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驾
驾鼓车
千里驾(又作:千里命驾 ...)
驾白鹿
驾海
驾红鸾
九疑夙驾
可能无势,我驾驭卿
六龙驾日
鳌驾蓬莱
龙辀雷驾
十驾
未可俟驾
元侯劝驾
黄帝即位十有五年,喜天下戴己,养正命,娱耳目,供鼻口,焦然肌色皯,昏然五情爽惑。又十有五年,忧天下之不治,竭聪明,进智力,营百姓,焦然肌色皯,昏然五情爽惑。黄帝乃喟然赞曰:「朕之过淫矣。养一己其患如此,治万物其患如此。」于是放万机,舍宫寝,减厨膳,退而间居大庭之馆,斋心服形,三月不亲政事。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华胥氏之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其国无师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殇;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爱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顺,故无利害:都无所爱惜,都无所畏忌。入水不溺,入火不热。斫挞无伤痛,指擿无痟痒。乘空如履实,寝虚若处床。云雾不碍其视,雷霆不乱其听,美恶不滑其心,山谷不踬其步,神行而已。黄帝既寤,怡然自得,召天老、力牧、太山稽,告之,曰:「朕閒居三月,斋心服形,思有以养身治物之道,弗获其术。疲而睡,所梦若此。今知至道不可以情求矣。朕知之矣!朕得之矣!而不能以告若矣。」又二十有八年,天下大治,几若华胥氏之国,而帝登假。百姓号之,二百馀年不辍。
华胥梦:指梦境、仙境。唐李商隐《思贤顿》:“不见华胥梦,空闻下蔡迷。”
待得华胥春梦觉,半竿斜日下厢风。 吴融 便殿候对
共蹑华胥梦,龚黄安足寻。 张说 奉和圣制赐诸州刺史应制以题坐右
不知远梦华胥国,何如亲奉帝尧君。 张说 扈从温泉宫献诗
人间无乐事,直拟到华胥。 李群玉 昼寐(一作寝)
唐尧后兮稷契臣,匝宇宙兮华胥人。 王维 奉和圣制天长节赐宰臣歌应制
梦游长不返,何国是华胥。 贾曾 孝和皇帝挽歌
建武十三年,异国有献名马者,日行千里,又进宝剑,贾兼百金,诏以马驾鼓车,剑赐骑士。
鼓车:指大材小用。唐杜甫《送从弟亚赴安西判官》:“吾闻驾鼓车,不合用骐骥。”
嵇康与吕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驾。
东平吕安服康高致,每一相思,辄千里命驾,康友而善之。
寻嵇:喻对朋友的思念。唐李白《酬坊州工司马与间正字对雪见赠》“访戴昔未偶,寻嵇此相得。”
今朝忽枉嵇生驾,倒屣开门遥解颜。 崔兴宗 酬王维卢象见过林亭
同人千里驾,邻国五马车。 房琯 题汉州西湖
嵇驾终难仰,梁凫且自群。 李峤 和杜侍御太清台宿直旦有怀
访戴昔未偶,寻嵇此相得。 李白 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
朝来久试华轩下,未觉千金满高价。 杜甫 骢马行
风期嵇吕好,存殁范张亲。 褚亮 伤始平李少府正己
无因千里驾,忽睹四愁篇。 韦嗣立 奉和张岳州王潭别诗二首
晨游泰山,云雾窈窕。忽逢二童,颜色鲜好。乘彼白鹿,手翳芝草。我知真人,长跪问道。
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寿丘惟旧迹,酆邑乃前基。粤予承累圣,悬弧亦在兹。弱龄逢运改,提剑郁匡时。指麾八荒定,怀柔万国夷。梯山咸入款【梯山盛入款】,驾海亦来思。单于陪武帐,日逐卫文㮰。端扆朝四岳,无为任百司。霜节明秋景,轻冰结水湄。芸黄遍原隰,禾颖积京畿【禾颖积京坻】。共乐还乡宴【共乐还谯宴】,欢比大风诗。
三仙一一驾红鸾,仙去云间绕古坛。炼药旧台空处所,挂衣乔木两摧残。清风岭接猿声近,白石溪涵水影寒。二十四峰皆古隐,振缨长往亦何难。
欲从灵氛之吉占兮,心犹豫而狐疑。巫咸将夕降兮,怀椒糈而要之。百神翳其备降兮,九疑缤其并迎。皇剡剡其扬灵兮,告余以吉故。曰勉升降以上下兮,求矩矱之所同。汤禹严而求合兮,挚咎繇而能调。苟中情其好脩兮,又何必用夫行媒。说操筑于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恐鹈鴃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汉·王逸注:「翳,蔽也。缤,盛也。九疑,舜所葬也。言巫咸得己椒糈,则将百神蔽日来下;舜又使九疑之神,纷然来迎,知己之志也。疑,一作嶷。」
相关人物
君讳嘉,字万年,江夏鄂人也。曾祖父宗,以孝行称,仕吴司空。宋本作空,一作马,非。祖父揖,元康中为庐陵太守。宗葬武昌新阳县,子孙家焉,遂为县人也。君少失父,奉母二弟居。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第十女,闺门孝,友人无能间,乡闾称之。冲默有远量,弱冠、俦类咸敬之。同郡郭逊,以清操知名,时在君右。常叹君温雅平旷,自以为不及。……在朝隤然,仗正顺而已,门无杂宾。尝会神情独得,便超然命驾,径之龙山,顾景酣宴,造夕乃归。温从容谓君曰:「人不可无势,我乃能驾禦卿。」后以疾终于家,年五十一。
《淮南子》:「爰止羲和,爰息六螭,是谓悬车。」《淮南子·注》:「日乘车驾以六龙,羲和御之,日至此而薄于虞泉,羲和至此而回六螭。」
至于悲泉,爰止其女,爰息其马,是谓悬车。至于虞渊,是谓黄昏。至于蒙谷,是谓定昏。日入于虞渊之汜,曙于蒙谷之浦, 行九州七舍,有五亿万七千三百九里,禹以为朝、昼、昏、夜。夏日至则阴乘阳,是以万物就而死;冬日至则阳乘阴,是以万物仰而生。昼者阳之分,夜者阴之分,是以阳气胜则日修而夜短,阴气胜则日短而夜修。
六龙飞辔长相窘,更忍乘危自着鞭。 司空图 狂题十八首
