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骗术(騙術)  拼音:piàn shù
欺骗他人的方法。如:「现在的骗术真是无奇不有,花样翻新。」
《國語辭典》:调白(調白)  拼音:tiáo bái
挑拨。《金瓶梅》第四四回:「自今日为不见了这定金子,早是你看著,就有人气不愤,在后边调白你大娘,说拿金子进我这屋里来了,怎的不见了?」
分類:调唆
《漢語大詞典》:挑牙虫(挑牙蟲)
旧时以剔除牙虫治病为名的骗术。 沈从文 《新湘行记》:“此外还有载客的通车,车上坐着新闻记者……以及近乎挑牙虫、卖膏药的,陆续来去。”
《国语辞典》:倒脱靴(倒脱靴)  拼音:dào tuō xuē
1.一种赌场中的骗术。《海上花列传》第六一回:「为仔前回癞头鼋同李鹤汀、乔老四三家头去赌,拨个大流氓合仔一淘,赌棍倒脱靴,三家头输脱仔十几万哚。」
2.围棋术语中指将已被围死的棋,设法接引成活棋,并同时反将对方围住。《红楼梦》第八七回:「妙玉却微微笑著把边上子一接,却搭转一吃,把惜春的一个角儿都打起来了,笑著说:『这叫做「倒脱靴势」。』」
《国语辞典》:丢包术(丢包术)  拼音:diū bāo shù
一种骗术。掷一包裹在路上,等别人拾取后,再加以恐吓勒索。也作「掉包儿」。
《漢語大詞典》:丢包
(1).旧时江湖上的一种诈骗术。诈骗者远远看见有人来,故意把一个包裹抛在路上,然后躲起来,若有人拾取,就装做寻找失物,说包内有珍宝,对拾者恐吓勒索,拾者只好给钱了事。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调白》:“盗之多以大也,自响马老瓜以至丢包、鼠窃,名目多端。”
(2).小偷或流氓突然抢夺别人的手提包或其他值钱的东西,然后立即逃跑,也叫“丢包”。 端木蕻良 《义卖》:“人要骚,马要骄,要倒霉的快丢包!”
(3). 傣 族等西南少数民族男女青年常在新年时聚集于旷场或草地上,用荞壳装在枕形的布袋里,互相投抛为戏,谓之“丢包”。《云南民族文学资料·猎人与孔雀》:“许多姑娘来找他丢包,谈情,他也不睬,一天只是去打猎。”
《漢語大詞典》:骗油(騙油)
指精于骗术的老手。《扫迷帚》第十回:“ 中国 各省,凡谓能通鬼神者,无一非骗油之类,凡妄信鬼神者,无一非受骗之人。”
《漢語大詞典》:江湖诀(江湖訣)
江湖上的骗术。昆曲十五贯第七场:“先生!你码头跑跑,我赌场混混,自家人,这一套江湖诀可用不着。” 鲁迅 《书信集·致邵文熔》:“在 沪 则弟识一二人,倘有意来 沪 一诊,当绍介也。且可确保其不敲竹杠,亦不以江湖诀欺人。”
《國語辭典》:江湖骗子(江湖騙子)  拼音:jiāng hú piàn zi
专门用招摇撞骗,讹诈矇欺方式的人。有时这些人是以卖药、卖艺、占卜等方式做为榥子,而暗中做手脚,以谋取他人财物。如:「他因一时糊涂,向江湖骗子买了许多假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