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氐酋
氐 族的首领。北史·魏纪四·肃宗孝明帝:“ 神龟 元年春正月甲子,詔以 氐 酋 杨定 为 阴平王 。”北史·魏纪四·氐传:“ 清 水 氐 酋 李鼠仁 据地作乱。”
分類:首领
《漢語大詞典》:劫帅(劫帥)
盗贼的首领。陈书·世祖纪:“时 宣城 劫帅 纪机 、 郝仲 等各聚众千餘人,侵暴郡境, 世祖 讨平之。”
分類:盗贼首领
《漢語大詞典》:翕侯
(1).古代 西域 诸国官号之一。汉书·张骞传:“ 大月氏 攻杀 难兜靡 ,夺其地,人民亡走 匈奴 。子 昆莫 新生,傅父布就翖侯抱亡置草中。” 颜师古 注:“翖侯, 乌孙 大臣官号,其数非一,亦犹 汉 之将军耳。而布就者,又翖侯之中别号,犹右将军、左将军耳,非其人之字。翖与翕同。”汉书·西域传上:“ 大夏 本无大君长,城邑往往置小长,民弱畏战,故 月氏 徙来,皆臣畜之,共稟 汉 使者。有五翖侯。”
(2).泛指外族首领。旧唐书·武宗纪:“ 河东 节度使 刘沔 料敌伐谋,乘机制胜,发胡貉之骑以为前锋,搴翖侯之旗伐彼在穴。”
《國語辭典》:掌匮(掌櫃)  拼音:zhǎng guì
1.掌管商店、客栈中的事务。《文明小史》第三回:「幸亏店里一个掌匮的人极机警,自从下午风声不好,他便常在店前防备。」
2.商店、客栈中总管事务的人。《文明小史》第五五回:「秦凤梧进去了,央告钱庄上的掌匮,劝湘兰回去,明天必有下文。」
《漢語大詞典》:寨总(寨總)
清 朝地方上办团练,十几个寨堡置一首领,称“寨总”。 清 严如熤 三省边防备览·策略:“十数寨相其人之多寡为设寨总,选绅士之有才干为众所服者充之。”
《漢語大詞典》:鼓纛
战鼓与大旗。古时皇帝册封少数民族首领的信物。新唐书·回鹘传下:“明年, 太宗 方图 頡利 ,遣游击将军 乔师望 儳路齎詔书、鼓纛,册拜 夷男 为 真珠毗伽可汗 。”辽史·仪卫志四:“ 辽 自 大贺氏 摩会 受 唐 鼓纛之赐,是为国仗。”
《漢語大詞典》:二驾(二駕)
方言。土寇的副首领。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六章:“给 李友 将爷杀死的是他的把兄弟,也是他的二驾。”原注:“二驾,杆子的副首领。”
分類:方言首领
《漢語大詞典》:甲必丹
英语captain音译。犹首领。用以称呼将校级军官及商船船长。 荷兰 之殖民地内, 华 人为官吏,专司诉讼租税等 华 侨事务而无预政实权者,亦称“ 甲必丹 ”。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六月三十日》:“ 荷 择其贤能者为马腰甲必丹等官,专理 华 人事务,而审断权仍操自 荷 人。”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五章:“内地还有甲必丹,收赋治狱荣巍巍, 满 奴作了作洋奴,奴性相传入脑胚。” 龚翼星 《光复军志·党会》:“ 榜甲 全岛八港,港一甲必丹,皆 华 人为之,以领 华 民。”
《漢語大詞典》:边酋(邊酋)
边地部落的首领。魏书·敬宗纪:“蕃客及边酋翻城降,有勋未叙者,不在焚断之限。”
《漢語大詞典》:第巴
西藏 地区旧官名。原为 西藏 部落或地方首领的称号, 清 初用以称总理 西藏 地方事务的官员,后又以指 西藏 地方政府所委派的地方官及中下级执事官。《清会典·理藩院五·典属清吏司》:“司门第巴三人,司糌粑第巴三人,司草第巴一人,司薪第巴二人。”
《漢語大詞典》:器长(器長)
万物的首领。老子:“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陈鼓应 注:“器长,万物的首长。器,物,指万物。”
分類:万物首领
《漢語大詞典》:山官
(1).山神。 晋 葛洪 神仙传·封衡:“遂周游天下。故山官山神,潜相迎伺,而凶鬼怪物,无不窜避。”
(2).旧指西南少数民族的世袭首领。 清 魏祝亭 《两粤猺俗记》:“山官者, 猺 总也。总之下有 猺 目八人,司诸 猺 。”
《漢語大詞典》:酋健
部落的首领。后汉书·西羌传论:“梟剋酋健,摧破附落。”
分類:部落首领
《漢語大詞典》:领旗(領旗,領旂)
亦作“ 领旂 ”。
(1).指军官。《天讨·四川讨满洲檄》:“赏金多被领旂抽,区区微劳谁见收?”
(2).捻军谓向首领领受旗帜参加本部队。 江地 《皖北根据地失守与张洛行殉难》二:“捻军中有一个流行的术语叫‘领旗’,即每一捻军首领组织队伍之前,向各村庄发出邀请,请参加他的部队,各村庄决定参加某一路捻军,这就算领了旗。”
《漢語大詞典》:黎长(黎長)
黎 族人的首领。 清 李调元 《南越笔记·黎人》:“欲立长,则繫一牛射之,矢贯牛腹而出,则得立, 黎 长不以文字要约,有所借贷,以绳作一结为左券,或不能偿,虽百十年子若孙皆可执绳结而问之。”
分類:族人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