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宦官。崇祯时为内侍,有知兵之名。崇祯五年,督诸将讨叛将孔有德。次年,克登州。九年,命为总监御清兵,懦怯不敢战,惟割死人首冒功。十一年,清兵再入关,起潜与兵部尚书杨嗣昌主和,致宣大总督卢象升孤军无援,苦战死。十七年,李自成攻京师,奉命监宁、前诸军,中道弃关走。福王时,召为京营提督,后降于清。

人物简介

简介
字伯高,江苏江阴人。邑诸生,博闻强识,工古文词。清兵至时,不屈而死。撰有《读书志》、《阳羡茗壶系》等,中国早期茶学、佛学、紫砂三界专业评论家。日常爱好收藏、书法和品茶论道。
《漢語大詞典》:高阜
(1).高的土山。吕氏春秋·爱类:“ 河 出 孟门 ,大溢逆流,无有丘陵沃衍、平原高阜,尽皆灭之,名曰鸿水。”旧五代史·汉书·高祖纪下:“丙午,詔都部署 高行周 督众攻城,帝登高阜以观之。” 清 王苏 《坐大楼》诗:“奴子一挥手,礮声响高阜。”
(2).犹高起。《三国演义》第一○七回:“此城山势高阜,必然水少,须出城取水,若断其上流, 蜀 兵皆渴死矣。”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行军总要》:“即在自己所紥之衙门附近选一高阜地方,或在屋顶上,令人坐立。”
分類:高起土山
《漢語大詞典》:隆高
(1).高起;凸起。释名·释丘:“如陼者曰陼丘,形似水中之高地,隆高而广也。”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五:“堂后地形隆高。夏夜纳凉,忽闻丝竹之声。”
(2).高超。荀子·仲尼:“彼非本政教也,非致隆高也,非綦文理也。” 章炳麟 《与人论文书》:“世有辞言袭常,而不善故训,不綦文理,不致隆高者,然亦自有友纪,窕儇侧媚之辞,薄之则必在绳之外矣,是能俗者也。”
《漢語大詞典》:坌起
(1).飞起;扬起。 唐 高彦休 唐阙史·丁约解剑:“日已晡矣,风埃坌起,夜中雨果大澍。”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驻札大臣原始:“马蹄驼蹟所过,尘埃坌起涨天。”
(2).指高起,突起。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三:“其崖黄石坚緻,笔画深劲;惟后幅七八行有石理坌起处自右斜向左,石工祗就平正处刻之。”
《國語辭典》:凸出  拼音:tú chū
高突出来。如:「爸爸将椅子上凸出的钉子拔掉,以免刺伤人。」
《國語辭典》:凸起  拼音:tú qǐ
鼓起来。如:「凸起的地面」。
《漢語大詞典》:嶒嶝
高起。 臧克家 《自己的写照》诗:“一声问安定住了祖父,停一刻,眼睛才开始从嶒嶝的骨锋上,去想当年那一副面庞。”
分類: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