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27,分76页显示  上一页  23  24  25  26  27  29  30  31  3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贬骨
畅骨
补骨脂
花骨朵
鹤骨笛
踝骨
枫骨
二骨
骨勇
骨岩岩
骨崖崖
骨匣
骨弭
骨利干
骨雷
《漢語大詞典》:贬骨(貶骨)
指被贬责的历史人物。 宋 梅尧臣 《寄滁州欧阳永叔》诗:“ 仲尼 著春秋,贬骨常苦笞。后世各有史,善恶亦不遗。”
《骈字类编》:畅骨(畅骨)
陈琳武军赋:弩则幽都筋角,恒山檿干。通肌畅骨,崇蕴曲烟。
《漢語大詞典》:补骨脂(補骨脂)
草名。俗称破故纸。夏秋之交开花,淡紫色,其种子可入药,性温味辛苦,用于补肾虚、壮元阳。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补骨脂﹝集解﹞引 苏颂 曰:“破故纸今人多以胡桃合服,此法出于 唐 郑相国 ……此物本自外番随海舶而来,非中华所有。番人呼为补骨脂,语讹为破故纸也。”
《漢語大詞典》:花骨朵
花蕾的通称。 金近 《月季花》:“我的小月季花,你结出花骨朵来啦。”亦作“ 花咕朵 ”。 逯斐 等《市长的代表来了》:“哎呀,那是哪家树上的花咕朵啊?”
分類:花蕾
《漢語大詞典》:鹤骨笛(鶴骨笛)
以鹤骨制成的笛子。 殷孟伦 朱广祁 题解:“ 冯子振 《海粟集》《塔灯鹤骨笛》诗, 曹文晦 《新山道人稿咏十器》诗亦有《鹤骨笛》。”按,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一·鹤:“鹤骨为笛,甚清越。”
分類:笛子题解
《國語辭典》:踝骨  拼音:huái gǔ
小腿和脚掌连接处左右两旁凸起的圆骨。如:「他因为踝骨受伤而行动不便,只好请假在家休养。」
分類:踝骨
《骈字类编》:枫骨(枫骨)
宋 杨万里 城上野步用辘轳体 叶飞枫骨立,萍尽沼奁开。
《骈字类编》:二骨
仪礼少牢馈食礼:司马升羊右胖,髀不升,肩、臂、臑、膊、胳、正脊一、脡脊一、横脊一、短胁一、正胁一、代胁一,皆二骨,以并肠三、胃三、举肺一、祭肺三,实于一鼎。谓宋史礼志:前脊谓之正脊,次直谓之脡脊,阔于脡脊之横脊,皆二骨。胁骨最后二为短胁,旁中二为正胁,最前二为代胁。
又唐书新罗传见一骨下。
《漢語大詞典》:骨勇
谓勇气呈现于骨相。《燕丹子》卷中:“然窃观太子客,无可用者。 夏扶 ,血勇之人,怒而面赤; 宋意 ,脉勇之人,怒而面青; 武阳 ,骨勇之人,怒而面白。 光 所知 荆軻 ,神勇之人,怒而色不变。”
《國語辭典》:骨岩岩  拼音:gǔ yán yán
形容消瘦的样子。元。关汉卿《谢天香》第四折:「你觑我皮里抽肉,你休问我怎生骨岩岩脸儿黄瘦。」也作「骨崖崖」。
《國語辭典》:骨崖崖  拼音:gǔ yá yá
形容瘦骨嶙峋的样子。明。高明《琵琶记》第二○出:「骨崖崖难扶持的病体,战钦钦难挨过的时和岁。」也作「骨岩岩」。
分類:瘦削
《漢語大詞典》:骨匣
见“ 骨殖匣 ”。
《國語辭典》:骨殖匣  拼音:gǔ zhí xiá
盛装骨灰的匣子。《孤本元明杂剧。哭孝存。第四折》:「我将这引魂幡执定在手中摇,我将这骨殖匣轻轻的自背著。」
《漢語大詞典》:骨弭
弓两端的骨饰。陈书·萧摩诃传:“ 明彻 乃召降人有识 胡 者,云 胡 著絳衣,樺皮装弓,两端骨弭。”
分類:两端
《漢語大詞典》:骨利干(骨利幹)
古部族名。在 瀚海 (今 贝加尔湖 )北,有二俟斤治之。产良马和百合草。 贞观 二十一年(公元647年)遣使来献马, 唐 以其地为 玄阙州 。 龙朔 中(公元661-663年)改名 余吾州 ,隶 瀚海都督府 。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忠志:“ 骨利干国 献马百匹,十匹尤骏,上为製名。”新唐书·回鹘传上:“ 回紇 ,其先 匈奴 也,俗多乘高轮车, 元魏 时亦号 高车 部,或曰 敕勒 ,讹为 铁勒 。其部落曰 袁紇 、 薛延陀 、 契苾羽 、 都播 、 骨利干 ……凡十有五种,皆散处磧北。” 清 袁枚 随园随笔·测天三家以外诸说:“然三家外,散见各家论天地有极奇者,唐书 太宗 收 骨利干 ,其地夜短,煮羊脾未熟,天即明。”亦省称“ 骨利 ”。太平广记卷四八○引《神异录》:“ 骨利国 居 迴紇 北方, 瀚海 之北。胜兵四千,地出名马。昼长夜短,天色正臐,煮一羊胛才熟,东方已曙,盖近日入之所也。”
分類:部族瀚海
《漢語大詞典》:骨雷
鳄鱼的别名。太平广记卷四六四引 唐 郑常 《洽闻记·骨雷》:“鰐鱼别号忽雷,熊能制之,握其觜至岸,裂擘食之,一名骨雷。”
分類: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