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27,分76页显示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26  27  28  2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龟骨
卜骨
常骨
滴骨
蝶骨
赤骨力
椎骨
词骨
刺骨贫
品骨
孟骨
靡骨
扪骨
泥骨
鸟骨
《漢語大詞典》:龟骨(龜骨)
龟甲。周礼·春官·龟人“攻龟用春时” 汉 郑玄 注:“治龟骨以春,是时乾解不发伤也。”急就篇卷四:“亭歷桔梗龟骨枯。” 颜师古 注:“龟骨谓龟甲也,枯者言其已死骨乾枯也。” 唐 吕岩 《勉牛生夏侯生》诗:“鹤形兮龟骨,龙吟兮虎颜。”
分類:龟甲
《漢語大詞典》:卜骨
古代占卜用的兽骨,多为牛、羊、猪的肩胛骨。
《漢語大詞典》:常骨
谓凡人。 唐 姚合 《武功县中作》诗之二五:“閒人得事晚,常骨觅仙难。”
分類:凡人
《漢語大詞典》:滴骨
以血滴骨认亲。引申为得其嫡传。 清 黄宗羲 《移史馆论不宜立理学传书》:“其一以 程 朱 一派为正统,是矣。 薛敬轩 、 曹月川 ……十餘人,诸公何以见其滴骨 程 朱 也。”`参见“ 滴骨亲 ”。
分類:嫡传
《漢語大詞典》:蝶骨
头骨之一,形状像蝴蝶,在脑颅的底部,枕骨之前。
《漢語大詞典》:赤骨力
见“ 赤骨立 ”。
《漢語大詞典》:赤骨立
赤膊,光着身子。朱子语类卷二九:“ 子路 譬如脱得上面两件鏖糟底衣服了, 颜子 又脱得那近里面底衣服了,圣人则和那里面贴肉底汗衫都脱得赤骨立了。”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香奁艳语:“白髮上,黄花乱插;赤骨立,黑墨偷搽。”亦作“ 赤骨力 ”、“ 赤骨肋 ”、“ 赤骨律 ”。五灯会元·南泉愿禅师法嗣·长沙景岑禅师:“夏天赤骨力,冬寒须得被。”永乐大典卷三○○三引《大慧语录》:“上无片瓦盖头,下无卓锥之地,赤骨律箇浑身,与人争甚闲气。”《何典》第六回:“ 活死人 气力又小,双拳弗抵四手的,那里挣得脱,不免赤骨肋受棒,被他们排头排脚的打了一顿。”
分類:身子
《國語辭典》:椎骨  拼音:zhuī gǔ
构成脊柱的小骨。中间为椎孔,椎孔相连成椎管,为脊髓所在。人的椎骨共三十一块。也称为「脊椎骨」。
《漢語大詞典》:词骨(詞骨)
喻指使词成为佳作的主要因素。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一:“真字是词骨。情真、景真,所作必佳,且易脱稿。”
《漢語大詞典》:刺骨贫(刺骨貧)
形容极其穷困。 清 赵翼 《瓯北诗话·诗人佳句》:“自嘆年来刺骨贫,吾庐今已属西邻。”
分類:穷困
《漢語大詞典》:品骨
风骨;格调。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五:“﹝ 谭献 ﹞著有復堂词,品骨甚高,源委悉达。”
分類:风骨格调
《韵府拾遗 月韵》:孟骨
欧阳修寄子美诗:嗟我于韩徒,足未及其墙。而子得孟骨,英灵空北邙。
《漢語大詞典》:靡骨
粉身碎骨。汉书·元后传:“兄弟宗族所蒙不测,当杀身靡骨輦轂下,不当以无益之故有离寑门之心。” 颜师古 注:“靡,碎也。”
分類:粉身碎骨
《分类字锦》:扪骨(扪骨)
嘉话录:唐贞元末,有相骨山人,瞽双目,人求相,以手扪之,必知贵贱。
分类:相术
《漢語大詞典》:泥骨
指泥菩萨。 宋 梅尧臣 《涂山》诗:“荒庙立泥骨,巖头风雨过。”
《骈字类编》:鸟骨(鸟骨)
杜阳杂编:咸通九年,同昌公主出降,宅于广化里。堂中设连珠之帐,却寒之帘。却寒帘类玳瑁斑,有紫色,云却寒之鸟骨所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