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鸳鸯(鴛鴦)  拼音:yuān yāng
1.动物名。鸟纲雁形目。体小于鸭,雄者羽毛美丽,头有紫黑色羽冠,翼之上部黄褐色,雌者全体苍褐色,栖息于池沼之上,雄曰鸳,雌曰鸯。也称为「匹禽」。
2.因鸳鸯常偶居不离,故以鸳鸯比喻夫妇。《红楼梦》第一回:「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3.成对的物件。如:「鸳鸯剑」、「鸳鸯瓦」。又凡以二物相配映者,亦多称为「鸳鸯」。如菜肴中有鸳鸯捲。
4.《诗经。小雅》的篇名。共四章。根据〈诗序〉:「鸳鸯,刺幽王也。」或亦指为颂祷天子之诗。首章二句为:「鸳鸯于飞,毕之罗之。」
《漢語大詞典》:鸳鸯剑(鴛鴦劍)
宝剑名。剑分雌雄两股,故称。红楼梦第六六回:“正走之间,只听得隐隐一阵环佩之声, 三姐 从那边来了,一手捧着鸳鸯剑,一手捧着一卷册子。” 清 王韬 《淞隐漫录·蓟素秋》:“女初见其入也,微有愠色,及闻斯语,憬然改容,即起向生敛衽再拜曰:‘当如君教。’即拔床头鸳鸯剑引颈自刎。”
《漢語大詞典》:鸳鸯阵(鴛鴦陣)
古代阵法名。兵马两翼分列,相互联络拴伴。 明 戚继光 练兵实纪·练营阵:“外围兵将马退入队后,仍照鸳鸯阵,二马一列,联络拴伴如式,务要队伍分明,兵俱趋出马前,立成鸳鸯阵势,鸣锣坐定。”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四:“ 谭纶 、 戚继光 之鸳鸯阵法,即土兵之法。如一参将领三千人为一营,十人为队,队有长,百人为哨,哨有长,五百一把总,六总一参将。儻一营全退,斩参将;一总全退,斩把总;一队一哨全退,斩哨长、队长。如是则将与长无敢不奋死矣。”
《國語辭典》:金炉(金鑪)  拼音:jīn lú
1.金质香炉。南朝梁。吴均〈行路难〉五首之五:「玉阶行路生细草,金炉香炭变成灰。」《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内官一队队捧出金炉,焚了龙涎香。」
2.烧纸钱的火炉。
分類:金属香炉
《國語辭典》:宝鼎(寶鼎)  拼音:bǎo dǐng
1.原为古代的炊器,后作为政权的象徵,故称为「宝鼎」。《史记。卷二八。封禅书》:「黄帝作宝鼎三,象天地人。」
2.汉郊祀歌曲。《汉书。卷六。武帝纪》:「六月,得宝鼎后土祠旁。秋,马生渥洼水中。作宝鼎、天马之歌。」
3.三国时吴国孙皓的年号(西元266~269)。
《國語辭典》:狻猊  拼音:suān ní
1.狮子。唐。杜甫 天狗赋:「夫何天狗嶙峋兮气独神秀,色似狻猊,小如猿狖。」《聊斋志异。卷八。象》:「少时,有狻猊来,众象皆伏。」
2.称健壮如狮的猫。
《國語辭典》:宝鸭(寶鴨)  拼音:bǎo yā
一种香炉。因形如鸭状,故称。唐。孙鲂夜坐〉诗:「划多灰杂苍虬迹,坐久烟消宝鸭香。」《幼学琼林。卷三。器用类》:「香炉曰宝鸭。」
分類:香炉
《漢語大詞典》:金兽(金獸)
(1).指金色虎首形铺首。 唐 薛逢 《宫词》:“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
(2).指兽形的香炉。 宋 张耒 《秋蕊香》词:“帘幕疎疎风透,一线香飘金兽。” 明 刘基 《望江南》词:“金兽有烟飞不起,玉虫无燄翳还明。” 清 龚自珍 《莺啼序》词:“残年半销金兽,啟朱帘琐户。”
(3).铜镜上兽形花纹。 清 陈维嵩 《虞美人·咏镜》词:“香奩凉鑑蟠金兽,背压蛟螭钮。”
(4).古台名。 汉 建安 十八年, 曹操 建于 邺城 西北。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六:“三臺者, 陆翽 鄴中记云: 魏武 於 鄴城 西北立三臺,中名 铜雀 ,南名 金兽 ,北名 冰井 。”
《漢語大詞典》:玉鼎
(1).玉制的鼎。 晋 崔豹 古今注·都邑:“ 汉成帝 顾成庙有三玉鼎、二真金炉。”宋书·符瑞志下:“ 晋成帝 咸康 八年 庐江 舂穀 县 留珪 夜见门内有光,取得玉鼎一枚,外围四寸。 豫州 刺史 路永 以献。著作郎 曹毗 上《玉鼎颂》。”
(2).指传国重器。喻国运,政权。 明 夏完淳 《大哀赋》序:“玉鼎再亏,金陵不復。”
(3).古代炊具的美称。 南朝 梁 刘孝标 《东阳金华山栖志》:“故有忽白璧而乐垂纶,负玉鼎而要卿相。” 宋 秦观 《茶》诗:“玉鼎注漫流,金碾响杖竹。”
(4).指香炉。 元 耶律楚材 《和景贤七绝》之三:“声和塞色金徽润,香散穹庐玉鼎温。”
《漢語大詞典》:瑞炉(瑞爐)
