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灵旗(靈旗,靈旂)
亦作“ 灵旂 ”。
(1).战旗。出征前必祭祷之,以求旗开得胜,故称。《史记·孝武本纪》:“其秋,为伐 南越 ,告祷 泰一 ,以牡荆画幡日月北斗登龙,以象天一三星,为 泰一 锋,名曰‘灵旗’。为兵祷,则太史奉以指所伐国。”《汉书·礼乐志》:“招摇灵旗,九夷宾将。” 颜师古 注:“画招摇於旗以征伐,故称灵旗。” 宋 岳珂 《桯史·吴畏斋谢贽启》:“使灵旗再图北指,詎不先出 峴 之师。” 清 许承钦 《钱塘江观潮》诗:“灵旗百万驱雷鼓,彊弩三千试水犀。”
(2).神灵的旗子。 唐 刘禹锡 《七夕》诗之一:“河鼓灵旗动, 嫦娥 破镜斜。” 宋 文天祥 《代酹解星文》:“靡灵旗兮风翩翩,举天瓢兮酌天泉。” 明 屠隆 《綵毫记·游玩月宫》:“五云车,灵旗导,七宝宫,鸞舆到。” 清 谭嗣同 《桃花夫人庙神弦曲》之一:“帝子灵旗千里遥,渚宫玉露苹花泣。”
(3).道教法器之一。用以驱邪镇鬼。 宋 王圭 《依韵和王室徽奉安中太乙神像》:“妖氛自逐灵旂捲,瑞穀常登御廪蕃。”
(1).战旗。出征前必祭祷之,以求旗开得胜,故称。《史记·孝武本纪》:“其秋,为伐 南越 ,告祷 泰一 ,以牡荆画幡日月北斗登龙,以象天一三星,为 泰一 锋,名曰‘灵旗’。为兵祷,则太史奉以指所伐国。”《汉书·礼乐志》:“招摇灵旗,九夷宾将。” 颜师古 注:“画招摇於旗以征伐,故称灵旗。” 宋 岳珂 《桯史·吴畏斋谢贽启》:“使灵旗再图北指,詎不先出 峴 之师。” 清 许承钦 《钱塘江观潮》诗:“灵旗百万驱雷鼓,彊弩三千试水犀。”
(2).神灵的旗子。 唐 刘禹锡 《七夕》诗之一:“河鼓灵旗动, 嫦娥 破镜斜。” 宋 文天祥 《代酹解星文》:“靡灵旗兮风翩翩,举天瓢兮酌天泉。” 明 屠隆 《綵毫记·游玩月宫》:“五云车,灵旗导,七宝宫,鸞舆到。” 清 谭嗣同 《桃花夫人庙神弦曲》之一:“帝子灵旗千里遥,渚宫玉露苹花泣。”
(3).道教法器之一。用以驱邪镇鬼。 宋 王圭 《依韵和王室徽奉安中太乙神像》:“妖氛自逐灵旂捲,瑞穀常登御廪蕃。”
《漢語大詞典》:赤符
(1).“赤伏符”的简称。 唐 刘希夷 《谒汉世祖庙》诗:“运开朱旗后,道合赤符先。” 宋 范仲淹 《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及帝握赤符,乘六龙,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天下孰加焉。” 明 何景明 《郊观》诗:“日月藏金柜,龟龙秘赤符。”参见“ 赤伏符 ”。
(2). 汉 朝的符命。 汉 为火德,火色赤,故称。 北周 庾信 《周上柱国宿国公河州都督普屯威神道碑》:“昔者受律赤符, 韩信 当乎千里。” 倪璠 注:“《史记》: 刘季 为 沛公 ,旗帜皆赤。由所杀蛇 白帝 子,杀者 赤帝 子,故上赤。‘受律赤符’,言 信 拜大将,受 汉 符命也。”
(3).旧指驱邪的符箓,因用朱砂书写,故称。 明 夏完淳 《端午赋》:“今年之朱索空缠,去岁之赤符已破。”
(4).赤石脂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一·五色石脂》。
(2). 汉 朝的符命。 汉 为火德,火色赤,故称。 北周 庾信 《周上柱国宿国公河州都督普屯威神道碑》:“昔者受律赤符, 韩信 当乎千里。” 倪璠 注:“《史记》: 刘季 为 沛公 ,旗帜皆赤。由所杀蛇 白帝 子,杀者 赤帝 子,故上赤。‘受律赤符’,言 信 拜大将,受 汉 符命也。”
(3).旧指驱邪的符箓,因用朱砂书写,故称。 明 夏完淳 《端午赋》:“今年之朱索空缠,去岁之赤符已破。”
(4).赤石脂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一·五色石脂》。
《漢語大詞典》:玉印
(1).玉制之印。《汉书·郊祀志上》:“天子又刻玉印曰‘天道将军’。”《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绍 ( 袁绍 )又尝得一玉印,於 太祖 坐中举向其肘, 太祖 由是笑而恶焉。” 清 郑燮 《骨董》诗:“缺角古玉印,铜章盘龟螭。”
(2).指道教镇妖驱邪的印。《元史·释老传·张宗演》:“ 世祖 尝命取其祖 天师 所传玉印、寳剑观之。”《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昇》:“真人受命回山,将《盟威》、《都功》等诸品祕籙,及斩邪二剑,玉册,玉印等物,封置一函。”
(2).指道教镇妖驱邪的印。《元史·释老传·张宗演》:“ 世祖 尝命取其祖 天师 所传玉印、寳剑观之。”《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昇》:“真人受命回山,将《盟威》、《都功》等诸品祕籙,及斩邪二剑,玉册,玉印等物,封置一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