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3—1142 【介绍】: 宋高密人,徙居潍州北海,字叔厚,一字处厚。徽宗政和八年进士。自幼聪颖,十岁能为邑人作墓铭。调淄县主簿,为太学正,迁博士,摄给事中。高宗南渡,授中书舍人,知漳、明州。累除翰林学士。所撰诏命数百,文简意明。以宝文阁直学士知绍兴府,适金人入侵,督缮城郭,厉甲兵,用心劳苦。后退居台州。平生廉俭寡欲,潜心辞章,洞晓音律。有《北海集》。
全宋诗
綦崇礼(一○八三~一一四二),字叔厚,高密(今属山东)人,后徙北海(今山东潍坊)。登徽宗重和元年(一一一八)上舍第,调淄县主簿。召为太学正,迁博士。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以起居郎兼权给事中,拜中书舍人(《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一)。四年,除试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未几出知漳州(同上书卷三三、三八)。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移兵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同上书卷五六)。四年,拜翰林学士,进兼侍读、兼史馆修撰,寻出知绍兴府(同上书卷七五、七八)。五年,罢,退居台州。十二年卒,年六十。有《北海集》六十卷(《宋史·艺文志》),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三十六卷(其中诗一卷),另《兵筹类要》十卷,附录三卷。《宋史》卷三七八有传。 綦崇礼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为底本,酌校他书所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三六三八
綦崇礼(一○八三——一一四二),字叔厚,世称北海先生,潍州北海(今山东潍县)人。幼聪颖,入太学。登政和八年上舍第,调淄县主簿,改太学正,迁博士、秘书省正字。建炎二年,除尚书工部员外郎,寻为起居郎,摄给事中。三年,拜中书舍人。明年,兼权直学士院,除吏部侍郎。求外,拜徽猷阁直学士、知漳州,移明州。绍兴二年,复为吏部侍郎,移兵部,直学士院,俄除翰林学士。后又兼侍读、史馆修撰。四年,换宝文阁直学士、知绍兴府。期年丐闲,三任观祠。十二年八月卒,年六十。崇礼工文辞,气格天然浑成。再入翰林凡五年,所撰诏命数百篇,明白洞达,为世称道。著有《北海集》六十卷、《兵筹类要》十卷(存)。见《名臣言行录别集》下卷七及《宋史》三七八本传。
马步元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马步元,山东省青州府安邱县人,进士出身。光绪十五年(1889年),参加光绪己丑科殿试,登进士二甲52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六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
马步瀛 朝代:清末

人物简介

维基
马步瀛(1872年—1939年),字海峰,陕西省大荔县洪善村人,清末民初政治人物,光绪朝进士出身。光绪三十年(1904年),会试第246名;殿试登进士二甲51名,任法部主事。辛亥革命后,在陕西稽征局任职。民国八年(1919),同榜进士渭南雷祝三担任甘肃财政厅厅长,马步瀛受邀担任征榷科长。民国十年(1921年)返回陕西,历任长武县长、省印花烟酒局秘书。晚年加入陕西省文教会,从事慈善事业。
《國語辭典》:马步(馬步)  拼音:mǎ bù
1.两腿分开,超过肩宽,采半蹲姿势。
2.马队和步兵。
《高级汉语词典》:通班马步快
全体骑马、步行的捕快
《国语辞典》:大马步挂(大马步挂)  拼音:dà mǎ bù guà
下围棋时在棋盘的空地上将棋子置于己方棋子隔行的前后第三路上。因形状像似马步,而为挂的形式,且较小马步挂宽一路,故称为「大马步挂」。
《漢語大詞典》:马步箭(馬步箭)
箭术中的骑射和步射。《六部成语注解·兵部》:“马步箭:武官军政考验,或武科试,皆较马步箭,以定高下。”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大刀单撒手舞三个面花,三个背花,还带开四门;马步箭全中。”
分類:骑射
《漢語大詞典》:马步院(馬步院)
旧时在马步军中设置的法庭、监狱一类的军法机关。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四年:“是日,大雾, 殷 谓左右曰:‘吾昔从 孙儒 渡 淮 ,每杀不辜,多致兹异。马步院岂有寃死者乎?’” 胡三省 注:“时诸镇皆有马步司,置狱院以鞫囚,今大藩亦有兵马司。”
《國語辭典》:司理  拼音:sī lǐ
1.职官名。掌理狱讼的事。也作「司李」。
2.掌理、管理。如:「司理政务」、「司理庶事」。
《漢語大詞典》:驺伍(騶伍)
指马步差役。新唐书·杨虞卿传:“ 大和 九年,京师讹言 郑注 为帝治丹,剔小儿肝心用之。民相惊,扃护儿曹。帝不悦, 注 亦内不安,而雅与 虞卿 有怨,即约 李训 奏言:‘语出 虞卿 家,因 京兆 騶伍布都下。’” 清 徐兰 《归花城杂咏》:“騶伍漫劳歌况瘁,侯王犹自佩凋弓。”
分類:马步差役
《漢語大詞典》:步行学士(步行學士)
宋 欧阳修 等以选人资格任职馆阁,入宫时皆下马步行,时人因以称之。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步行学士》:“选人不得乘马入宫门。 天圣 中,选人为馆职,始 欧阳永叔 辈,皆自左掖门下马入馆,时号‘步行学士’。”
《漢語大詞典》:马四环(馬四環)
七九步枪的一种。马步两用,有四个穿背带的环,故名。 徐光耀 《平原烈火》一:“通讯员 金山 怀里抱着‘马四环’,紧跟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