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骠骑(驃騎)  拼音:piào jì
1.马跑得很快。
2.职官名。汉代对将军的称号。参见「骠骑将军」条。
《國語辭典》:骠姚(驃姚)  拼音:piào yáo
1.轻捷劲疾。清。吕碧城〈瑞鹤仙。瘴风宽蕙带〉词:「迅颓羲驭,哀入骠姚壮彩。」也作「嫖姚」。
2.汉代对将军的称号。也作「嫖姚」。
《漢語大詞典》:骠国(驃國)
古国名。在今 缅甸 境内。 唐 元稹 《骠国乐》:“ 驃 之乐器头象驼,音声不合十二和。”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骠国:“ 驃国 ,在 永昌 故郡南二千餘里,去 上都 一万四千里。其国境,东西三千里,南北三千五百里。”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 缅甸 ﹞於 唐 为 驃国 。”
《骈字类编》:赤骠(赤骠)
唐 岑参 卫节度赤骠马歌 君家赤骠画不得,一团旋风桃花色。
《漢語大詞典》:骠信(驃信)
指古南蛮诸国的国君。新唐书·南蛮传中·南诏下:“子 寻閤劝 立,或谓 梦凑 ,自称‘驃信’,夷语君也。”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五:“自下手筑城日举烽,直至 大渡河 ,凡九十三日,楼櫓矗然,旌斾竟不行,而驃信讋慄不暇,兵以诈胜,斯之谓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六章第一节:“ 杨干真 灭 大长和国 ,拥立 赵善政 为骠信,国号 大天兴 ,又名 兴源国 。”
分類:国君
《漢語大詞典》:骠卫(驃衛)
汉 骠骑将军 霍去病 与大将军 卫青 的并称。《文选·扬雄〈长杨赋〉》:“於是 圣武 勃怒,爰整其旅。廼命 驃 卫 ,汾沄沸渭,云合电发。” 李善 注引 应劭 曰:“ 驃 ,驃骑 霍去病 也。 卫 , 卫青 也。”
《骈字类编》:绿骠(绿骠)
元 朱德润 观内厩洗马 绿骠连钱双骅骝,日光射波脂腻浮。
《高级汉语词典》:骠勇
骁勇
《漢語大詞典》:骠袅(驃裊)
即騕褭。骏马名。 明 邵璨 《香囊记·琼林》:“金鞍驃裊,宫花压帽,封章奏了,新承恩詔。”
分類:騕袅骏马
《國語辭典》:骠悍(驃悍)  拼音:piào hàn
勇猛强悍。《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三九。禦边》引宋。吴昌裔 论三边防秋状:「敌之骠悍,过于残金;师之出没,飘若风雨。」《朝鲜王朝实录。卷二二。世宗实录》:「然也先土干骠悍勇猛,乃胡虏中之最狡黠者也,虏共畏服。」也作「剽悍」、「剽悍」。
分類:勇猛
《漢語大詞典》:黄骠(黄驃)
一种黄毛夹杂着白点子的马。 续范亭 《南泥杂咏·射猎》:“枣騮黄驃争驰骋,人有精神枪准确。”
《漢語大詞典》:逸骠(逸驃)
古代骏马名。 晋 葛洪 西京杂记卷二:“ 文帝 自 代 还,有良马九匹,皆天下之骏马也。一名浮云,一名赤电,一名絶羣,一名逸驃……号为九逸。”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末白]有甚好名儿?[丑白]飞龙、赤兔……絶羣、逸驃。”《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十六回:“这个马却不是等闲的马,尽是些飞龙、赤兔……絶羣、逸驃。”
分類:骏马
《漢語大詞典》:陀罗骠(陀羅驃)
佛教语。 印度 胜论派哲学说明宇宙万有的六原理(六谛,译为六句义)中的第一实句义,即水、火、风……九种。亦所谓万物皆有之本体。 章炳麟 《无神论》:“若云 耶和瓦 外本有质料,如 鞞世师 所谓陀罗驃者,则此质料固与 耶和瓦 对立。”
《漢語大詞典》:走骠骑(走驃騎)
骑者在马上表演技艺。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列朝二·端阳:“京师及边镇最重午节,至今各边,是日俱射柳较胜。士卒命中者,将帅次第赏賚。京师惟 天坛 游人最胜。连钱障泥,连鑣飞鞚,豪门大估之外,则中官辈竞以骑射为娱,盖皆赐沐请假而出者,内廷自龙舟之外,则修射柳故事,其名曰走驃骑。盖沿 金 元 之俗。”参见“ 走解 ”。
《漢語大詞典》:走解
骑者在马上表演技艺。古代百戏之一。约起于 金 元 之时,初为宫廷之戏,后泛称马上的技艺表演。 明 彭时 《彭公笔记》:“五月五日,赐文武官走驃骑于后苑。其制:一人骑马执旗引於前,二人驰马继出,呈艺於马上,或上或下,或左或右,腾掷蹻捷,人马相得,如此者数百骑,后乃为胡服臂鹰走犬围猎状,终场,俗名曰走解。而不知所自始,岂 金 元 之遗俗歟!令每岁一举之,盖以训武也。观毕,赐宴而回。”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列朝二·端阳:“盖沿 金 元 之俗,命御马监勇士驰马走解,不过御前一逞迅捷而已。”
《国语辞典》:骠骑将军(骠骑将军)  拼音:piào jì jiāng jūn
职官名。汉代对将军的称号。位于三公之下,秩禄同大将军。后罢,三国魏复设之。金、元以后废。《史记。卷一○九。李将军传》:「后二岁,大将军、骠骑将军大出击匈奴。」《三国演义》第二回:「一面遣人起送董后;一面点禁军围骠骑将军董重府宅。」简称为「骠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