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27,分76页显示  上一页  45  46  47  48  49  51  52  53  5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风雷蜕骨
风骨倾城
风骨专车
粉身灰骨
粉身碎骨
粉骨捐躯
粉骨糜躯
粉骨糜身
粉骨碎身
焚骨扬灰
凡胎浊骨
燔骨
换骨夺胎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分类字锦》:风雷蜕骨(风雷蜕骨)
李绅 灵蛇见少陵寺诗 已应蜕骨风雷后,岂效衔珠草莽间。
分类:
《分类字锦》:风骨倾城(风骨倾城)
苏轼 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诗 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
分类:荔支
《分类字锦》:风骨专车(风骨专车)
方岳 猫笋诗 老去烟姿元耸壑,生来风骨巳专车。
《國語辭典》:粉身灰骨  拼音:fěn shēn huī gǔ
喻指牺牲生命。唐。张文成《游仙窟》:「玉馔珍奇,非常厚重,粉身灰骨,不能酬谢。」也作「粉身碎骨」。
《國語辭典》:粉身碎骨  拼音:fěn shēn suì gǔ
比喻牺牲生命。《儒林外史》第三六回:「门生虽粉身碎骨,也难报老师的恩。」《红楼梦》第三四回:「我们不用说粉身碎骨,罪有万重。」也作「粉骨碎身」、「粉身灰骨」、「碎骨粉身」、「碎身粉骨」。
《國語辭典》:粉身碎骨  拼音:fěn shēn suì gǔ
比喻牺牲生命。《儒林外史》第三六回:「门生虽粉身碎骨,也难报老师的恩。」《红楼梦》第三四回:「我们不用说粉身碎骨,罪有万重。」也作「粉骨碎身」、「粉身灰骨」、「碎骨粉身」、「碎身粉骨」。
《漢語大詞典》:粉骨捐躯(粉骨捐軀)
谓粉身碎骨,献出生命。 唐 杜牧 《又谢赐批答表》:“誓当戮力尽瘁,粉骨捐躯,知无不为,见死寧避!” 明 张居正 《四辞恩命疏》:“九鼎百朋,不足以喻其荣重矣。粉骨捐躯,不敢忘报。”
《漢語大詞典》:粉骨糜躯(粉骨糜軀)
犹言粉骨碎身。 唐 王维 《为薛使君谢婺州刺史表》:“臣纵粉骨糜躯,不报万分之一。” 唐 颜真卿 《谢户部侍郎表》:“粉骨糜躯,罔知攸答。”
《漢語大詞典》:粉骨糜身
犹言粉骨碎身。 宋 岳飞 《奏乞解军务札子》:“苟非木石,寧不自知?每誓粉骨糜身,以图报称。”
《國語辭典》:粉骨碎身  拼音:fěn gǔ suì shēn
比喻牺牲生命。《三国演义》第六回:「汝当速去,早早献关,饶你性命!倘若迟误,粉骨碎身。」也作「粉身碎骨」。
《國語辭典》:焚骨扬灰(焚骨揚灰)  拼音:fén gǔ yáng huī
焚烧尸骨,扬弃骨灰。形容极端仇视。《梁书。卷五六。侯景传》:「曝尸于建康市,百姓争取屠脍啖食,焚骨扬灰。」也作「焚尸扬灰」。
《國語辭典》:凡胎浊骨(凡胎濁骨)  拼音:fán tāi zhuó gǔ
人世间普通、平庸的人。元。无名氏《村乐堂》第一折:「我和这等愚眉肉眼难相瞅,凡胎浊骨难相守。」也作「凡胎俗骨」。
《漢語大詞典》:燔骨
炙肉中的骨头。鬼谷子·反应:“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鍼,舌之取燔骨。” 南唐 谭峭 化书:“嚼燔骨者,燋屑烂舌,不以为痛。”
分類:炙肉骨头
《國語辭典》:换骨夺胎(換骨奪胎)  拼音:huàn gǔ duó tāi
1.道教用语,指修道成仙。后指身心澈底改变。也作「夺胎换骨」。
2.比喻创作诗文师法古人而能推陈出新。参见「夺胎换骨」条。
《漢語大詞典》: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谓外表易画,骨相难描。比喻人心难测。 元 孟汉卿《魔合罗》第一折:“你知道我是甚么人?便好道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五娘寻夫上路》:“ 蔡郎 当初临别之时,可不道来:若有寸进,即便回来。如今年荒亲死,一竟不归,你知他心腹事如何?正是: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今日 薛婆 本是箇不善之人,一般甜言软语, 三巧儿 遂与他成了至交,时刻少他不得。正是: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漢語大詞典》: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同“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 清平山堂话本·曹伯明错勘赃记:“正是: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水浒传》第四五回:“ 杨雄 听了,心中火起,便駡道:‘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廝倒来我面前,又説 海闍黎 许多事,説得个没巴鼻。眼见得那廝慌了,便先来説破,使个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