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30
词典
3
分类词汇
27
共27,分2页显示
1
2
2
下一页
分类词汇
帅阃
参赞
检阅
府丞
司长
院长
省长
官都
宪长
敬悉
市长
署长
抄陈
预备队
站长
《漢語大詞典》:
帅阃(帥閫)
(1).镇抚一方的军事首长。 宋
苏轼
《贺高阳王待制启》
:“伏审显奉恩纶,荣更帅閫。”
(2).指帅府。 明
无名氏
《运甓记·弃官就辟》
:“行行渐欣临帅閫,且把征车顿,忙参上将营。”
分類:
镇抚
帅府
军事
首长
《國語辭典》:
参赞(參贊)
拼音:
cān zàn
1.参预谋划。《南史。卷二二。王昙首传》:「齐高帝为相,欲引时贤参赞大业。」《红楼梦》第五三回:「贾雨村补授了大司马,协理军机,参赞朝政。」
2.职官名:(1)清于外蒙古、新疆等地设置参赞大臣,以辅佐将军办理军务。(2)清末于东三省总督及西藏办事大臣之下,各置左右参赞。(3)清朝于外国公使馆置参赞,掌佐公使办理外交,有一、二、三等之别。
分類:
协助
使馆
谋划
仅次于
首长
等地
外交官
将军
办理
军务
《國語辭典》:
检阅(檢閱)
拼音:
jiǎn yuè
1.查看。《北史。卷六七。唐永传》:「周文初不信之,然欲明其虚实,密遣使检阅之,唯见坟籍而已。」《西游记》第三回:「另有个簿子,悟空亲自检阅,直到那魂字一千三百五十号上,方注著孙悟空名字。」
2.军队的检查校阅。
分類:
检阅
官名
查看
高级
首长
长亲
亲临
军队
群众
史官
队伍
面前
点校
校书
书籍
《國語辭典》:
府丞
拼音:
fǔ chéng
职官名:(1)太守的属官。《后汉书。卷三一。羊续传》:「续为南阳太守。……府丞尝献其生鱼,续受而悬于庭;丞后又进之,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2)清代宗人府设置的官员,掌本府汉文典籍。《清史稿。卷一一四。职官志一》:「宗人府,……府丞掌校汉文册籍。」
分類:
太守
属官
西域
顺天
各国
国王
王室
应天
行政
政首
首长
奉天
《国语辞典》:
司长(司长)
拼音:
sī zhǎng
中央行政各部皆分司治事,掌理一司的首长称为「司长」。如教育部社教司司长。
分类:
中央
行政
分司
治事
掌理
首长
《國語辭典》:
院长(院長)
拼音:
yuàn zhǎng
1.唐代御史拾遗的别称。
2.各公私机构或学校,以院为名者,其最高长官称为「院长」。如:「行政院院长」、「文学院院长」。
3.宋时的低阶军官,司缉捕之事。《水浒传》第三八回:「湖南一路,节级都称呼做院长。」
分類:
时小
命名
御史
仆从
翰林院
书院
机关
拾遗
称呼
学士
狱吏
学校
承旨
尊称
主持
首长
院长
杜甫
《国语辞典》:
省长(省长)
拼音:
shěng zhǎng
省政府的首长。如:「两国省长互访,促进双方政治、文化的交流。」
分类:
省政府
首长
《漢語大詞典》:
官都
国家众官的首长或某地方某单位的行政长官。
《
管子·问
》
:“问五官有度制,官都其有常断,今事之稽也何待?” 尹知章 注:“官都,谓总摄诸司者也。” 郭沫若 等集校:“此‘官都’与‘五官’同列,当为中央之官都……唯官都有大小之别,在中央者‘总摄诸司’,等於冢宰, 尹 俞 未误。在地方及其他官职,亦有都,
《度地篇》
水官有都,即其证。”
分類:
官都
国家
众官
首长
行政
政长
长官
《漢語大詞典》:
宪长(憲長)
古代中央监察机关的首长。如 秦 汉 以来御史台中的御史大夫、御史中丞, 明 清 都察院的都御史。 宋
魏泰
《
东轩笔录
》
卷三:“ 寳元 中,御史府久闕中丞。一日, 李淑 召对, 仁宗 偶问以宪长久虚之故…… 许公 奏曰:‘中丞者,风宪之长,自宰相而下,皆得弹击,其选用,当出圣意。’”
《
明史·饶伸传
》
:“礼部侍郎 于慎行 以 大壮 文独劣,拟乙置之。都御史 吴时来 及 朝阳 不可…… 时来 附权蔑纪,不称宪长。”
分類:
中央
监察
机关
首长
御史台
御史大夫
御史中丞
《国语辞典》:
敬悉
拼音:
jìng xī
公文用语中,接获平行机关或首长的公文,于开始引叙对方公文完毕时使用。
分类:
公文
接获
平行
机关
首长
《國語辭典》:
市长(市長)
拼音:
shì zhǎng
1.职官名。汉代五都置市长。《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昌生无泽,无泽为汉市长。」《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下》:「遂于长安及五都立五均官,更名长安东西市令及洛阳、邯郸、临甾、宛、成都市长,皆为五均司市师。」
2.治理一市的行政首长。
分類:
城市
古官名
官名
行政
职掌
政首
首长
长安
东西
《漢語大詞典》:
市令
(1).古官名。掌管市场。 战国 时 楚国 有市令之官。见
《史记。循吏列传》
。 汉 于 长安 东、西两市各置市令一人,属京兆尹。见
《
汉书·百官公卿表序
》
、
《食货志下》
。 南北朝 亦各有市令。见
《
魏书·李裔传
》
、
《
南齐书·东昏侯纪
》
。 唐 时各都督府、州及三千户以上的县皆置市令,不满三千户的县,若地处要路而交易繁盛者,亦听依三千户法置之。见
《
新唐书·百官志四
》
、 宋 王溥
《
唐会要·市
》
。
(2).司市官颁布的教令。
《
周礼·地官·廛人
》
“罚布” 汉 郑玄 注:“罚布者,犯市令者之泉也·” 贾公彦 疏:“谓司市有教令,其人犯之,使出泉。”
分類:
司市
古官名
官名
颁布
掌管
教令
市场
《国语辞典》:
署长(署长)
拼音:
shǔ zhǎng
中央政府组织中,以署为单位名称的最高首长。如:「卫生署署长」、「环保署署长」。
分类:
中央政府
组织
首长
《国语辞典》:
抄陈(抄陈)
拼音:
chāo chén
公文上称给上级机关或首长的副本或抄件。
分类:
公文
上称
上级
机关
首长
副本
《漢語大詞典》:
预备队(預備隊)
作战时军队首长掌握的机动力量,用以完成作战计划中预定任务或应付新的情况。 田汉
《卢沟桥》
第二幕:“第三排为预备队,位置于本桥右侧通 宛平 西门之阵地。” 毛泽东
《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
:“ 葫 锦 援敌进得较快,则你们应准备以总预备队加入四纵、十一纵方面歼灭该敌一部,首先停止该敌之前进。” 碧野
《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
:“正在这个时候,团长 高陵 派来了两支强大的援兵--第三营的一个连和第一营的预备队。”
分類:
作战
军队
首长
掌握
机动
动力
力量
完成
计划
预定
任务
应付
《国语辞典》:
站长(站长)
拼音:
zhàn zhǎng
综理全站事务的首长。
分类:
综理
事务
首长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