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91,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崔嵬
嵯峨
突兀
森森
偃蹇
嶙峋
云树
参天
云台
云门
孤峰
魏阙
兀兀
悬崖
高节
《國語辭典》:崔嵬  拼音:cuī wéi
1.崎岖不平的山。亦泛指高山。《诗经。周南。卷耳》:「陟彼崔嵬,我马虺隤。」宋。辛弃疾沁园春。有美人兮〉词:「觉来西望崔嵬,更上有青枫下有溪。」
2.高峻、高大的样子。唐。李白 蜀道难:「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杜甫古柏行〉:「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也作「磪嵬」。
3.比喻心中不平。宋。黄庭坚次韵子瞻武昌西山〉诗:「平生四海苏太史,酒浇不下胸崔嵬。」
《國語辭典》:嵯峨  拼音:cuó é
山势高峻的样子。《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于是乎崇山巃嵷,崔巍嵯峨。」《初刻拍案惊奇》卷七:「蛇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
《國語辭典》:突兀  拼音:tú wù
1.高耸的样子。唐。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须臾静扫众峰出,仰见突兀撑青空。」
2.唐突意外。《文明小史》第二五回:「当下公民忽说出那句突兀的话来,大家惊问所以。」
《國語辭典》:森森  拼音:sēn sēn
1.树木茂盛的样子。《文选。潘岳。怀旧赋》:「坟垒垒而接垄,柏森森以攒植。」唐。杜甫 蜀相诗:「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2.战慄的样子。《董西厢》卷二:「为首强人英武,见了早森森地怯惧。」
3.阴森寒冷的样子。如:「寒风森森的吹,怪可怕的。」
4.众多的样子。《文选。张协。杂诗一○首之四》:「翳翳结繁云,森森散雨足。」
《國語辭典》:偃蹇  拼音:yǎn jiǎn
1.傲慢。《左传。哀公六年》:「彼皆偃蹇,将弃子之命。」明。凌濛初《红拂记》第二出:「则见他取角枕欹斜卧倒。更半支颐偃蹇频瞧。」
2.高立的样子。《楚辞。屈原。离骚》:「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文选。枚乘。七发》:「旌旗偃蹇,羽毛肃纷。」
3.屈曲。《淮南子。本经》:「偃蹇寥纠,曲成文章。」《初刻拍案惊奇》卷七:「蛇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
4.安卧。《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我力能族人,蔡邕遂偃蹇者,不旋踵矣。」
5.困顿、失志。《聊斋志异。卷三。连城》:「少负才名,年二十馀,犹偃蹇。」
《國語辭典》:嶙峋  拼音:lín xún
1.形容山石奇兀耸峭的样子。唐。独孤及 招北客文:「其北则有剑山巉巉,天凿之门,二壁谽岈,高岸嶙峋。」清。严复甲辰出都呈同里诸公〉诗:「东行欲尽未尽时,盘薄嶙峋作奇怪。」
2.形容人体清瘦露骨的样子。如:「瘦骨嶙峋」。唐。杜甫 天狗赋:「夫何天狗嶙峋兮气独神秀,色似狻猊,小如猿狖。」
3.形容为人刚毅正直。如:「文天祥风骨嶙峋,其至死不屈的节操传诵千古。」明。许三阶《节侠记》第一九出:「他少年磊落,直节嶙峋,又好结交豪杰,以此人都忌他,我却重他。」
《漢語大詞典》:云树(雲樹)
(1).云和树。 南朝 梁 刘孝威 《和皇太子春林晚雨》:“云树交为密,雨日共成虹。” 唐 王维 《送崔兴宗》诗:“塞迥山河浄,天长云树微。” 明 刘基 《梅花引》词:“晚云凝,晚烟横,烟草茫茫云树平。”
(2).高耸入云的树木。 唐 崔橹 《华清宫》诗之一:“草遮回磴絶鸣鑾,云树深深碧殿寒。” 明 文徵明 《金山寺待月》诗:“鱼龙深夜浮光怪,云树遥空带渺茫。” 戴望舒 《夜蛾》诗:“飞越关山,飞越云树。”
(3).比喻朋友阔别远隔。 唐 白居易 《早春西湖闲游怅然兴怀寄微之》诗:“云树分三驛,烟波限一津。翻嗟寸步隔,却厌尺书频。” 明 高启 《读周记室〈荆南集〉》诗:“生别犹疑不再逢, 楚 天云树隔重重。” 清 钮琇 觚賸续编·英雄举动:“但念 吴 头 楚 尾,云树为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军次实录》:“﹝众天将天兵﹞依依敬别,因吟以劝慰之:‘离别深情世罕抛,关心云树及河桥。’”参见“ 云树之思 ”。
《漢語大詞典》:云树之思(雲樹之思)
杜甫 《春日忆李白》:“ 渭 北春天树, 江 东日暮云。”后用“云树之思”比喻朋友阔别后的相思之情。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六章:“数载阔别,常怀云树之思;今日邂逅相逢,快何如之。”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六章:“与兄上次握别,弹指三年,不胜云树之思。”
