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97 【介绍】: 隋时高丽国国王。北周武帝末尝遣使朝贡,拜辽东王。入隋,复遣使诣阙,文帝改封为高丽王,自此岁贡不绝。及隋平陈后,汤怀忧惧,乃治兵积谷为拒守计。开皇十七年,为文帝诏责,上表谢,寻病卒。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失名,生卒年无考。高丽(今朝鲜)使者。于晚唐使华,《全唐诗》存与贾岛联句1首,出自《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一九。
王建 朝代:唐末至五代

人物简介

简介
即高丽太祖,字若天,新罗松岳郡(今朝鲜开城)人,生逢朝鲜半岛“后三国”乱世,二十岁时投奔弓裔,率水陆军队攻城略地,成为弓裔麾下爱将,官至弓裔泰封政权的广评侍中(首相)。政开五年(918年)受“四骑将”(洪儒、裴玄庆、申崇谦、卜智谦)推戴,取代弓裔,登上王位,国号高丽,年号天授。天授十六年(933年)接受后唐册封为“高丽国王”。清泰二年(935年)合并新罗,清泰三年(936年)灭后百济,统一了朝鲜半岛清川江以南区域。
全唐文·卷一千
建字若天。松岳郡人。大顺景福间。新罗政衰。弓裔据高句丽之地。国号泰封。建事裔为侍中。梁贞明四年。逐裔自立。后唐长兴中册为大义军使特进检校太保使持节元菟州都督上柱国高丽王。晋天福六年加授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开运二年卒。
王昭 朝代:唐末宋初

人物简介

简介
字日华,高丽王朝第四任君主(949年—975年在位)。他是高丽太祖王建第四子、高丽惠宗王武、高丽定宗王尧之弟。乾祐二年(949年)受禅即位,广顺三年(953年)被后周册封为高丽国王。他在位时致力于强化王权,颁布奴婢按检法,实行科举制度,制定百官公服,并使用独立的年号,甚至可能自称皇帝。在位后期为政苛酷,鼓励告密,大兴冤狱,屠戮功臣。同时崇尚佛教,创建归法寺等多处庙宇。死后庙号光宗,谥号大成,葬于宪陵。

人物简介

简介
王治(960年—997年),字温古,高丽王朝第六任君主(981年—997年在位)。他是高丽太祖王建之孙,戴宗王旭次子,早年受封开宁君,太平兴国六年(981年)继承堂兄景宗王胄之位,被宋朝册封为高丽国王。

人物简介

简介
即高丽宣宗。高丽顺宗元年(1083)即位,是为宣宗,在位十一年。宣宗生活的时代,高丽处在辽、宋争斗的夹缝之中,一方面备受辽国的凌辱,被迫称臣纳币,奉辽国年号,另一方面又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与北宋朝廷通使,接受宋文化的菁华,故政治局势异常蹙迫,政治作为非常有限。存词一首,此词极写流泻于眼、心、唇、齿间的“现世欢愉”,又多了些许北宋小令词特有的“看破”与“豁达”的人生况味。

