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27,分76页显示  上一页  36  37  38  39  40  42  43  44  4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会厌软骨
会咽软骨
节骨眼儿
节骨眼上
接骨眼儿
劲骨丰肌
筋不束骨
筋骨昂然
煎膏炊骨
甲状软骨
完颜阿骨打
吃人不吐骨
骨质疏松症
骨质石化症
骨质软化症
《国语辞典》:会厌软骨(会厌软骨)  拼音:huì yàn ruǎn gǔ
位于舌后会厌的软骨。形状扁平,下部附著在结喉的内壁上。食物下咽时,折向后方覆盖声门,以防食物误入气管。也作「会咽软骨」。
《国语辞典》:会咽软骨(会咽软骨)  拼音:huì yàn ruǎn gǔ
位于舌后会厌的软骨。形状扁平,下部附著在结喉的内壁上。食物下咽时,折向后方覆盖声门,以防食物误入气管。也作「会厌软骨」。
《国语辞典》:节骨眼儿(节骨眼儿)  拼音:jié gu yǎn ér
事物的关键处。如:「你也真是的,怎么在这节骨眼儿上变了卦。」也作「接骨眼儿」。
分类:关键
《国语辞典》:节骨眼上(节骨眼上)  拼音:jié gu yǎn shàng
关键时刻、重要时刻。如:「都已经到这个节骨眼上了,你还是快搬救兵吧!」
《国语辞典》:接骨眼儿(接骨眼儿)  拼音:jiē gu yǎn ér
事情的紧要关头。如:「都到了这个接骨眼儿了,你还不说实话吗?」也作「节骨眼儿」。
分类:紧要关头
《国语辞典》:劲骨丰肌(劲骨丰肌)  拼音:jìng gǔ fēng jī
形容书法作品所呈现出的丰盈、强劲风格。如:「此人书法劲骨丰肌,独树一格。」
《国语辞典》:筋不束骨  拼音:jīn bù shù gǔ
形容身体柔软的样子。《三国演义》第一○六回:「邓飏行步,筋不束骨,脉不制肉。」
《国语辞典》:筋骨昂然  拼音:jīn gǔ áng rán
形容性情刚正,节操高洁的样子。如:「老兵们虽然被岁月磨去了不少豪情壮志,但是依然是筋骨昂然,不屈于流俗。」
《国语辞典》:煎膏炊骨  拼音:jiān gāo chuī gǔ
煎油脂、烧骨头。比喻残酷无情的压榨。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三三出:「监司昨日兴常例,煎膏炊骨民无计。」
《国语辞典》:甲状软骨(甲状软骨)  拼音:jiǎ zhuàng ruǎn gǔ
喉部最大的一块软骨。位于颈部前面,人类及大多数哺乳类动物均有。男性的特别突出,称为「喉结」。
分类:软骨颈部
《国语辞典》:完颜阿骨打(完颜阿骨打)  拼音:wán yán ā gǔ dǎ
人名。(西元1068~1123)金人完颜部首领,有勇略,善用兵,西元一一一五年建国号大金,年号收国、天辅,建都会宁。与北宋缔结海上之盟,联合灭辽。命完颜希尹制定女真文字,在位九年,卒后庙号为太祖。
《国语辞典》:吃人不吐骨  拼音:chī rén bù tǔ gǔ
比喻贪狠、凶残至极。如:「那些地痞流氓吃人不吐骨,有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做不出来的!」
《国语辞典》: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  拼音:gǔ zhí shū sōng zhèng
骨骼中的骨质流失,钙储量减少;导致骨骼强度变低、多孔、松散、易碎的症状。如:「食用富含钙质的食物,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方法之一。」
《国语辞典》:骨质石化症(骨质石化症)  拼音:gǔ zhí shí huà zhèng
病名。人体内破骨细胞与造骨细胞不正常作用,造成骨头硬化如石头的病症。主要分良性的青年型及恶性的婴儿型两类。婴儿型在怀孕期骨质即开始石化,常并有失明、失聪等严重病症。青年型则发生在十岁左右。罹患此病症在皮肤表面会出现似大理石状的花纹。
《国语辞典》:骨质软化症(骨质软化症)  拼音:gǔ zhí ruǎn huà zhèng
病名。因缺乏维生素D所引起骨质组织缺乏钙、磷的病症。参见「软骨病」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