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161,分145页显示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多高
奉高
高难
高谢
高揖
高映
亭高
高墉
高迈
高趣
高辛
高哉
高峙
高识
高烛
《高级汉语词典》:多高  拼音:duō gāo
形容很高
《分类字锦》:奉高(奉高)
太康地记:奉高者,以事东岳,帝王禅代之处也。
分类:封禅
《漢語大詞典》:高难
(技巧上)要求高,难度大:他练的武术有许多~动作。
《漢語大詞典》:高谢(高謝)
(1).辞去;辞别。 晋 左思 《魏都赋》:“传业禪祚,高谢万邦。” 南朝 齐 王屮《头陀寺碑文》:“彼岸者,引之於有,则高谢四流,推之於无,则俯弘六度。”
(2).犹归隐。 晋 殷仲文 《解尚书表》:“退不能辞粟 首阳 ,拂衣高谢。” 唐 司空图 《携仙箓》诗之六:“应知谈笑还高谢,别就沧洲赞上仙。”
(3).推辞。晋书·孙愉孔汪等传论:“ 愉 高谢百万之貲,辞荣数亩之宅,弘止足之分,有廉让之风者矣。”
《漢語大詞典》:高揖
双手抱拳高举过头作揖。古代作为辞别时的礼节。孔丛子·儒服:“ 子高 游 赵 , 平原君 客有 邹文 、 季节 者与 子高 相友善。及将还 鲁 ,故人诀既毕, 文节 送行,三宿临别, 文节 流涕交颐, 子高 徒抗手而已,分背就路。其徒问曰:‘先生与彼二子善,彼有恋恋之心,未知后会何期,悽愴流涕,而先生厉声高揖,无乃非亲亲之谓乎?’”后亦指辞谢告退。 南朝 宋 谢灵运 《述祖德诗》之二:“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里。” 唐 韩愈 《通解》:“﹝ 许由 ﹞迺脱屣其九州,高揖而辞 尧 。” 王闿运 《常公神道碑》:“酌泉明志,高揖 夷 齐 。”
《骈字类编》:高映(高映)
唐 韦庄 长安清明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鞦韆。
《骈字类编》:亭高(亭高)
唐 岑参 早秋与诸子登虢州西亭观眺 亭高出鸟外,客到与云齐。
唐 司空图 杂题九首 其五 宴罢论诗久,亭高拜表频。
《骈字类编》:高墉(高墉)
唐 无可 寄题庐山二林寺 岚光生叠砌,霞焰发高墉。
《國語辭典》:高迈(高邁)  拼音:gāo mài
1.年老、老迈。《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二出》:「不幸家父先亡,堂上止有萱亲,年纪高迈。」《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我叨长尊翁多年,又同为刺史之职,年华高迈子息全无。」
2.超越群伦。《晋书。卷三五。裴秀传》:「楷风神高迈,容仪俊爽。」《晋书。卷八○。王羲之传》:「少有盛名,而高迈不羁,虽闲居终日,容止不怠,风流为一时之冠。」
《漢語大詞典》:高趣
高雅的志趣。宋书·隐逸传·陶潜:“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唐 郑谷 《次韵和王驾校书结绶见寄之什》:“梦见君高趣,天凉自浇园。” 宋 梅尧臣 《和扬州许待制竹拄杖》:“倚以为高趣,持之见素风。”
分類:高雅志趣
《漢語大詞典》:高辛
帝喾 初受封于 辛 ,后即帝位,号 高辛氏 。《楚辞·离骚》:“凤皇既受詒兮,恐 高辛 之先我。” 宋 陈岩肖 《庚溪诗话》卷下:“輦路归来闻好语,共惊 尧 顙类 高辛 。”参阅史记·五帝本纪
《骈字类编》:高哉(高哉)
唐 李白 蜀道难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漢語大詞典》:高峙
(1).高高耸立。 晋 潘岳 《闲居赋》:“浮梁黝以径度, 灵臺 杰其高峙。”
(2).比喻出类拔萃。 汉 蔡邕 《郭有道碑文》:“翔区外以舒翼,超天衢以高峙。” 汉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近 魏叔英 秀出高峙,著名海内。”世说新语·赏誉“若 周子居 者” 刘孝标 注引 晋 周斐 《汝南先贤传》:“ 周乘 ,字 子居 , 汝南 安城 人,天资聪明,高峙岳立。” 宋 苏辙 《次韵子瞻感旧见寄》:“君才最高峙,鹤行鸡羣中。”
《漢語大詞典》:高识(高識)
(1).高明的见识。晋书·谢鲲传:“ 鯤 少知名,通简有高识,不修威仪,好《老》。”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二:“ 卢多逊 父有高识。” 清 梅曾亮 《上某公书》:“伏计盛暑就道,明公高识远度,必能坦然。”
(2).指见识高明的人。三国志·魏志·锺会传“ 会 弱冠与 山阳 王弼 并知名”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 弼 之卒也, 晋景王 闻之,嗟叹者累日,其为高识所惜如此。” 宋 秦观 《赠蹇法师翊之》诗:“天都九经纬,人物如纺绩。岂无仙圣游,但未见高识。”
《漢語大詞典》:高烛(高燭)
(1).特长的蜡烛。 宋 苏轼 《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红楼梦第五三回:“一路正门大开,两边阶下一色朱红大高烛,点的两条金龙一般。”
(2).高高映照。 闻一多 《神话与诗·说舞》:“响应着他们的热狂的,是那高烛云空的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