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小浪鱼鳞起


《全唐诗》卷五百七十六〈东郊行〉
斗鸡台下东西道,柳覆班骓蝶萦草。坱霭韶容锁澹愁,青筐叶尽蚕应老【青筐叶尽春蚕老】。绿渚幽香生白蘋【绿渚幽香注白蘋】,差差小浪吹鱼鳞。王孙骑马有归意【王孙骑马有归思】,林彩著空如细尘【林彩空中如细尘】。安得人生各相守【安得一生各相守】,烧船破栈休驰走【烧船破栈休狂走】。世上方应无别离【世上多应无别离】,路傍更长千株柳。
《國語辭典》:鱼鳞(魚鱗)  拼音:yú lín
1.鱼类表皮的组织。为透明角质,由真皮变化而成,排列如覆瓦,可保护鱼身。也称为「鱼鳞儿」。
2.比喻繁密。《史记。卷九二。淮阴侯列传》:「天下初发难也,俊雄豪桀建号壹呼,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鳞杂遝,烟至风起。」宋。苏轼稼说送张琥〉:「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亩之田,寸寸而取之,日夜以望之,锄、耰、铚、艾相寻于其者如鱼鳞,而地力竭矣。」
《漢語大詞典》:鱼鳞衣(魚鱗衣)
如鱼鳞般色彩斑斓之衣。《楚辞·刘向〈九叹·逢纷〉》:“薜荔饰而陆离荐兮,鱼鳞衣而蜺裳。” 王逸 注:“鱼鳞衣,杂五綵为衣,如鳞文也。”
《漢語大詞典》:鱼鳞图(魚鱗圖)
见“ 鱼鳞图册 ”。
《國語辭典》:鱼鳞图册(魚鱗圖冊)  拼音:yú lín tú cè
宋代记载田地形状面积的地籍册。按田亩方圆画图,编以字号,宛如鱼鳞比次,故称为「鱼鳞图册」。也称为「鱼鳞册」。
《漢語大詞典》:鱼鳞天(魚鱗天)
呈现鱼鳞状云的天空。 宋 陆游 《秋日郊居》诗之一:“山雨菲微鸭头水,溪云细薄鱼鳞天。” 元 娄元礼 田家五行·天文:“谚云:‘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漢語大詞典》:鱼鳞册(魚鱗册)
见“ 鱼鳞图册 ”。
《國語辭典》:鱼鳞图册(魚鱗圖冊)  拼音:yú lín tú cè
宋代记载田地形状面积的地籍册。按田亩方圆画图,编以字号,宛如鱼鳞比次,故称为「鱼鳞图册」。也称为「鱼鳞册」。
《漢語大詞典》:鱼鳞云(魚鱗雲)
状如鱼鳞的云。 宋 陆游 《题斋壁》诗之四:“瓜蔓水平芳草岸,鱼鳞云衬夕阳天。” 清 唐孙华 《早秋杂兴》诗之一:“羊角风生时有籟,鱼鳞云起不成峰。”
分類:鱼鳞
《漢語大詞典》:鱼鳞刀(魚鱗刀)
刀鞘以鲨鱼皮为饰的宝刀。一般为帝王所用。语本后汉书·舆服志下:“佩刀,乘舆黄金通身貂错,半鮫鱼鳞,金漆错,雌黄室,五色罽隐室华。诸侯王黄金错,环挟半鮫,黑室。” 唐 卢仝 《感古》诗之二:“王者苟不死,腰下鱼鳞刀。”
《漢語大詞典》:鱼鳞杂袭(魚鱗雜襲)
见“ 鱼鳞杂遝 ”。
《漢語大詞典》:鱼鳞杂遝(魚鱗雜遝)
亦作“ 鱼鳞襍遝 ”。亦作“ 鱼鳞杂袭 ”。 纷杂密集貌。史记·淮阴侯列传:“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鳞襍遝,熛至风起。”《汉书·蒯通传》引此文,作“鱼鳞杂袭”, 颜师古 注曰:“杂袭犹杂沓,言相杂而累积。” 明 张居正 《襄阳府科第题名记》:“若鱼鳞杂遝,云合雾集,文学彬彬,可谓极盛。” 清 管同 《蒯通论》:“夫 秦 自 陈涉 以来,俊雄豪杰,鱼鳞杂袭,飊至而云起。”
