塗中乎?二大夫曰:寜生而曵尾于塗中。莊子曰:往矣,吾將曵尾于塗中 說苑:蘧伯玉使至楚,逢公子晳濮水之上。子晳接草而待曰:敢問上客將何之?蘧伯玉爲之軾車。 水經:河水又東北,逕赤岸固北,而東北注之。又東北過武徳縣東,沁水從之,東至酸棗縣西,濮水東出焉。
又瓠子河出東郡濮陽縣北河東,至濟隂句縣爲新溝。又東北,過廩丘縣,爲濮水。
又明一統志:濮水在開州東南六十里,即莊子垂釣處。
又徐陵徐州刺史侯安都徳政碑:文昭武穆,胙土開蒙,濮水盛其衣簪,滎波分其緒秩 陸雲逸民賦:賔濮水之清淵兮,儀磻溪之一壑。
又瓠子河出東郡濮陽縣北河東,至濟隂句縣爲新溝。又東北,過廩丘縣,爲濮水。
又明一統志:濮水在開州東南六十里,即莊子垂釣處。
又徐陵徐州刺史侯安都徳政碑:文昭武穆,胙土開蒙,濮水盛其衣簪,滎波分其緒秩 陸雲逸民賦:賔濮水之清淵兮,儀磻溪之一壑。
分類:濮水
《國語辭典》:金鱼(金魚) 拼音:jīn yú
《漢語大詞典》:金鱼符(金魚符)
《漢語大詞典》:金鱼袋(金魚袋)
(1).鱼袋的一种。金饰,用以盛放金鱼符。 唐 制,三品以上官员佩金鱼袋。 宋 代无鱼符,官员公服则系鱼袋于带而垂于后,但不复如 唐 之符契。 唐 元稹 《秋分日祭百神文》:“皇帝遣通议大夫行内侍省常侍、赐紫金鱼袋李某,祭于百神之灵。”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释俗》:“近世授观察使者不带金鱼袋。初名臣 钱若水 拜观察使,佩鱼自若,人皆疑而问之。 若水 勌於酬辩,録 唐 故事一番在袖中,人问者,輙示之。”参阅《新唐书·车服志》、《宋史·舆服志五》。
(2).比喻高官显爵。 宋 梅尧臣 《十一日垂拱殿起居闻南捷》:“腰佩金鱼服金带,榻前拜跪称圣皇。” 明 郑若庸 《玉玦记·侵南》:“手中持玉节,腰下佩金鱼,脱却戎服。” 清 唐孙华 《次韵答倪草亭》之二:“逢时休羡金鱼佩,对景思倾药王船。”
(2).比喻高官显爵。 宋 梅尧臣 《十一日垂拱殿起居闻南捷》:“腰佩金鱼服金带,榻前拜跪称圣皇。” 明 郑若庸 《玉玦记·侵南》:“手中持玉节,腰下佩金鱼,脱却戎服。” 清 唐孙华 《次韵答倪草亭》之二:“逢时休羡金鱼佩,对景思倾药王船。”
《漢語大詞典》:石鲫(石鯽)
鲫鱼的一种。 唐 柳宗元 《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有洄在石涧,因伏无所见,多緑青之鱼,多石鯽。”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三·鲫鱼》﹝附录﹞引 苏颂 曰:“ 黔中 一种重唇石鯽鱼,味美,亦鯽之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