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耆寿(耆壽)
(1).年高德劭者。亦泛指老寿之人。《书·文侯之命》:“即我御事,罔或耆寿,俊在厥服,予则罔克。” 孔 传:“即我治事之臣,无有耆宿寿考俊德在其服位,我则材劣无能之致。” 唐 刘禹锡 《代谢冬衣表》:“中使 王国清 至,伏奉圣旨,慰劳臣及将佐、官吏、僧道、耆寿、百姓等。” 明 宋濂 《送和赞善北归养母诗序》:“耆寿之朋,簪缨之儔,闻 希文 之归,必行斝授餼,委曲相问劳。” 清 龚自珍 《明良论三》:“虽有耆寿之德,老成之典型,亦足以示新进。”
(2).高寿。 宋 王明清 《挥麈前录》卷二:“国朝宰相享耆寿者: 宋惠安 八十、 张邓公 八十六、 陈文惠 八十二。” 清 姚椿 《〈乔处士遗集〉序》:“侍御享耆寿,年至八十七乃终。”
(2).高寿。 宋 王明清 《挥麈前录》卷二:“国朝宰相享耆寿者: 宋惠安 八十、 张邓公 八十六、 陈文惠 八十二。” 清 姚椿 《〈乔处士遗集〉序》:“侍御享耆寿,年至八十七乃终。”
《漢語大詞典》:黄发期(黄髮期)
谓高寿。《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王其爱玉体,俱享黄髮期。” 张铣 注:“黄髮期,谓寿考也。” 唐 李白 《江西送友人之罗浮》诗:“畴昔紫芳意,已过黄髮期。” 清 唐孙华 《读柳诗》诗:“不如 刘宾客 ,收荣黄髮期。”
分類:高寿
《漢語大詞典》:耋耄
高寿。《晋书·李重传》:“臣访 冲 州邑,言其虽年近耋耄,而志气克壮;耽道穷藪,老而弥新。” 宋 叶适 《忠翊郎武学蔡君墓志铭》:“不尽年可戚嗟兮,儻耋耄渠不为之欢欣!” 清 刘大櫆 《程太夫人寿序》:“八十、九十者所在多有,惟无德以堪之,则虽有耋耄期颐之寿,与朝菌不殊也。”
分類:高寿
《國語辭典》:有年 拼音:yǒu nián
1.丰年。《诗经。小雅。甫田》:「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唐。包何 和程员外春日东郊即事诗:「郎官休浣怜迟日,野老欢娱为有年。」
2.多年、数年。晋。陶渊明〈移居〉诗二首之一:「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唐。元稹 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予与公更相知善有年矣。」
2.多年、数年。晋。陶渊明〈移居〉诗二首之一:「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唐。元稹 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予与公更相知善有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