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阁 → 閤阁”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平乐(平樂) 拼音:píng lè
汉观名。有两座,一座建于西汉高祖时,长安上林苑未央宫北;一座建于东汉明帝时,洛阳西门外。《文选。张衡。西京赋》:「大驾幸乎平乐,张甲乙而袭翠被。」《文选。曹植。名都篇诗》:「我归宴平乐,美酒斗十千。」
《漢語大詞典》:台观(臺觀)
(1).泛指楼台馆阁等高大建筑物。
《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臺观是崇,淫乐是好。” 晋
孙楚 《韩王故台赋序》:“ 召公 大贤,犹舍甘棠,区区小国,而臺观隆崇。”
(2).特指道教的庙宇。
《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元年》:“甲申,赐 摶 号 希夷先生 ,令有司增葺所止臺观。”
《國語辭典》:直阁(直閣) 拼音:zhí gé
1.职官名。宋代官制,掌编修文书。
2.对富家子弟的尊称。《水浒传》第五二回:「带将一个妻舅殷天锡来,人尽称他做殷直阁。」《喻世明言。卷三三。张古老种瓜取文女》:「有个韦谏议,一十三口白日上升,至今升仙台古迹尚存,道是有个直阁,去了不归。」
《漢語大詞典》:直学士(直學士)
官名。 唐 置。凡官资较浅者,初入直馆阁,为直学士,班在学士下,待制上。
《新唐书·百官志二》:“ 武德 后,五品以上曰学士,六品以下曰直学士,又有文学直馆,皆它官领之。”
《漢語大詞典》:台馆(臺館)
(1).楼台馆阁。 南朝 宋 颜延之
《北使洛》诗:“ 伊 穀 絶津济,臺馆无尺椽。” 隋
江总 :“尝於山舍讲,中夜忽见金光照室,光中如有臺馆形像。” 唐
姚合 《寄汴州令狐楚相公》诗:“ 梁园 臺馆 关 东少,相府旌旗天下尊。”
(2).泛指朝廷官署。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九:“ 韩师朴 元祐 末自 大名 入相,其所引正人端士,徧满臺馆,然不能去一 曾布 。” 明
高明 :“比似我做个负义亏心臺馆客,到不如守义终身田舍郎。”
《分类字锦》:职清(职清)
宋史蒲宗孟传:为翰林学士兼侍读。旧制,学士唯服金带,宗孟入谢,帝曰:学士职清地近,非他官比,而官仪未宠,乃加佩鱼?遂著为令。
《漢語大詞典》:同馆(同館)
(1).指同在翰林院任职。馆,馆阁。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二·荐主同咨》:“今同年往还投刺,俱称年弟,然先人丁丑榜中,惟同馆数相知称之,其餘皆年侍生也。”
(2).指同在会馆住宿。
《鲁迅甲寅日记·十二月》:“同馆 朱 姓者尚无棉衣,赠五元,托 陈仲箎 传授。”
《分类字锦》:权直(权直)
宋史职官志:凡他官入院未除学士,谓之直院。学士俱阙,他官暂行院中文书,谓之权直。
《分类字锦》:悬铃(悬铃)
翰林志:学士院南北二厅,皆有悬铃,以示呼召。又梦溪笔谈:挽铃故事,缘其在禁中,虽学士院吏亦止于玉堂门外,则其严密可知。如今学士院在外,与诸司无异,亦设铃索,皆文具故事而已。
《分类字锦》:书动(书动)
礼记: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
《分类字锦》:司纶(司纶)
源乾曜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诗 司纶贤得相,群俊学为名。
《分类字锦》:压角(压角)
春明退朝录:舍人院每知制诰上事。必设紫褥于庭。面北拜厅。阁长立褥之东北隅。谓之压角。宗衮作掖垣丛志。而不解其事。按,唐旧书亦无闻焉。惟裴廷裕正陵遗事云。舍人上事。知印宰相当压角。则其礼相传自唐也。予为舍人日。邵兴宗入院。不疑为阁长压角。时议美之。
《分类字锦》:择笏(择笏)
旧唐书李绛传:宪宗宣宰臣。令与改官。乃授中书舍人。依前翰林学士。翼日面赐金紫。帝亲为绛择良笏赐之。
《漢語大詞典》:馆议(館議)
馆阁讨论。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下·艳雪山房稿》:“ 小湘公子 名 文焞 ,内府正黄旗人,以玉牒馆议叙得知县,未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