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驽骀(駑駘)  拼音:nú tái
1.驽、骀皆资质低劣的马。明。康海《中山狼》第三折:「骑著这骨棱棱瘦驽骀,走著这远迢迢屈曲路。」也作「驽马」。
2.比喻才能低下庸劣。《聊斋志异。卷一。娇娜》:「倘不以驽骀见斥,愿拜门墙。」
《國語辭典》:骀荡(駘蕩)  拼音:dài dàng
1.广大。《玉篇。马部》:「骀荡,广大意。」
2.放荡、纵放。《庄子。天下》:「惜乎惠施之才,骀荡而不得,逐万物而不反。」
3.景色舒放。南朝齐。谢朓直中书省〉诗:「朋情以郁陶,春物方骀荡。」
4.态度安详。《文选。马融。长笛赋》:「安翔骀荡,从容阐缓。」
《漢語大詞典》:骀宕(駘宕)
见“ 駘荡 ”。
《國語辭典》:骀荡(駘蕩)  拼音:dài dàng
1.广大。《玉篇。马部》:「骀荡,广大意。」
2.放荡、纵放。《庄子。天下》:「惜乎惠施之才,骀荡而不得,逐万物而不反。」
3.景色舒放。南朝齐。谢朓直中书省〉诗:「朋情以郁陶,春物方骀荡。」
4.态度安详。《文选。马融。长笛赋》:「安翔骀荡,从容阐缓。」
《漢語大詞典》:台骀(臺駘)
相传上古 金天氏 少皞 的后代 昧 ,生 允格 、 台骀 。 台骀 承袭祖业,为水官之长,疏通 汾 洮 二水,帝 颛顼 嘉其功,封之于 汾川 ,后世遂以为 汾水 之神。见左传·昭公元年。 汉 王充 论衡·别通作“臺台”。
《漢語大詞典》:哀骀(哀駘)
丑貌。庄子·德充符:“ 卫 有恶人焉,曰 哀駘它 。” 陆德明 释文引 李颐 云:“‘哀駘’,丑貌,‘它’,其名。”后用作自谦之词。 南朝 陈 徐陵 《与王吴郡僧智书》:“旌賁江园,采拾衡巷,遂以哀駘不弃,瓮盎无遗。”
分類:自谦
《國語辭典》:骀背(駘背)  拼音:tái bèi
比喻年老的人气色衰退,皮肤消瘦,背若鲐鱼。参见「鲐背」条。
《漢語大詞典》:骀驽(駘駑)
指劣马。 金 党怀英 《村斋遣事》诗:“与其羈馵齐辕驹,岂若饮齕随駘駑。”
分類:劣马
《骈字类编》:狐骀(狐骀)
左传冬十月邾人莒人伐鄫臧纥救鄫侵邾败于狐骀注狐骀邾地 李百药封建论狐骀之役女子尽髽崤陵之师只轮不返
《漢語大詞典》:荡骀(蕩駘)
(1).骀荡。悠然自得。晋书·夏侯湛传:“雍容艺文,荡駘儒林,志不輟著述之业,口不释《雅》《颂》之音。”
(2).骀荡。安详娴雅貌。《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春歌四》:“妖冶颜荡駘,景色復多媚。”
《漢語大詞典》:骀它(駘它)
见“ 駘佗 ”。
《漢語大詞典》:骀佗(駘佗,駘駝)
亦作“駘驼”。亦作“ 駘它 ”。驼背。庄子·德充符:“ 卫 有恶人焉,曰 哀駘它 。”一说,“哀駘”为丑貌,“它”为恶人名。见 陆德明 释文。 唐 卢照邻 《释疾文》:“ 支离疏 之五官已败, 哀駘駞 之六骸不美。” 宋 苏轼 《古缠头曲》:“邇来一见 哀駘佗 ,便著臂韝躬井臼。” 章炳麟 新方言·释形体:“尔雅:‘鮐背,寿也。’恐鮐背即佗背。老人多僂,以此状之。台、它双声。庄子·德充符篇:‘ 卫 有恶人焉,曰 哀駘它 。’盖丑恶莫如局背,故亚训为丑,象局背形。駘它者即局背之谓耳。旧説鮐背,背有鮐文,甚误。”
分類:驼背恶人
《漢語大詞典》:羸骀(羸駘)
瘦弱驽钝的马。喻才能低下。 北周 庾信 《代人乞致仕表》:“驱奔効驾,先輟於羸駘。”
《漢語大詞典》:骀佗(駘佗,駘駝)
亦作“駘驼”。亦作“ 駘它 ”。驼背。庄子·德充符:“ 卫 有恶人焉,曰 哀駘它 。”一说,“哀駘”为丑貌,“它”为恶人名。见 陆德明 释文。 唐 卢照邻 《释疾文》:“ 支离疏 之五官已败, 哀駘駞 之六骸不美。” 宋 苏轼 《古缠头曲》:“邇来一见 哀駘佗 ,便著臂韝躬井臼。” 章炳麟 新方言·释形体:“尔雅:‘鮐背,寿也。’恐鮐背即佗背。老人多僂,以此状之。台、它双声。庄子·德充符篇:‘ 卫 有恶人焉,曰 哀駘它 。’盖丑恶莫如局背,故亚训为丑,象局背形。駘它者即局背之谓耳。旧説鮐背,背有鮐文,甚误。”
分類:驼背恶人
《漢語大詞典》:骀驼
见"骀佗"。
《漢語大詞典》:骀驼(駘駞)
见“ 駘佗 ”。
《漢語大詞典》:骀佗(駘佗,駘駝)
亦作“駘驼”。亦作“ 駘它 ”。驼背。庄子·德充符:“ 卫 有恶人焉,曰 哀駘它 。”一说,“哀駘”为丑貌,“它”为恶人名。见 陆德明 释文。 唐 卢照邻 《释疾文》:“ 支离疏 之五官已败, 哀駘駞 之六骸不美。” 宋 苏轼 《古缠头曲》:“邇来一见 哀駘佗 ,便著臂韝躬井臼。” 章炳麟 新方言·释形体:“尔雅:‘鮐背,寿也。’恐鮐背即佗背。老人多僂,以此状之。台、它双声。庄子·德充符篇:‘ 卫 有恶人焉,曰 哀駘它 。’盖丑恶莫如局背,故亚训为丑,象局背形。駘它者即局背之谓耳。旧説鮐背,背有鮐文,甚误。”
分類:驼背恶人
《國語辭典》:骀藉(駘藉)  拼音:tái jí
1.掩映。《后汉书。卷二八上。冯衍传》:「风腾波涌,更相骀藉。」
2.践踏、蹂躏。《史记。卷二七。天官书》:「三十年之间,兵相骀藉,不可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