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27,分76页显示  上一页  64  65  66  67  68  70  71  72  7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镌骨铭心
刊心刻骨
聚骨扇
距骨
剌骨
癞骨顽皮
赖骨顽皮
赖皮赖骨
劳筋苦骨
劳什骨子
刻骨崩心
刻骨镂心
刻骨铭心
刻肌刻骨
髋骨
《漢語大詞典》:镌骨铭心(鐫骨銘心)
亦作“鎸骨铭心”。 谓牢牢记在心上。 李大钊 《国民之薪胆》:“吾国对 日 关係之痛史,宜鎸骨铭心,纪其深仇大辱者,有三事焉:曰甲午,曰甲辰,曰甲寅。”
《漢語大詞典》:刊心刻骨
谓印象深刻,令人难忘。 闻一多 《邓以蛰〈诗与历史〉题记》:“作者一向在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并不多,但是没有一篇不诘屈聱牙……也没有一篇不刊心刻骨,博大精深。只要你肯埋着头,咬着牙,在岩石里边寻求金子,在海洋绝底讨索珍珠。”
《漢語大詞典》:聚骨扇
即聚头扇。
《漢語大詞典》:距骨
高等脊椎动物的跗骨的近侧骨之一,被认为相当于许多低等脊椎动物的胫侧骨与中间介质的融合
负担人体重量的,在踝部与小腿骨相关节的骨
《漢語大詞典》:剌骨
常与“歪”连用,如“歪剌骨”。古代骂妇女的话。《金瓶梅词话》第四二回:“ 伯爵 道:‘俊傻小剌骨儿,你见在这裡不伏侍我,你説伏侍谁?’”
分類:妇女
《漢語大詞典》:癞骨顽皮(癩骨頑皮)
身患顽癣,皮骨丧失知觉。比喻顽劣之徒。 元 无名氏 《杀狗劝夫》第四折:“使不着你癩骨顽皮,逞的精神,説的强词,公厅上捱杖子,胡攀乱指。”参见“ 癩肉顽皮 ”。
《漢語大詞典》:癞肉顽皮(癩肉頑皮)
身患顽癣,皮肉丧失知觉。喻顽劣。 元 关汉卿 《四春园》第二折:“这廝癩肉顽皮,不打不招。” 元 无名氏 《抱妆盒》第三折:“这妮子癩肉顽皮,倒是熬得打的,再与我着实打呀!”
《國語辭典》:赖骨顽皮(賴骨頑皮)  拼音:lài gǔ wán pí
形容人顽固刁蛮。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这媳妇年纪儿虽小,极是个赖骨顽皮不怕打的。」也作「赖肉顽皮」、「顽皮赖骨」。
《漢語大詞典》:赖皮赖骨(賴皮賴骨)
见“ 赖骨顽皮 ”。
《國語辭典》:赖骨顽皮(賴骨頑皮)  拼音:lài gǔ wán pí
形容人顽固刁蛮。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这媳妇年纪儿虽小,极是个赖骨顽皮不怕打的。」也作「赖肉顽皮」、「顽皮赖骨」。
《漢語大詞典》:劳筋苦骨(勞筋苦骨)
谓劳动繁重,使筋骨疲劳痛苦。汉书·王褒传:“故工之用钝器也,劳筋苦骨,终日矻矻。”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早晨要打柴,日里要挑水,晚要舂穀簸米,劳筋苦骨,没一刻得安閒。”
《國語辭典》:劳什骨子(勞什骨子)  拼音:láo shí gǔ zi
令人厌恶的东西。《红楼梦》第二九回:「什么劳什骨子,我砸了你完事。」也作「劳什子」。
《國語辭典》:劳什子(勞什子)  拼音:láo shí zi
惹人讨厌的东西。《红楼梦》第三回:「什么罕物!连人的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如今要除下我手脚上的这个劳什子,除非你们老大爷亲自来除,那能由你们这班奴才一句话,就轻轻除下来吗?」也作「牢什子」、「劳什骨子」、「僗什子」、「捞什子」。
《漢語大詞典》:刻骨崩心
谓仇恨极深。北史·隋越王侗传:“ 有穷 之在 夏 时, 犬戎 之於 周 世,衅辱之极,亦未是过。朕所以刻骨崩心,饮胆尝血,瞻天视地,无处自容。”
分類:仇恨
《國語辭典》:刻骨镂心(刻骨鏤心)  拼音:kè gǔ lòu xīn
形容感激极深,永记于心。《西游记》第八七回:「虽刻骨镂心,难报万一,怎么就说走路的话!」也作「刻骨铭心」。
《國語辭典》:刻骨铭心(刻骨銘心)  拼音:kè gǔ míng xīn
形容感激在心,永难忘怀。元。刘时中〈端正好。众生灵遭磨障套。三煞〉:「万万人感恩知德,刻骨铭心,恨不得展草垂缰。」《幼学琼林。卷二。身体类》:「感佩不忘,曰刻骨铭心。」也作「铭心刻骨」、「铭肌镂骨」、「铭心镂骨」、「镂骨铭肌」、「镂骨铭心」、「镂心刻骨」、「刻骨镂心」。
《國語辭典》:刻骨铭心(刻骨銘心)  拼音:kè gǔ míng xīn
形容感激在心,永难忘怀。元。刘时中〈端正好。众生灵遭磨障套。三煞〉:「万万人感恩知德,刻骨铭心,恨不得展草垂缰。」《幼学琼林。卷二。身体类》:「感佩不忘,曰刻骨铭心。」也作「铭心刻骨」、「铭肌镂骨」、「铭心镂骨」、「镂骨铭肌」、「镂骨铭心」、「镂心刻骨」、「刻骨镂心」。
《國語辭典》:刻肌刻骨  拼音:kè jī kè gǔ
形容感触非常深切。《周书。卷一一。晋荡公护传》:「奉辞时节,先后慈训,刻肌刻骨,常缠心腑。」《文选。曹植。上责躬应诏诗表》:「臣自抱舋归藩,刻肌刻骨,追思罪戾;昼分而食,夜分而寝。」
分類:感受深切
《国语辞典》:髋骨(髋骨)  拼音:kuān gǔ
构成骨盆的大骨。在躯干下部,左右各一,由髂骨、坐骨和耻骨所组成。也称为「髀骨」、「胯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