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阁 → 閤阁”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馆僚(館僚)
馆阁的同僚。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司道·龙君杨少参》:“ 宣城 沈翰撰 君典 以諫止夺情忤 江陵 意,然内媿其言。又 吴 赵 两门生已叛之……虑馆僚之怨也,屡令其子编修致书慰藉。”
《分类字锦》:撰集文章
唐书百官志:集贤殿书院学士、直学士、侍读学士、修撰官,掌刋缉经籍。凡图书遗逸、贤才隐滞,则承旨以求之。谋虑可施于时,著述可行于世者,考其学术以闻。凡承旨撰集文章,校理经籍,月终则进课于内,岁终则考最于外。
分类:馆阁
《分类字锦》:专精史学(专精史学)
宋史刘恕传:司马光编次资治通鉴,英宗自择馆阁英才共修之。光对曰:馆阁文学之士诚多,至于专精史学,臣得而知者,惟刘恕耳。即召为局僚,遇史事纷错难治者,辄以委恕。恕于魏晋以后事,考證差谬,最为精详。
分类:馆阁
《分类字锦》:专掌内命(专掌内命)
唐书百官志:明皇初,置翰林待诏,以张说、陆坚、张九龄等为之,掌四方表疏、批答、应和文章。既而又以中书务剧,文书多壅滞,乃选文学之士,号翰林供奉,与集贤院学士分掌制诏书敕。开元二十六年,又改翰林供奉为学士,别置学士院,专掌内命,凡拜免将相、号令、征伐,皆用白麻。宪宗时,又置学士承旨。
分类:馆阁
《分类字锦》:正定六经(正定六经)
后汉书蔡邕传:建宁三年,辟司徒桥元府,元甚敬待之,出补河平长,召拜郎中,校书东观,迁议郎。邕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学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后学。熹平四年,乃与五官中郎将堂溪典、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张驯、韩说、太史令单飏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邕乃自书册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
分类:馆阁