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27,分76页显示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30  31  32  3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骨剌剌
骨刻
骨胶
骨都侯
骨董囊
骨榇
骨韵
丐骸骨
干余骨
钉骨
地骨皮
冥骨
陆死骨
三山骨
权骨
《漢語大詞典》:骨剌剌
象声词。 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三折:“骨剌剌两面门旗展开。”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四折:“我则见骨剌剌列开锦绣旗,笑吟吟齐贺着凯歌回。” 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四折:“骨剌剌旗门开处,那 楚 重瞳 在阵面上高呼。”
分類:象声词
《高级汉语词典》:骨刻  拼音:gǔ kè
用骨头作的雕刻
《國語辭典》:骨胶(骨膠)  拼音:gǔ jiāo
动物的骨头熬成的胶状物质,可以做黏合剂。
《漢語大詞典》:骨都侯
汉 时 匈奴 官名。 冒顿 单于设置,分左右,由异姓贵族担任,位在谷蠡王之下,是单于的辅政近臣。史记·匈奴列传:“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亦省称“ 骨都 ”。借指 匈奴 官员或异姓大臣。史记·匈奴列传“左右骨都侯” 南朝 宋 裴駰 集解:“骨都,异姓大臣。”《古诗源·咏霍将军北伐》:“骨都先自讋,日逐次亡精。” 沈德潜 注:“骨都, 匈奴 有骨都侯,有日逐王。” 唐 高适 《送浑将军出塞》:“银鞍玉勒绣蝥弧,每逐嫖姚破骨都。” 明 唐寅 《出塞》诗之一:“勤兵收日逐,潜军执骨都。”
《漢語大詞典》:骨董囊
收藏陈旧琐杂之物的口袋。 宋 陆游 《岁暮书怀》诗:“诗成读罢仍无用,聊满山家骨董囊。”
《漢語大詞典》:骨榇(骨櫬)
死人埋葬后经过腐烂剩下来的骨头。亦借指尸体。《西游记》第三八回:“他但有言语,就将骨櫬与他看,説:‘你杀的是这个人!’”
《漢語大詞典》:骨韵(骨韻)
风致,气派。《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此时居移气,养移体,已非旧日枯槁之容了。然骨韵犹存,不免睹影思形。”
分類:风致气派
《漢語大詞典》:丐骸骨
谓官吏请求辞官。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下:“然余以病匄骸骨,儻恩旨垂允,自此归田园,带月荷锄,得遂此生矣。”
《漢語大詞典》:干余骨(乾餘骨)
古代传说中的鸟名。庄子·至乐:“鴝掇千日为鸟,其名曰乾餘骨,乾餘骨之沫为斯弥,斯弥为食醯。”又见列子·天瑞
分類:鸟名
《骈字类编》:钉骨(钉骨)
唐 柳宗元 寄韦珩 奇疮钉骨状如箭,鬼手脱命争纤毫。
《漢語大詞典》:地骨皮
中药名。枸杞的根皮。 明 无心子《金雀记·守贞》:“小子便説:‘天有天南星,地有地骨皮。家有廿四样君臣药,病也不怕你,疾也不怕你。’”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三·枸杞·地骨皮
《漢語大詞典》:冥骨
犹尸骨。 唐 陈子昂 《送中岳二三真人序》:“陪饮 崑崙 之处,观化玄元之府,宿心遂矣,冥骨甘焉。” 明 张居正 《归葬事毕谢恩疏》:“窀穸之礼,幸少尽於殁后,宿心获遂,冥骨用安。”
分類:尸骨
《漢語大詞典》:陆死骨(陸死骨)
文选·木华〈海赋〉:“鱼则横海之鲸……陆死盐田,巨鳞插云,鬐鬣刺天,颅骨成岳,流膏为渊。” 李善 注:“ 魏武 《四时食制》曰: 东海 有鱼如山,长五、六里,谓之鯢,时死岸上,膏流九顷。”后因以“陆死骨”比喻积雪之状。 唐 韩愈 《咏雪赠张籍》:“鲸鯢陆死骨,玉石火炎灰。” 钱仲联 集释引 孙汝听 曰:“陆死骨,火炎灰,皆以喻雪之状如此。”
分類:积雪
《漢語大詞典》:三山骨
指驴马后背近股外的骨骼。 元 马致远 《耍孩儿·借马》套曲:“三山骨休使鞭来打,砖瓦上休教稳着蹄。” 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一弄儿打扮的实难赛,大信袋滴溜着三山骨,硬布衫拦截断十字街。”
《漢語大詞典》:权骨(權骨)
颧骨。权,通“ 颧 ”。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人事一:“公满面权骨,不为枢辅即边帅。”
分類:颧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