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27,分76页显示  上一页  66  67  68  69  70  72  73  74  7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筋骨人
金丹换骨
毛骨珊珊
毛骨悚然
毛骨耸然
毛骨竦然
眉棱骨
眉骨隆起
没骨头
没脊骨
蚂蚁啃骨头
马骨溲种
抹骨牌
铭肤镂骨
铭肌镂骨
《漢語大詞典》:筋骨人
瘦而身子骨结实的人。 沙汀 《堰沟边》:“这两个孩子外表都像父亲,瘦长长的,是所谓筋骨人。”
分類:结实
《漢語大詞典》:金丹换骨
喻诗人创作进入了造诣极深的顿悟境界。 宋 陆游 《夜吟》诗:“六十餘年妄学诗,工夫深处独心知。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 钱仲联 校注:“金丹换骨云者,盖以喻学诗工夫由渐修而入顿悟之境界。”
《分类字锦》:毛骨珊珊
宋无 鹤诗 毛骨珊珊白雪清,千年世上顶丹成。
分类:
《國語辭典》:毛骨悚然  拼音:máo gǔ sǒng rán
形容极端惊惧害怕。《西游记》第一○回:「龙王见说,心惊胆战,毛骨悚然。」《儒林外史》第二五回:「几句说的两个书办毛骨悚然,一场没趣,扯了一个淡,罢了。」也作「毛骨竦然」、「毛骨耸然」、「毛发悚然」。
《國語辭典》:毛骨耸然(毛骨聳然)  拼音:máo gǔ sǒng rán
形容极端惊怕。《西游记》第三七回:「唐僧见说是鬼,諕得觔力酥软,毛骨耸然。」《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行修听罢,毛骨耸然,惊出一身冷汗。」也作「毛骨悚然」。
《國語辭典》:毛骨竦然  拼音:máo gǔ sǒng rán
形容害怕战慄。《精忠岳传》第六五回:「忽然一阵阴风,将灯球火把,尽皆吹灭。众军士毛骨竦然,乌天黑地,那里去捞得,却往四下里去寻火。」也作「毛骨悚然」。
《國語辭典》:眉棱骨  拼音:méi léng gǔ
眉毛生长部位的骨头。
分類:眉毛骨头
《分类字锦》:眉骨隆起
《隋书・炀帝纪》,开皇元年,立为晋王,高祖密令善相者来和遍视诸子,和曰:“晋王眉上双骨隆起,贵不可言”。
分类:相术
《國語辭典》:没骨头(沒骨頭)  拼音:méi gú tou
1.没有志气、骨气。如:「早知他这样没骨头,就不会发生这种事了。」也作「没骨气」。
2.骂人的话。形容人站、坐时,身体不雅的倚瘫在他物上。如:「你这没骨头的,坐也没个坐样。」
分類:有骨气
《國語辭典》:没脊骨(沒脊骨)  拼音:méi jí gǔ
不正经、没规矩。《西游记》第三六回:「这个和尚,比那个和尚不同,生得恶躁、没脊骨。」《儒林外史》第二一回:「恐怕这厮知识开了,在外没脊骨钻狗洞。」也作「没脊梁」。
《國語辭典》:蚂蚁啃骨头(螞蟻啃骨頭)  拼音:mǎ yǐ kěn gǔ tou
比喻做事的艰难辛苦。如:「这件浩大的工程,做起来真是蚂蚁啃骨头,有得拼哩!」
《分类字锦》:马骨溲种(马骨溲种)
齐民要术》:汜胜之书曰:“取马骨剉一石,以水三石煮之三沸,漉去滓,以汁渍附子五枚三四日,去附子,以汁和蚕矢羊矢各等分,挠令泂洞如稠粥。先种二十日时以溲种如麦饭状,当天旱燥时溲之,立乾薄布数挠令易乾。明日复溲,天阴雨则勿溲。六七溲而止,辄曝谨藏,勿令复湿。至可种时,以馀汁溲而种之,则禾稼不蝗虫无。马骨亦可用。雪汁雪汁者五榖之精也,使稼耐旱。常以冬藏雪汁器盛埋于地中。治种如此,则收常倍。”
分类:耕穫
《漢語大詞典》:抹骨牌
用骨牌娱乐或赌博。抹牌的一种。红楼梦第二八回:“老太太要抹骨牌,正没人,你抹骨牌去罢。”
《漢語大詞典》:铭肤镂骨(銘膚鏤骨)
同“ 铭心鏤骨 ”。 唐 令狐楚 《代李仆射谢男赐绯鱼袋表》:“铭肤鏤骨,不敢殞坠。”
《國語辭典》:铭肌镂骨(銘肌鏤骨)  拼音:míng jī lòu gǔ
比喻深深感激,永志难忘。北齐。颜推之《颜氏家训。序致》:「追思平昔之指,铭肌镂骨,非徒古书之诫,经目过耳也。」也作「刻骨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