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127
典故
34
词典
1046
佛典
34
其它
13
共1127,分76页显示
上一页
40
41
42
43
4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46
47
48
49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坐骨神经
钻心刺骨
嘴巴骨子
嘴骨都
嘴骨弄
嘴硬骨头酥
走骨行尸
髂骨
锄骨
捡骨
骨衬
骨感
骨痂
骨龄
骨坛
《國語辭典》:
坐骨神经(坐骨神經)
拼音:
zuò gǔ shén jīng
起自骶神经丛的一对长神经。支配股上部的肌群、关节、皮肤以及小腿肌肉,是人体内最粗大、主要的神经。
分類:
人体
粗大
神经
管理
下肢
感觉
《漢語大詞典》:
钻心刺骨(鑽心刺骨)
钻入心里,侵入骨中。形容刺激极深。 清
李渔
《比目鱼·利逼》
:“我把他当了真丈夫,没有一句话儿不説得钻心刺骨。” 大群
《小矿工·续编》
:“熏得你浑身起红斑点,钻心刺骨的痒痒。”
分類:
钻入
入心
心里
侵入
入骨
刺激
《漢語大詞典》:
嘴巴骨子
颔骨;下巴骨。借指嘴脸;长相。
《西游记》
第九三回:“ 沙僧 上前,把他脸上一抹道:‘不羞!不羞!好个嘴巴骨子!’”
分類:
下巴
嘴脸
长相
《漢語大詞典》:
嘴骨都
同“ 嘴卢都 ”。 元
乔吉
《金钱记》
第二折:“锁春愁杨柳烟,对着的都是些嘴骨都乳鶯娇燕。”
《漢語大詞典》:
嘴骨弄
多言多语。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旁疑》
:“这小姑则答应着‘谁共秀才讲话来’,便罢;倒嘴骨弄的説俺养著箇秀才。” 徐朔方 杨笑梅 注:“嘴骨弄的,多言多语地。”
分類:
多言多语
朔方
《漢語大詞典》:
嘴硬骨头酥(嘴硬骨頭酥)
形容嘴上说的强硬而内心却很怯弱。 明 吾丘瑞
《运甓记·觖望招兵》
:“晨起饱餐饝饝,夜来满饮醍醐,从来嘴硬骨头酥,出阵汪汪泪堕。”
分類:
上说
强硬
内心
怯弱
《國語辭典》:
走骨行尸(走骨行屍)
拼音:
zǒu gǔ xíng shī
比喻一个人徒具形骸,庸碌且无所作为。元。无名氏〈
柳梢青。悟个不生不灭
〉词:「走骨行尸,贪财恋色,枉消年月。」也作「行尸走肉」。
《国语辞典》:
髂骨
拼音:
kā gǔ
位于腰部下面、腹部两侧的骨骼。左右各一,上缘略呈弓形,下缘与耻骨、坐骨相连而成髋骨。也称为「肠骨」。
分类:
腰部
部下
下面
腹部
两侧
骨骼
《国语辞典》:
锄骨(锄骨)
拼音:
chú gǔ
鼻腔中分隔鼻孔的斜方形扁薄骨板。
分类:
鼻腔
中分
分隔
鼻孔
方形
《国语辞典》:
捡骨(捡骨)
拼音:
jiǎn gǔ
一种台湾风俗。将先人的遗骨捡起擦、晒后,装入骨坛中迁葬的习俗。捡骨过程包括掘墓、捡骨、洗骨、晒骨、点红、绑骨、做头、装金(将骨放入坛)、开光点眼、迁葬等步骤。
分类:
风俗
先人
遗骨
《国语辞典》:
骨衬(骨衬)
拼音:
gǔ chèn
尸体。《西游记》第三八回:「他但有言语,就将骨衬与他看,说:『你杀的是这个人!』」
分类:
尸体
《国语辞典》:
骨感
拼音:
gǔ gǎn
形容极为消瘦。如:「有些人为追求骨感而刻意瘦身,若因此危害健康,那可得不偿失。」
分类:
消瘦
《国语辞典》:
骨痂
拼音:
gǔ jiā
当骨骼受到伤害的时候,局部的骨膜细胞会分裂,先形成软骨,再骨化成硬骨,而后即完成修复工作。
分类:
骨骼
伤害
时候
局部
细胞
分裂
《国语辞典》:
骨龄(骨龄)
拼音:
gǔ líng
一种预测某人成年后身高的较精确方法。通常以其手部及腕部共廿块骨头的大小、外形等,计算骨头年龄,再依一定的公式推算日后的身高。
分类:
预测
某人
成年
年后
后身
身高
精确
《国语辞典》:
骨坛(骨坛)
拼音:
gǔ tán
将尸体火化后,用以装盛骨灰遗骸的容器。
分类:
尸体
火化
骨灰
遗骸
容器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