《國語辭典》:参天(參天)  拼音:cān tiān
1.高出天际。唐。杜甫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树木参天,草莱遍地。」
2.德与天相配。语本《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漢語大詞典》:云台(雲臺)
(1).高耸入云的台阁。《淮南子·俶真训》:“云臺之高,堕者折脊碎脑,而蟁蝱适足以翱翔。” 晋 郭璞 《客傲》:“夫欣黎黄之音者,不顰蟪蛄之吟;豁云臺之观者,必閟带索之欢。” 唐 王勃 《七夕赋》:“君王廼驭风殿而长怀,俯云臺而自矫。” 宋 张辑 《洞仙歌·代寿张辰川》词:“问因何五马,踏月云臺。秋色里,却赏烟霞袖手。”
(2). 汉 宫中高台名。 汉光武帝 时,用作召集群臣议事之所,后用以借指朝廷。 南朝 梁 沈约 《为武帝与谢朏敕》:“今方復引领 云臺 ,虚己 宣室 。” 唐 高适 《宋中遇刘书记有别》诗:“白身謁明主,待詔登 云臺 。” 宋 范成大 《寄赠泉石使李元直入觐》诗:“诸公上 云臺 ,一叶渺 湘浦 。”
(3). 汉 宫中高台名。 汉明帝 时因追念前世功臣,图画 邓禹 等二十八将于 南宫云台 ,后用以泛指纪念功臣名将之所。 唐 杜牧 《少年行》:“捷报 云臺 贺,公卿拜寿巵。” 清 洪升 《长生殿·剿寇》:“拥大将,气雄哉,合图画上 云臺 。”
(4).山名。在 陕西省 华阴县 境。即 西岳 华山 的北峰。古代隐者和道家多居于此。 唐 李白 《古风》之十九:“邀我登 云臺 ,高揖 卫叔卿 。” 王琦 注引 慎蒙 《名山记》:“ 云臺峯 在 太华山 东北。” 清 厉鹗 《严朗屋写小像为杜子春事索题》诗之二:“ 云臺峯 顶约驂鸞,杞犬芝童觅最难。”
(5).山名。在 四川省 苍溪县 东南,接 阆中县 界。一名 天柱山 。
(6).山名。在 江苏省 连云港市 境内。原为海中小岛,称 郁洲 , 明 代始与大陆相连。山上有水帘洞遗迹。 李希凡 《云台小记》:“ 云台山 屹立在 黄海 之滨……所谓‘花果山’者,只是 云台 一百多个山头中的一陵。”
(7).道观名。 唐 李商隐 《送从翁从东川弘农尚书幕》诗:“ 锦里 差隣接, 云臺 闭寂寥。” 冯浩 笺注:“所谓 云臺观 也。” 宋 刘克庄 《水龙吟·己亥自寿》词之二:“愿 云臺 任满,又还因任,赛 汾阳 考。”
《國語辭典》:云门(雲門)  拼音:yún mén
1.黄帝之乐,六乐之一。《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
2.闸门。《文选。左思。蜀都赋》:「指渠口以为云门,洒滮池而为陆泽。」
《漢語大詞典》:云门宗(雲門宗)
中国 佛教禅宗南宗五家之一。 五代 文偃 (公元864-949年)创建于 韶州 云门山 (今 广东省 乳源瑶族自治县 北),故名。在 北宋 与临济宗并盛,至 南宋 时衰落不传。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二节:“南宗大师云门宗创始人 文偃 作《北邙行》,不像 遗则 那样自称吾知之矣。”
《漢語大詞典》:孤峰
(1).孤立高耸的山峰。 南朝 梁 吴均 《与顾章书》:“森壁争霞,孤峯限日,幽岫含云,深谿蓄翠。” 唐 张说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诗:“ 巴陵 一望 洞庭 秋,日见孤峯水上浮。”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文章》:“ 富嘉謩 之文,如孤峯絶岸,壁立万仞,丛云鬱兴,震雷俱发,诚可畏乎。” 宋 杨万里 《过谢家湾》诗:“近岭已看看远峯,连峯不爱爱孤峯。”
(2).孤高,高洁。 清 张其淦 《明代千遗民诗咏·陈五鼎》:“ 耳臣 性狷介,薇蕨寻孤峯,不争鸡鶩食,却喜鸿雁通。”
《國語辭典》:魏阙(魏闕)  拼音:wèi què
古代宫门外的阙门,为悬示法令的地方。后亦作为朝廷的代称。《庄子。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幼学琼林。卷三。宫室类》:「书室曰芸窗,朝廷曰魏阙。」
《國語辭典》:兀兀  拼音:wù wù
1.高耸矗立的样子。唐。杨乘南徐春日怀古〉诗:「兴亡山兀兀,今古水浑浑。」明。朱权《荆钗记》第一九出:「巍巍驾海紫金梁,兀兀擎天碧玉柱。」
2.依然。金。元好问雁门道中书所见〉诗:「金城留旬浃,兀兀醉歌舞。」
3.劳苦不息的样子。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國語辭典》:悬崖(懸崖)  拼音:xuán yá
高耸而陡直的山崖。唐。杜甫 山寺诗:「乱石通人过,悬崖置屋牢。」《初刻拍案惊奇》卷四:「程公欲观剑,可试为之。就此悬崖旋制便了。」
《國語辭典》:高节(高節)  拼音:gāo jié
高尚的节操。《史记。卷八三。鲁仲连邹阳传》:「好奇伟俶傥之画策,而不肯仕宦任职,好持高节。游于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