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27,分76页显示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7  28  29  3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声骨
亲骨血
软骨
酒骨
克骨
啃骨头
蛟骨
贱骨肉
荐骨
解骨
龙骨车
雷骨
两骨
老骨头
乌骨
《漢語大詞典》:声骨(聲骨)
谓听声揣骨的相术。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七:“ 刘童子 者,幼瞽,善声骨及命术。”
分類:相术
《漢語大詞典》:亲骨血(親骨血)
指亲生的子女。 明 徐渭 《渔阳三弄》:“更有那两个儿又不是别树上花。都总是姓 刘 的亲骨血,在宫中长大。却怎生把龙雏凤种,做一瓮鮓鱼虾。”
分類:亲生子女
《國語辭典》:软骨(軟骨)  拼音:ruǎn gǔ
柔软而有弹性的骨。凡两硬骨接合处,都有此骨,以防剧烈的接触,鼻及外耳等部也有。
《漢語大詞典》:酒骨
酒糟。 明 王志坚 《表异录·饮食》:“糟曰酒骨。”
分類:酒糟
《漢語大詞典》:克骨(剋骨)
深入至骨,谓深刻。古尊宿语录·舒州龙门佛眼普说语录:“有无见处总辨别不得,却如何为人,如何説向人,须是剋骨究实始得,若肯去剋骨究实,无有不会者。”
分類:深入深刻
《國語辭典》:啃骨头(啃骨頭)  拼音:kěn gú tou
一点一点地咬骨头上难以脱落的肉。比喻事情进展缓慢。如:「这件工作推行起来,阻力甚大,相当棘手,就好像啃骨头一般,须要耗费较长的时间。」
《骈字类编》:蛟骨
西京杂记:惠帝七年夏,雷震南山,大木数千株,皆火然。至末,其下数十亩地,草皆焦黄。其后百许日,家人就其间得龙骨一具,蛟骨二具。
《漢語大詞典》:贱骨肉(賤骨肉)
指低贱的人。 曹禺 《日出》第三幕:“[ 翠喜 ]:‘哼,都是人,谁生下就这么贱骨肉,愿意吃这碗老虎嘴里的饭?’”
分類:低贱
《国语辞典》:荐骨(荐骨)  拼音:jiàn gǔ
位于脊柱下端,由五块退化的椎骨瘉合而成。形如三角,上接腰椎,下连尾骨,两侧与髋骨构成骨盆腔。
《漢語大詞典》:解骨
犹尸解。解脱骸骨。谓登仙。 南朝 宋 鲍照 《白云》诗:“探灵喜解骨,测化善腾天。”
谓骨体懈倦。国语·越语下:“圣人不出,忠臣解骨。” 韦昭 注:“ 贾 唐 二君云:‘解骨, 子胥 伏属鏤也。’ 昭 谓:是时 子胥 未死。解骨,谓忠良之臣见其如此,皆骨体解倦,不復念忠。”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忠臣解骨,君子吞声。”
《國語辭典》:龙骨车(龍骨車)  拼音:lóng gǔ chē
一种木制的水车,用以激水灌溉田地。可利用人力、畜力、风力转动汲水,架水槽由许多汲水的小箱子连接,由于连的很长,看起来像龙骨,故称为「龙骨车」。
《漢語大詞典》:雷骨
传说中的雷兽之骨。 黄帝 以之作鼓槌。山海经·大荒东经:“东海中有 流波山 ,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 黄帝 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 雷兽 之骨,声闻百里,以威天下。” 宋 汪若海 《麟书》:“徒橛雷骨,夔鼓张势。睥倪摩牙,未敢轻噬。”参见“ 雷兽 ”。
分類:黄帝鼓槌
《漢語大詞典》:雷兽(雷獸)
古代传说中的雷神。山海经·大荒东经:“ 东海 中有 流波山 ,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其声如雷,其名曰夔。 黄帝 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 雷兽 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郭璞 注:“ 雷兽 即雷神也,人面龙身,鼓其腹者。”
分類:雷神郭璞
《骈字类编》:两骨(两骨)
苏辙丐者赵生传:生自脐以上,骨如龟壳,自心以下,骨如锋刃。两骨相值,其间不合如指。尝自言生于甲寅,今一百二十七年矣。
分类:两骨
《國語辭典》:老骨头(老骨頭)  拼音:lǎo gú tou
老年人对自己,或他人对老年人的戏称。如:「拚著这把老骨头,我也要和你一起去!」
《骈字类编》:乌骨(乌骨)
北史魏于仲文传:炀帝即位,甚见亲重。辽东之役,仲丈率军指乐浪道,次乌骨城,简羸马驴数千,置于军后。既而率众东过,高丽出兵掩袭辎重,仲文回击,大破之。 唐书高丽传:延寿、惠真谋曰:乌骨城傉萨已耄,朝攻而夕可下,乌骨拔则平壤举矣。群臣亦以张亮军在沙城,召之一昔至,若取乌骨,度鸭渌,迫其腹心,计之善者。无忌曰:天子行师不徼幸,安市众十万在吾后,不如先破之。乃驱而南,万全势也。乃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