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铜驼(銅駝)  拼音:tóng tuó
铜制的骆驼,比喻亡国。参见「铜驼荆棘」条。宋。文天祥 满江红。试问琵琶词:「铜驼恨,那堪说!想男儿慷慨,嚼穿龈血。」
《漢語大詞典》:铜驼街(銅駝街)
地名。在今 河南省 洛阳市 故 洛阳城 中。以道旁曾有 汉 铸铜驼两枚相对而得名。为古代著名的繁华区域。太平御览卷一五八引 晋 陆机 《洛阳记》:“ 洛阳 有 铜驼街 , 汉 铸铜驼二枚,在宫南四会道相对。俗语曰:‘ 金马门 外集众贤, 铜驼陌 上集少年。’”
《國語辭典》:橐驼(橐駝)  拼音:tuó tuó
1.骆驼的别名。参见「骆驼」条。
2.人老病而背部隆起。如唐柳宗元撰有〈种树郭橐驼传〉。
《國語辭典》:骆驼(駱駝)  拼音:luò tuo
动物名。哺乳纲偶蹄目,脊椎动物。身形高大,背上有驼峰,依驼峰可分单峰和双峰两种。双重眼睑,可挡风沙。脚下有肉垫,适于沙漠行走。能反刍,有高度耐饥渴的能力。可供骑乘及载货,是沙漠中的主要负重动物,故也称为「沙漠之舟」。原产地在北非、阿拉伯、伊朗、中亚和西班牙等地。也称为「橐驼」。
《國語辭典》:明驼(明駝)  拼音:míng tuó
善走的骆驼。明。孔尚任《桃花扇》第三六出:「似明驼出塞,琵琶在怀,珍珠偷洒。」
分類:骆驼
《國語辭典》:紫驼(紫駝)  拼音:zǐ tuó
古代名贵的食品。传说是以骆驼峰制成。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簇金盘罗列著紫驼新,倒银瓶满泛著鹅黄嫩。」
《國語辭典》:驼峰(駝峰)  拼音:tuó fēng
骆驼背上隆起的肉峰。内贮大量脂肪,古人以为珍贵食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七。酒食》:「将军曲良翰,能为驴騣驼峰炙。」
《漢語大詞典》:驼裘(駝裘)
用驼绒制成的衣裳。 宋 王安石 《送丁廓秀才》诗之三:“风駃柳条乾,驼裘未胜寒。” 宋 范成大 《元日山寺》诗:“贪眠豹褥窗间日,怕拥驼裘陌上风。”
分類:驼绒衣裳
《漢語大詞典》:驼马(駝馬)
亦作“駞马”。
(1).骆驼和马。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侦谍不敢东窥,驼马不敢南牧。”周书·异域传下·高昌:“﹝ 高昌国 ﹞多沙磧,道里不可準记,惟以人畜骸骨及駞马粪为验。”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六:“小説载 明皇 自 蜀 还京,以驼马载珍玩自随。” 清 朱琦 《新铙歌·林丹汗》:“叛者多,莫敢何。驼马弥山翻倒戈, 兴安 乱石青峨峨。”
(2).驮运货物之马。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二:“二十六日,驼马前发,余饭而出旧城西门。”
《國語辭典》:驼背(駝背)  拼音:tuó bèi
背部弯拱。
《國語辭典》:铜驼陌(銅駝陌)  拼音:tóng tuó mò
古时洛阳有铜驼街,冠盖云集,繁荣豪华。据说有二铜驼在宫外四叉路口,夹路相对,故当时称为「铜驼陌」。后遂以铜驼陌比喻最繁华的街道。元。无名氏《货郎旦》第四折:「四季里常开不断花,铜驼陌纷纷斗奢华。」简称为「铜街」。
《漢語大詞典》:铜驼街(銅駝街)
地名。在今 河南省 洛阳市 故 洛阳城 中。以道旁曾有 汉 铸铜驼两枚相对而得名。为古代著名的繁华区域。太平御览卷一五八引 晋 陆机 《洛阳记》:“ 洛阳 有 铜驼街 , 汉 铸铜驼二枚,在宫南四会道相对。俗语曰:‘ 金马门 外集众贤, 铜驼陌 上集少年。’”
《漢語大詞典》:驼蹄(駝蹄)
亦作“駞蹄”。 骆驼之蹄足。加工后可为珍馐。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 宋 苏轼 《次韵钱穆父马上寄蒋颖叔》之一:“剩与故人寻土物,腊糟红麴寄駞蹄。” 元 耶律楚材 《用前韵送王君玉西征》之一:“清茶佳果饯行路,远胜浊酒烹駞蹄。”
《漢語大詞典》:驼酥(駝酥)
亦作“駞酥”。
(1).指骆驼乳酿制的酒。 宋 范成大 《园丁折花七品各赋一绝·单叶御衣黄》诗:“舟前鹅羽映酒,塞上駞酥截肪。” 明 王世贞 《寄耿中丞子承》诗:“最是驼酥争捧处,不妨飞捷醉中题。”
(2).驼脂。 清 袁枚 随园随笔·杂记:“驼酥割罢行酥酪,又进椒盘剥嫩葱。”
《漢語大詞典》:驼铃(駝鈴)
系挂于骆驼颈下的铃铛,随骆驼的行动而作响。 元 马祖常 《河湟书事》诗之二:“ 波斯 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 沈凯 《古玛河春晓》第一章:“过去,在这条古商道上,终年驼铃丁冬,商队不断。”
《骈字类编》:马驼(马驼)
唐 杨达 明妃怨 汉国明妃去不还,马驼弦管向阴山。
《韵府拾遗 歌韵》:辽史西夏纪夏国遣使进马驼元昊请伐宋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