人物简介

简介
王俣(1079年—1122年),高丽王朝第16任君主(1105年—1122年在位)。字世民,是高丽肃宗之子,1100年被立为王太子,1105年继承王位,1108年获辽朝册封为高丽国王。即位两年后派尹瓘、吴延宠征伐女真,修筑东北九城,先胜后败,1109年将九城归还女真。后在辽金战争期间拖延辽朝的出兵援助要求,并趁机夺取保州,改 名义州,使高丽疆域抵达鸭绿江。任内还强化对宋邦交,从宋朝引进道教,建立道观福源宫。王俣以崇儒好文著称,他改革学校制度,自己也热衷文学创作,有《睿宗唱和集》刊行于世(今亡佚)。死后庙号睿宗,谥号文孝,葬于裕陵。
《国语辞典》:胖高丽(胖高丽)  拼音:pàng gāo li
元代贵族喜用高丽来的女仆,因此以「胖高丽」作为女仆的代称。元。杨显之《酷寒亭》第三折:「论清閒压尽鸣珂,又无那胖高丽去往迎来。」
《漢語大詞典》:桴京
古代 高丽 人对家中小仓库之称。三国志·魏志·高句丽传:“国中邑落……无大仓库,家家自有小仓,名之为桴京。”
《漢語大詞典》:高丽伎(高麗伎)
隋 时七部乐之一。采用 高丽 乐曲,配以十四种乐器,由十八人演奏。隋书·音乐志下:“始 开皇 初定令,置《七部乐》:一曰《国伎》,二曰《清商伎》,三曰《高丽伎》,四曰《天竺伎》,五曰《安国伎》,六曰《龟兹伎》,七曰《文康伎》。”新唐书·礼乐志十一:“ 高祖 即位,仍 隋 制设九部乐……《高丽伎》,有弹筝、搊筝、凤首箜篌、卧箜篌、竪箜篌、琵琶。”
《漢語大詞典》:海东通宝(海東通寶)
宋 时 高丽 铸造的钱币。宋史·外国传三·高丽:“ 崇寧 后,始学鼓铸,有‘海东通宝’、‘重宝’、‘三韩通宝’三种钱,然其俗不便也。”
《漢語大詞典》:扃堂
唐 时 高丽 民间所设的学校。旧唐书·东夷传·高丽:“俗爱书籍,至於衡门廝养之家,各於街衢造大屋,谓之扃堂,子弟未婚之前,昼夜於此读书习射。”
《漢語大詞典》:蛮笺象管(蠻箋象管,蠻牋象管)
高丽 或 蜀 地所产的纸与象牙管的笔。泛指名贵的纸笔。 五代 刘兼 《春宴河亭》诗:“蛮笺象管休凝思,且放春心入醉乡。”亦作“ 蛮牋象管 ”。 唐 罗隐 《清溪江令公宅》诗:“蛮牋象管夜深时,曾赋 陈 宫第一诗。” 宋 李彭老 《踏莎行·题草窗十拟后》词:“蛮牋象管写新声,几番曾试琼壶觖。”
分類:高丽象牙
《漢語大詞典》:丽藏(麗藏)
高丽 版《大藏经》。 章炳麟 《频伽精舍校刊〈大藏经〉序》:“故书文字参错,主以丽藏,记其异同,校讎之功备矣。”
分類:高丽
高丽藏
【佛学大辞典】
(杂名)高丽国彫刻之大藏经也。又称丽藏,高丽本,丽本或鲜本。案高丽藏经,如前后凡有三幅:一、显宗二年为退治契丹兵之难发愿而刻者。二、为文宗朝所刻者。三为高宗二十四年为蒙兵退散祈愿而刻者。显宗之板本,据义天之诸宗教藏雕印疏所言,为五千轴。藏于符仁寺。高宗二十年,为蒙兵所焚。文宗之刻本,雕造之年次不详。据诸宗教藏雕印疏言「文考乃镌千万颂之契经。」又寄日本诸法师求教藏疏言「其开元释教录,智升所撰。贞元续开元释教录,圆照所撰。两本所收之经律论等,洎大宋新翻之经论,总六千来卷,并已雕镂施行。」可略知其卷数。高宗之板本,自二十四年至三十八年,凡阅十六年而刻成。今朝鲜海印寺所藏之经板,即此本也。当勘校之任者为开泰僧统守其,对照宋本契丹本等,校合同异,实为善本。其卷帙总为大乘经五百二十一部,二千一百六十四卷。大乘律二十六部,五十三卷。大乘论九十七部,五百二十四卷。小乘经二百四十部,六百十四卷。小乘律五十四部,四百三十九卷。小乘论三十六部,七百○二卷。西土圣贤集六十八部,一百八十六卷。此土撰述四十部,三百六十三卷。续入四百三十九部,一千五百四十四卷。总计六百三十九函,一千五百二十一部,六千五百八十九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