分類:纷杂密集
《漢語大詞典》:鱼鳞杂遝(魚鱗雜遝)
亦作“ 鱼鳞襍遝 ”。亦作“ 鱼鳞杂袭 ”。 纷杂密集貌。史记·淮阴侯列传:“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鳞襍遝,熛至风起。”《汉书·蒯通传》引此文,作“鱼鳞杂袭”, 颜师古 注曰:“杂袭犹杂沓,言相杂而累积。” 明 张居正 《襄阳府科第题名记》:“若鱼鳞杂遝,云合雾集,文学彬彬,可谓极盛。” 清 管同 《蒯通论》:“夫 秦 自 陈涉 以来,俊雄豪杰,鱼鳞杂袭,飊至而云起。”
分類:纷杂密集
《漢語大詞典》:鱼鳞图籍(魚鱗圖籍)
见“ 鱼鳞图册 ”。
《國語辭典》:鱼鳞图册(魚鱗圖冊)  拼音:yú lín tú cè
宋代记载田地形状面积的地籍册。按田亩方圆画图,编以字号,宛如鱼鳞比次,故称为「鱼鳞图册」。也称为「鱼鳞册」。
《國語辭典》:鱼鳞图册(魚鱗圖冊)  拼音:yú lín tú cè
宋代记载田地形状面积的地籍册。按田亩方圆画图,编以字号,宛如鱼鳞比次,故称为「鱼鳞图册」。也称为「鱼鳞册」。
《國語辭典》:鱼鳞松(魚鱗松)  拼音:yú lín sōng
植物名。松科云杉属,常绿大乔木。树冠圆锥形,高可达五十公尺,树皮黑褐,鳞甲状,叶扁平,线形,或曲或直,长一至二公分,表面具气孔线,背面无气孔线。雄毬花黄褐色。毬果圆柱形,下垂,长四至九公分,种子具翅。木材可供建筑和制造器具,或做枕木、电线杆等。
《漢語大詞典》:鱼鳞坑(魚鱗坑)
为蓄水或植树而在山坡上开出的一个一个的坑。因排列交错如鱼鳞,故名。 叶圣陶 《日记三抄·内蒙日记》:“望较远处小丘上为鱼鳞坑,云亦皆种苹果树,不知用何物编成‘青年花果山’五大字。”
《漢語大詞典》:鱼鳞陈(魚鱗陳)
即鱼丽阵。汉书·陈汤传:“望见单于城上立五采幡织,数百人披甲乘城,又出百餘骑往来驰城下,步兵百餘人夹门鱼鳞陈,讲习用兵。” 颜师古 注:“言其相接次,形若鱼鳞。”参见“ 鱼丽阵 ”。
《漢語大詞典》:鱼丽阵(魚麗陣)
亦作“ 鱼丽陈 ”。 古代战阵名。左传·桓公五年“为鱼丽之陈” 晋 杜预 注:“《司马法》:‘车战二十五乘为偏。’以车居前,以伍次之,承偏之隙而弥缝闕漏也。五人为伍。此盖鱼丽陈法。” 南朝 梁 吴均 《战城南》诗:“五歷鱼丽阵,三入九重围。”文苑英华卷一九六引作“鱼丽陈”。 唐 贺朝 《从军行》:“鱼丽阵接塞云平,雁翼营通海月明。”《东周列国志》第九回:“ 庄公 ( 郑庄公 )曰:‘鱼丽阵如何?’ 高渠弥 曰:‘甲车二十五乘为偏,甲士五人为伍。每车一偏在前,别用甲士五五二十五人随后,塞其闕漏。车伤一人,伍即补之,有进无退。此阵法极坚极密,难败易胜。’”亦省称“ 鱼丽 ”。文选·张衡〈东京赋〉:“鹅鸛鱼丽,箕张翼舒。” 薛综 注:“鹅鸛、鱼丽,并阵名也。” 唐 张巡 《守睢阳作》:“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 清 顾炎武 《江上》诗:“黄旗既隼张,戈船亦鱼丽。”
分類:战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