歌罢两凄恻,六龙忽蹉跎。 杜甫 别唐十五诫因寄礼部贾侍郎
六龙寒急光裴回,照我衰颜忽落地。 杜甫 晚晴
六龙驱群动,古今无尽时。 皎然 效古
六龙冉冉骤朝昏,魏国贤才杳不存。 胡曾 夷门
六龙日驭天行健,神母呈图地道光。 鲍溶 忆郊天
而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鳌,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
龙伯国人长三十丈,生万八千?而死。
「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八弦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山之中閒相去七万里,以为邻居焉。其上台观皆金玉,其上禽兽皆纯缟。珠玕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一日一夕飞相往来者,不可数焉。而五山之根无所连箸,常随潮波上下往还,不得暂峙焉。仙圣毒之,诉之于帝。帝恐流于西极,失群仙圣之居,乃命禺彊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动。而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鳌,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于是岱舆员峤二山流于北极,沈于大海,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帝凭怒,侵减龙伯之国使阨,侵小龙伯之民使短。至伏羲神农时,其国人犹数十丈。……」
钓鳌:咏仙,或喻事业非凡。唐李白《赠薛校书》:“未夸观涛作,空郁钓鳌心。”
龙伯国人:指仙人。唐杜甫《荆南兵马使太常卿公大食刀歌》:“苍水使者扪赤绦,尤伯国人罢钓鳌。”
鳌冠三山安海浪,龙盘九鼎镇皇都。 司空图 淮西
此中即是神仙地,引手何妨一钓鳌。 李咸用 陈正字山居
点对连鳌饵,搜求缚虎符。 李商隐 异俗二首
龙伯钓鳌时,蓬莱一峰坼。 李德裕 罗浮山(番禺连帅所遗)
未誇观涛作,空郁钓鳌心。 李白 赠薛校书
我欲东召龙伯翁,上天揭取北斗柄。 杜牧 池州送孟迟先辈
苍水使者扪赤绦,龙伯国人罢钓鳌。 杜甫 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
龙伯驱风不敢上,百川喷雪高崔嵬。 温庭筠 拂舞词(一作公无渡河)
太公取璜我不取,龙伯钓鳌我不钓。 皎然 奉和颜鲁公真卿落玄真子舴艋舟歌
独向若耶溪上住,谁知不是钓鳌人。 翁洮 赠方干先生
河清海晏少波涛,几载垂钩不得鳌。 翁洮 赠进士王雄
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抚余马兮安驱,夜兮既明。驾龙辀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长太息兮将上,心低佪兮顾怀。羌声色兮娱人,观者憺兮忘归。縆瑟兮交鼓,箫钟兮瑶?,鸣篪兮吹竽,思灵保兮贤姱。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蔽日。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撰余辔兮高驼翔,杳冥冥兮以东行。汉·王逸注:「辀,车辕也。言日以龙为车辕,乘雷而行,以云为旌旗,委蛇而长。」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唐·杨倞注:「言驽马十度引车。」
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
一麾尚云忝,十驾宜求税。 张九龄 酬周判官巡至始兴会改秘书少监见贻之作兼呈耿广州
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二月,诏曰:「欲省赋甚。今献未有程,吏或多赋以为献,而诸侯王尤多,民疾之。令诸侯王、通侯常以十月朝献,及郡各以其口数率,人岁六十三钱,以给献费。」又曰:「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御史大夫昌下相国,相国酂侯下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郡守,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有而弗言,觉,免。年老癃病,勿遣。」唐·颜师古注引文颖曰:「有贤者,郡守身自往劝勉,令至京师,驾车遣之。」
1.相传 渤海 之东,有一深壑,中有神仙所居之五山。然山浮于海,随波而动。天帝遂命巨鳌十五,分作三批,轮流负山,五山始屹立不动。“而 龙伯 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鼇,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事见《列子·汤问》。后因以“连鼇”作善钓之典。 唐 李商隐 《异俗》诗之二:“点对连鰲饵,搜求缚虎符。” 明 杨基 《天平山十四题·钓鱼矶》诗:“谁操百尺竿,重试连鰲手。”亦为称人富有才干、可成大事之典。 唐 李白 《赠临洺县令皓弟》诗:“钓水路非远,连鼇意何深。” 宋 刘攽 《次韵酬李推官》:“倾盖强君留一醉,相看前路钓连鼇。” 宋 王圭 《送汪叔志赴平江州同知》诗序:“ 叔志 连鼇 桂苑 ,展驥 巴陵 ,良为欣抃。”
2.形容岿然屹立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