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27,分76页显示  上一页  35  36  37  38  39  41  42  43  4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刮骨去毒
恨之切骨
汉魏风骨
寒风砭骨
寒风刺骨
风骨峭峻
父母骨肉
分筋错骨
槁骨腐肉
镌心铭骨
肋骨举肌
胯骨轴儿
枯茎朽骨
换骨脱胎
环状软骨
《国语辞典》:刮骨去毒  拼音:guā gǔ qù dú
一种传说中,用利刀刮除骨头上毒物的疗伤法。如:「相传华佗曾为关公刮骨去毒,治好箭伤。」
《国语辞典》:恨之切骨  拼音:hèn zhī qiè gǔ
形容痛恨至极。如:「历史上的屠城事件泯灭人性,令人恨之切骨。」也作「恨之入骨」、「恨入骨髓」、「恨入心髓」。
分类:痛恨至极
《国语辞典》:汉魏风骨(汉魏风骨)  拼音:hàn wèi fēng gǔ
东汉末年建安时期诗歌所表现出的特色。此时期的诗歌刚健遒劲,和齐梁时期的采丽摛文迥然不同。也称为「建安风骨」。
《国语辞典》:寒风砭骨(寒风砭骨)  拼音:hán fēng biān gǔ
寒冷的风刺入骨髓。形容极度寒冷。如:「每当强烈寒流来袭,走在路上便觉寒风砭骨。」也作「寒风刺骨」。
《国语辞典》:寒风刺骨(寒风刺骨)  拼音:hán fēng cì gǔ
寒冷的风刺入骨髓。形容极度寒冷。如:「在寒风刺骨的夜里,街上冷冷清清。」也作「寒风砭骨」。
《国语辞典》:风骨峭峻(风骨峭峻)  拼音:fēng gǔ qiào jùn
峭峻,又高又陡。风骨峭峻形容人的品格刚正有骨气,亦用以比喻诗文画书的风格雄健有力。唐。韩愈〈感春〉诗五首之四:「孔丞别我适临汝,风骨峭峻遗尘埃。」
《国语辞典》:父母骨肉  拼音:fù mǔ gǔ ròu
骨肉亲情。《大宋宣和遗事。贞集》:「父母骨肉,何可不忍?陛下还有父兄也无?」
《国语辞典》:分筋错骨(分筋错骨)  拼音:fēn jīn cuò gǔ
古时一种将人筋骨错开的刑法。
分类:筋骨刑法
《国语辞典》:槁骨腐肉  拼音:gǎo gǔ fǔ ròu
乾枯的骨头,腐烂的皮肉。指死人的尸体。《淮南子。齐俗》:「以为穷民绝业,而无益于槁骨腐肉也。」
《国语辞典》:镌心铭骨(镌心铭骨)  拼音:juān xīn míng gǔ
镌,雕刻。镌心铭骨指感受深刻,永记不忘。明。陆采《明珠记》第二二出:「又荷吹嘘登云路,娇女肯教同赴,这厚德镌心铭骨。」
《国语辞典》:肋骨举肌(肋骨举肌)  拼音:lè gǔ jǔ jī
连接胸骨与肋骨的肌肉,收缩时能使肋骨上举,帮助呼吸运动。
《国语辞典》:胯骨轴儿(胯骨轴儿)  拼音:kuà gǔ zhóu ér
1.腰胯的关节。
2.俗称很疏远的亲戚为胯骨轴儿上的亲戚。
《国语辞典》:枯茎朽骨(枯茎朽骨)  拼音:kū jīng xiǔ gǔ
古代占卜用的蓍草及龟甲。《佩文韵府。拾遗。卷二三。八庚韵》:「蓍之与龟,本枯茎朽骨耳,灵从何来?圣从何起?今则能彰往察来也,上下无常也。枯茎朽骨,何其神哉!」
《国语辞典》:换骨脱胎(换骨脱胎)  拼音:huàn gǔ tuō tāi
比喻澈底改变。金。侯善渊〈杨柳枝。丱岁飘蓬住远山〉词:「换骨脱胎归旧路,返童颜。」也作「脱胎换骨」、「抽胎换骨」。
分类:澈底远山
《国语辞典》:环状软骨(环状软骨)  拼音:huán zhuàng ruǎn gǔ
在喉部甲状软骨下的圆环形软骨。前狭后阔,构成喉头的下部,是气管的主要构造。可使气管张开而不塌陷,因此当吸气时,气管内之压力低于大气压,若无软骨的支持,气管将塌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