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松江鲈鱼(松江鱸魚)
松江 所产的鲈鱼。以四鳃著名,也称四鳃鲈。肉嫩味美。后汉书·方术传下·左慈:“ 操 从容顾众宾客曰:‘今日高会,珍羞略备,所少 吴 松江 鱸鱼耳。’”太平御览卷九三七引 唐 杜宝 《大业拾遗录》:“六年, 吴郡 献 松江 鱸鱼乾膾,鱸鱼肉白如雪,不腥,所谓金虀玉鱠,东南之佳味也。”亦省称“ 松江鱸 ”、“ 松鱸 ”。 金 党怀英 《黄弥守画吴江新霁图》诗:“中流水肥鱼逆上,受网应有 松 鱸鲜。” 清 王士禛 《午食得鲈》诗:“蜃虀鴈醢百不爱,缕鱠爱斫 松江 鱸。”
《分类字锦》:一箸鲈鱼(一箸鲈鱼)
白居易 寄杨六侍郎诗 秋风一箸鲈鱼鲙,张翰摇头唤不回。
分类:匕箸
《国语辞典》:金目鲈(金目鲈)  拼音:jīn mù lú
一种食用鱼。可在淡水或海水中养殖,以海水养殖者肉质较佳。一般以吴郭鱼或杂鱼为饵料喂食之。台湾地区金目鲈养殖业以台中、嘉义、屏东及花莲最为发达。
《分类字锦》:藉藻鲈新(藉藻鲈新)
陆游 初秋诗 堆柈菱熟胭脂角,藉藻鲈新淡墨鳞。
分类:
《國語辭典》:莼羹鲈脍(蓴羹鱸膾)  拼音:chún gēng lú kuài
晋朝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有归隐故里之思。典出《晋书。卷九二。文苑传。张翰传》。比喻归隐之思。宋。辛弃疾沁园春。三径初成〉词:「意倦须还,身閒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也作「莼鲈」。
分類:辞官
《分类字锦》:盘中引鲈(盘中引鲈)
后汉书·左慈传》:左慈字元放,庐江人也。少有神道,尝在司空曹操坐,操从容顾众宾曰:“今日高会,珍羞略备,所少吴松江鲈鱼耳。”元放于下坐应曰:“此可得也。”因求铜盘贮水,以竹竿饵钓于盘中,须臾引一鲈鱼出。操大拊掌笑,会同者皆惊。操曰:“一鱼不周坐席,可更得乎?”放乃更饵钩沉之,须臾复引出,皆长三尺余,生鲜可爱。操使目前脍之,周浃会同者。操又谓曰:“既已得鱼,恨无蜀中生姜耳。”放曰:“亦可得也。”操恐其近即所取曰:“吾前遣人到蜀买锦,可过敕使者增市二端。”语顷即得姜还,并获操使报命。后操使蜀反验问增锦之状及时间早晚,若符契焉。
分类:
《漢語大詞典》:鲈鳢(鱸鱧)
见“ 鱸鲤 ”。
《漢語大詞典》:鲈鲤(鱸鯉)
亦作“ 鱸鱧 ”。 杜父鱼的别名。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土部鱼:“鮒,今俗名土部…… 吴兴 人名此鱼即云鱸鲤,以其质圆而长,与黑蠡相似,而其鳞斑驳又似鱸鱼,故两喻而兼言之也。”
《骈字类编》:鲈茆(鲈茆)
何允泓 咏怀诗 一闻齐张吠,眷言忆鲈茆。
《分类字锦》:不腥
大业拾遗:吴郡献松江鲈鱼乾鲙六瓶,瓶容一斗。作鲙法,须八九月霜下之时,收鲈鱼三尺以下者,作乾鲙,浸渍讫,布裹沥水令尽,散置盘内,取香柔花叶相间细切,和鲙拨令调匀。霜后鲈鱼肉白如雪,不腥,所谓金齑玉鲙,东南之佳味也。紫花碧叶,间以素鲙,亦鲜洁可观。
分类:
《分类字锦》:热鲈(热鲈)
粤志:鲈至夏益肥,故俗有热鲈之语。凡鲈鱼以冬初从江入海,趋咸水以就煖;以夏初从海入江,趋淡水以就凉,渔者必唯其时取之。
分类:
《分类字锦》:小底最佳
杨万里 垂虹亭观打鱼斫鲙诗 鲈鱼小底最为佳,一白双腮是当家。
分类:
《分类字锦》:白质黑章(白质黑章)
格物总论:鹇形类雉翟,白质黑章,尾长三四尺,觜爪纯丹,然亦有青黑者,皆不杂于凡鸟。
杨万里 松江鲈鱼诗 白质黑章三四点,细鳞巨口一双鲜。
分类:杂鸟
《分类字锦》:背点玳斑(背点玳斑)
王恽 食鲈鱼诗 背华点玳斑,或圆或斜方。
分类:
《分类字锦》:橙齑录事(橙齑录事)
毛胜水族加恩令:惟尔红文生卢清臣,销酲引兴鲜鬣之香,宜授橙齑录事,守招贤使者。
分类:
《分类字锦》:从海入江(从海入江)
吴郡志金谷园记谓:鲈鱼常以仲秋从海入江。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