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27,分76页显示  上一页  33  34  35  36  37  39  40  41  4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毛骨森竦
毛开骨悚
尸骨未寒
尸骨无存
尸骨早寒
蒜瓣骨朵
瘦骨如柴
瘦筋巴骨
情深骨肉
情逾骨肉
亲生骨肉
侵肌透骨
千金买骨
软骨鱼纲
柔若无骨
《国语辞典》:毛骨森竦  拼音:máo gǔ sēn sǒng
形容极端恐惧。《老残游记》第九回:「想起方才路上光景,不觉毛骨森竦,勃然色变。」
分类:极端恐惧
《国语辞典》:毛开骨悚(毛开骨悚)  拼音:máo kāi gǔ sǒng
非常惊惧恐慌。明。周朝俊《红梅记》第二四出:「非虚哄,说破了毛开骨悚,你敢也跌脚搥胸。」
《国语辞典》:尸骨未寒(尸骨未寒)  拼音:shī gǔ wèi hán
指人刚去世,死亡不久。如:「为国捐躯的同志尸骨未寒,怎可与敌人轻言和谈?」
《国语辞典》:尸骨无存(尸骨无存)  拼音:shī gǔ wú cún
人或动物死后,连骨骸都找不到。常用以形容死状极惨。如:「这次空难,所有人员尸骨无存,家属莫不悲痛万分。」
分类:动物骨骸
《国语辞典》:尸骨早寒(尸骨早寒)  拼音:shī gǔ zǎo hán
形容人死了很久。如:「虽然父亲尸骨早寒,他的勉励与训示,依然是我们生活的指标与方向。」
《国语辞典》:蒜瓣骨朵  拼音:suàn bàn gū duo
骨朵是古代一种兵器。用铁或坚木制成,其端首形如蒜头,故称为「蒜瓣骨朵」。「瓣」文献异文作「办」。《清平山堂话本。夔关姚卞吊诸葛》:「忽见堂下紫衫银带锦衣花帽从者十数人,牵玉骢马一匹。一人上阶,手执蒜瓣骨朵,唱云:『请丞相上马。』」
《国语辞典》:瘦骨如柴  拼音:shòu gǔ rú chái
十分削瘦的样子。宋。杨万里〈武陵春。长铗归乎踰十暑〉词:「旧赐龙团新作祟,频啜得中寒。瘦骨如柴痛又酸,儿信问平安。」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二○出:「我千辛万苦有甚疑猜,可不道我脸儿黄、瘦骨如柴。」也作「骨瘦如柴」、「骨瘦如豺」。
《国语辞典》:瘦筋巴骨  拼音:shòu jīn bā gǔ
形容人很瘦,筋、骨都突出可见。如:「看到灾区的那些孩童个个饿成瘦筋巴骨,实在令人痛心。」
分类:突出可见
《国语辞典》:情深骨肉  拼音:qíng shēn gǔ ròu
情感比骨肉至亲还深厚。《周书。卷一五。列传。于谨》:「夙蒙丞相殊眷,情深骨肉,今日之事,必以死争之。」明。无名氏《运甓记》第二四出:「感曹丘延誉,情深骨肉,从今去泣别离亭,须有日恩酬推毂。」也作「情逾骨肉」。
《国语辞典》:情逾骨肉  拼音:qíng yú gǔ ròu
情谊比骨肉至亲还要深厚。《聊斋志异。卷一。王六郎》:「拜识清扬,情逾骨肉,然相别有日矣。」也作「情深骨肉」。
《国语辞典》:亲生骨肉(亲生骨肉)  拼音:qīn shēng gǔ ròu
亲生的子女。如:「经过许多波折,他终于与离散多年的亲生骨肉重逢。」
分类:亲生子女
《国语辞典》:侵肌透骨  拼音:qīn jī tòu gǔ
穿透肌肉筋骨。形容寒意逼人。《红楼梦》第五一回:「忽然一阵微风,只觉侵肌透骨,不禁毛骨森然。」
《国语辞典》:千金买骨(千金买骨)  拼音:qiān jīn mǎi gǔ
比喻求贤若渴,重金礼聘人才。参见「千金市骨」条。
《国语辞典》:软骨鱼纲(软骨鱼纲)  拼音:ruǎn gǔ yú gāng
属脊椎动物亚门。具有软骨性骨骼,体面被盾鳞或无鳞,有颌,雄性有鳍脚,卵大形,含多量卵黄。如鲛、魟、鲨鱼等。
《国语辞典》:柔若无骨(柔若无骨)  拼音:róu ruò wú gǔ
像没有骨头支撑般的柔软。
分类:支撑柔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