香炉的美称。 宋 葛胜仲 《醉蓬莱·天宁节作》词:“玉殿寒轻,金徒漏永,瑞炉烟裊。” 宋 杨无咎 《醉落魄·龙涎香》词:“瑞炉慢炷,轻烟初著,清香已透红綃幄。” 明 陆包山 《画眉序犯·闺情》套曲:“看银灯半明,瑞炉烟尽,冷清清拥抱闲衾枕。”
分類:香炉
《漢語大詞典》:炉烟(爐煙)
亦作“ 炉烟 ”。
(1).熏炉或香炉中的烟。 南朝 梁简文帝 《晓思诗》:“炉烟入斗帐,屏风隐镜臺。” 宋 苏轼 《青牛岭高绝处有小寺人迹罕到》诗:“暮归走马沙河塘,炉烟裊裊十里香。” 清 支机生 《珠江名花小传》:“炉烟暗递浩歌声。”
(2). 庐山 香炉峰 的云气。借指 香炉峰 。 宋 梅尧臣 《寄王江州》诗:“何尝闻堠火,唯是对炉烟。潮到 盆城 否?犹期信可传。”
(3).旧时宫殿前丹墀设焚香炉,后因以指代宫廷、朝官。 唐 无名氏 《元日观上公献寿赋》:“趋云陛以陈词,向炉烟而稽首。” 唐 韦应物 《燕李录事》诗:“与君十五侍皇闈,晓拂炉烟上赤墀。” 唐 方干 《送杭州李员外》诗:“必恐驻班留立位,前程一步是炉烟。”
(4).指炉火。 宋 周邦彦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词:“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炉,一本作“ 罏 ”。
《漢語大詞典》:炉香(爐香)
(1).熏炉里的香气。 唐 韦应物 《观早朝》诗:“禁旅下城列,炉香起中天。” 宋 苏轼 《台头寺步月得人字》:“浥浥炉香初泛夜,离离花影欲摇春。”
(2).香炉里的香。 唐 马戴 《宿阳台观》诗:“玉洞仙何在,炉香客自焚。” 南唐 李璟 《望远行》词:“夜寒不去寝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花月痕》第五二回:“炉香茗碗,消受閒庭院。”
《漢語大詞典》:金鼎
(1).黄金炊具。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金鼎玉杯,银樽珠襦之宝,皆以送女。”
(2).为鼎类炊具的美称。 宋 陈师道 《满庭芳·咏茶》词:“华堂静,松风竹雪,金鼎沸湲潺。”
(3).特指道士炼丹之鼎炉。 南朝 宋 鲍照 《代淮南王》诗:“琉璃作盌牙作盘,金鼎玉匕合神丹。” 唐 聂夷中 《访嵩阳道士不遇》诗:“先生五岳游,文焰灭金鼎。” 唐 吕岩 《渔父·神异》词:“金鼎内,迴朦朧。换骨添筋处处通。”
(4).借指炼丹或炼丹之术。 唐 李白 《避地司空原言怀》诗:“倾家事金鼎,年貌可长新。” 明 陆采 《明珠记·访侠》:“愿弃了升斗微官,早学那刀圭金鼎。”
(5).指九鼎。古代传说 夏 铸九鼎,奉为传国之宝。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 夏 铸九牧之金鼎, 周 勒 肃慎 之楛矢。”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旄头翫其金鼎,典午失其珠囊。”后亦用以喻指国家宰辅大臣。 宋 曾巩 《送沈谏议》诗:“金鼎盐梅须大用,九霄应已梦仪刑。” 元 李献卿 《刘寓叔先生挽诗》:“便调金鼎佐无为,凤池坐数 汾阳 考。”
(6).鼎形的金香炉。红楼梦第七六回:“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
《國語辭典》:烧香(燒香)  拼音:shāo xiāng
1.燃香礼神拜佛。《初刻拍案惊奇》卷六:「他借著佛天为由,庵院为囤,可以引得内眷来烧香。」《红楼梦》第五四回:「咱们明儿到阎王庙去烧香,和阎王爷说去。」
2.比喻为求人办事而送礼请客拉关系。如:「烧香说到底就是走后门。」
《國語辭典》:香案  拼音:xiāng àn
置放香炉、烛台的长几案。《西游记》第一八回:「三藏闻言,遂设香案,朝南礼拜罢!」《初刻拍案惊奇》卷七:「正说之间,只见外边传呼:『有诏书到!』张果命人忙排香案等著。」
《漢語大詞典》:御炉(御爐,御鑪)
亦作“ 御鑪 ”。御用的香炉。 唐 柳宗元 《省试观庆云图诗》:“抱日依龙袞,非烟近御炉。” 前蜀 薛昭蕴 《小重山》词之二:“忆昔在 昭阳 ,舞衣红綬带,绣鸳鸯,至今犹惹御炉香。” 宋 黄庭坚 《乞姚花》诗之二:“乞取好花天上看,宫衣黄带御鑪风。”
分類:御用香炉
《國語辭典》:金鸭(金鴨)  拼音:jīn yā
金铸的鸭形香炉。唐。戴叔伦 春怨诗:「金鸭香消欲断魂,梨花春雨掩重门。」宋。苏轼 寒食夜诗:「沉麝不烧金鸭冷,淡云笼月照梨花。」
分類:镀金香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