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27,分76页显示  上一页  47  48  49  50  51  53  54  55  5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积谗糜骨
积谗磨骨
积毁消骨
积毁销骨
急留骨碌
蒺藜骨朵
脊心骨
脊椎骨
浑骨丫髻
蛤骨
锅骨
刮骨抽筋
刮骨疗毒
骨气奇高
骨气无双
《漢語大詞典》:积谗糜骨(積讒糜骨)
见“ 积谗磨骨 ”。
《漢語大詞典》:积谗磨骨(積讒磨骨)
同“积毁销骨”。 《文选·江淹〈诣建平王上书〉》:“下官闻积毁销金,积谗磨骨,远则 直生 取疑於盗金,近则 伯鱼 被名於不义。” 吕向 注:“言毁谗之深,能销磨金石之坚。”梁书·江淹传引作“积谗糜骨”。
《漢語大詞典》:积谗磨骨(積讒磨骨)
同“积毁销骨”。 《文选·江淹〈诣建平王上书〉》:“下官闻积毁销金,积谗磨骨,远则 直生 取疑於盗金,近则 伯鱼 被名於不义。” 吕向 注:“言毁谗之深,能销磨金石之坚。”梁书·江淹传引作“积谗糜骨”。
《漢語大詞典》:积毁消骨(積毁消骨)
见“ 积毁销骨 ”。
《國語辭典》:积毁销骨(積毀銷骨)  拼音:jī huǐ xiāo gǔ
累积过多毁谤,而使人难以生存自立。形容流言可畏。《史记。卷七○。张仪传》:「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也。」
《國語辭典》:积毁销骨(積毀銷骨)  拼音:jī huǐ xiāo gǔ
累积过多毁谤,而使人难以生存自立。形容流言可畏。《史记。卷七○。张仪传》:「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也。」
《國語辭典》:急留骨碌  拼音:jí liu gū lu
形容物体的滚动旋转。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二折:「呀呀呀我则见五个镘儿乞丢磕塔稳,更和一个儿急留骨碌滚。」也作「急留古鲁」。
《漢語大詞典》:蒺藜骨朵
古代的一种兵器。由 西羌 传入。为一长棒,棒端缀一蒺藜形的头,以铁或坚木制成。《水浒传》第一○八回:“这两个副将都蹬的七八百斤劲弩,各会使一枝蒺藜骨朵,手下有五千人马。”
《漢語大詞典》:脊心骨
脊骨。比喻可依靠的人或事物。 杨朔 《北线》:“眼时他还捉摸不透连队不稳定的道理,光觉得班里懒懒散散的,好像缺乏脊心骨。”
《國語辭典》:脊椎骨  拼音:jǐ zhuī gǔ
构成脊柱的小骨,中间为一大孔,称为椎孔。椎孔相连成一长管,有脊髓通过,包括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尾椎共三十一块。也称为「脊梁骨」、「椎骨」。
《國語辭典》:椎骨  拼音:zhuī gǔ
构成脊柱的小骨。中间为椎孔,椎孔相连成椎管,为脊髓所在。人的椎骨共三十一块。也称为「脊椎骨」。
《國語辭典》:浑骨丫髻(渾骨丫髻)  拼音:hún gǔ yā jì
分梳在头部两边的圆形小髻。《水浒传》第六一回:「李逵戗几根蓬松黄发,绾两枚浑骨丫髻。」
分類:小圆
《漢語大詞典》:蛤骨
蛤蜃的甲壳。《文选·左思〈魏都赋〉》“弓珧解檠” 唐 刘良 注:“以蛤骨饰弓曰珧。”
分類:甲壳
《骈字类编》:锅骨(锅骨)
佩楚轩客谈见镜脐下。
《漢語大詞典》:刮骨抽筋
喻极力搜刮、榨取民财。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二篇四:“ 清 室二百七十余年间的统治在官场中已经凝集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贪婪恶习。一般的官府均以贪赃枉法为能,在上的鬻爵收贿,在下的刮骨抽筋。‘官官相卫’,让你受苦的民间硬是呼天无路,吁地无门。”
《國語辭典》:刮骨疗毒(刮骨療毒)  拼音:guā gǔ liáo dú
三国时蜀将关羽的左臂尝为流矢所伤,毒入于骨,医乃为其刮骨去毒。羽仍与诸将饮食相对,虽血流如注,羽仍开怀饮食,谈笑自若。典出《三国志。卷三六。蜀书。关羽传》。
《國語辭典》:刮骨  拼音:guā gǔ
三国时蜀将关羽左臂中矢,请医为其刮骨去毒。参见「刮骨疗毒」条。唐。王维燕支行〉:「报雠只是闻尝胆,饮酒不曾妨刮骨。」
《分类字锦》:骨气奇高(骨气奇高)
钟嵘诗品:魏陈思王植诗,其源出于国风。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备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
分类:诗赋
《分类字锦》:骨气无双(骨气无双)
韦续书品优劣:释元悟骨气无双,迥出时辈。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